秦赵长平之战

如题所述

长平之战历时一年多,这场战役规模不可谓不大,双方也在这次战役中损失惨重,赵国更是濒临灭国。毕竟长线作战除了考验双方人数差异,更多的在于后勤补给问题。

秦国是主动攻打赵国,这就相当于长线作战,后勤供给上肯定要劣于赵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对军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交战双方也往往会采用截断粮草的方式对对方进行打击。赵国明明是本土作战,长线战争对他们反而有利,只需要斩断秦国粮草供给,秦军再强也无济于事,但却并没有这样这是为什么呢?

双方战略

赵国当然也知道自身的优势在哪里,作为最开始的赵国主将廉颇知道硬碰硬肯定就正中秦军下怀,所以一开始的战略也是尽量避战,能拖就拖。这样的效果也很明显,赵军看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马上能补充的后勤在强大的秦军面前也没有多少劣势。

作为秦军就要难受多了,本来就不是本土作战了,粮食运输上秦国花费的人力物力就比赵国大的多,长此以往赵国拖也能拖死秦国。秦国也只能转变思路使出反间计,让赵王换掉廉颇方便他们下一步。

赵王之所以能中计其实也是因为长久的作战粮食消耗问题,秦军不是本土作战粮食消耗更大,但赵军消耗也不小。秦国实力强硬,也没有后顾之忧,但赵国不同,那个时候赵国还要面对匈奴的侵扰。

这样一来赵国的粮食消耗也经不起这样耗下去,廉颇在拖秦军的时候在赵王看来也在拖赵军,是以当有风声能换将的时候,赵王顺水推舟就将将领换了。

赵国劣势

赵括一上场白起就知道该怎么对付他,毕竟如果不是有了解,知道赵括好对付也不会散播的是赵括的好话。赵括年轻气盛,不服从廉颇制定的战略,这也正合秦军之意,白起也趁此机会断绝了赵军的粮食。

断粮草这个计划秦国已经做了,赵国为什么不干脆也一起鱼死网破了算了,同样断绝秦国的粮道?这就要追根溯源到赵国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秦国长线作战,粮食保护肯定很严重,而赵国还要面对匈奴,分出兵力抗衡秦国已经很难得,截断粮草是没什么可能。

截断粮草最适合的就是骑兵了,因为移速快且灵活,但赵国的骑兵大部分都在抗击匈奴,实在没有办法能够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只能靠自救也没有办法,秦国断绝粮道迅速包围赵括的军队,当时赵军面对的就是弹尽粮绝的局面,自身突破不出去,外援也很难救,只能活活等死。

赵国不是不破坏秦国粮道,是没办法。

秦国优势

秦国从体系来说就比赵国完善太多,秦国有详尽的后勤体系,分设官吏,各司其职。细分到人员职能、粮车重量,如此一来在调度上就有很大优势。

秦国断绝赵国粮食的时候是亲自到河内郡征发壮丁,集体去截断赵国的粮草。这些人能够有实力去截断粮草得益于秦国的马政,秦国鼓励百姓养私马,这样能够方便政府进行突然的调度。

粮食运输除了人员安排是重中之重,道路也是一个关键问题。崎岖不平的路和平坦的路所花费的人力物力就会不同,速度也不同,秦国也考虑到这一点。秦国有完整的道路体系,修筑践道,曾长达数百余里,就连最难的巴蜀之地秦国又有践道分布。

秦国之所以能够强悍正是依靠这些完善的道路系统,秦国道路四通八达,能够征南战北也正是因为道路发达。

最根本的问题,秦国粮草消耗巨大的,但同样的他们粮草供应也充足。秦国实行土地私有制,当时的荒地还是很多的,这样一来很多百姓都愿意去开垦荒地,也更愿意耕种自己的土地。如此一来,秦国不仅地多而且粮食产量也十分丰富,完全不缺粮食。

结语

秦国不仅有着强力的军队能够保障后勤正常运输,也有源源不断的粮食补给和军事力量补给,道路问题也解决了,秦军可谓是势如破竹。

反观赵军粮草问题其实没办法得到解决,因为劳动力都在作战没人耕耘,一年多的战争就相当于少了一年的粮食。而截断粮草又没有这个实力,赵国战败可以说是能意料之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