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乡土人才”推进乡村振兴实现新突破

如题所述

靖州“乡土人才”推进乡村振兴实现新突破

让农业更旺 农村更美 农民更富 靖州“乡土人才”推进乡村振兴实现新突破

雨生百谷,万物灵动。迎着初夏的阳光,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新厂镇八亚移民村新成家庭农场油菜种植基地,一眼望去,满眼的油菜呈现出淡淡的黄色,散发出阵阵丰收的味道。

“再过一周农场102亩的油菜就可以收割了,收完后,再种上一季玉米。”新成家庭农场主望着田间笑弯腰的油菜,兴奋地说。

农场主是新厂镇八亚移民村村民。在外打拼20多年的他,带上对家乡的眷恋和农业的憧憬、技术回到家乡八亚村棉花地组,在移民部门、农经站、镇政府的帮扶下,筹措资金30万元,组建了自己的农场——新成家庭农场,组织农业机械复垦了102亩土地,发展玉米、油菜、百合等产业。同时利用林下空间,饲养土猪、山鸡,创建出了农场大世界。如今,新成家庭农场已是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去年农场收入达到20万元。他也成为了当地移民中致富“佼佼者”和“领头雁”。

乡村“待”有才人出,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集体呼唤”。如今,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越来越多的乡土人才和“新农人”走向乡村发展振兴前沿。

位于靖州杂交水稻制种核心基地的甘棠镇平原村,碧绿无际的田野升腾着浓浓的春耕气息……长源家庭农场主李远长和工人正抢抓晴好天气进行插秧(父本)作业。

李某在当地政府创新创业政策引导下,组建了长源家庭农场,购买了旋耕机、油菜点播机等农机具,流转了120亩耕地,他按照稻油轮作方式,开始了创业历程,去年家庭农场实现收入35万元。经过一年的艰苦创业,李某不仅掌握了农业产业生产技术,流转的耕地面积增加到240亩,还解决了10名当地农户的就业问题,成了当地群众心中的榜样。

在靖州,越来越多“新农人”、乡土人才走进田间地头,成为乡村振兴的“金种子”,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

全县614名农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本土大学生、退役军人等“双好双强”型人才,被推选为该县新一届村(社区)“两委”干部,占比82.1%。 引进24名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省派科技特派员3人,省“三区”人才16人,市、县科技特派员69人;引进中科院博士等5个专家团队。3967名各类乡土人才、“新农人”已经成为靖州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