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不同地质时代来研究中国矿床的形成和分布具有重要意义。尽管这项研究开始不久,且涉及问题十分复杂,但仍可能从中认识到中国大陆构造演化与成矿关系的一些趋势,并从中对区域成矿研究提出新的问题。
中国太古宙地层基底主要分布在华北和塔里木,相当部分被后来地层主要是中新生代地层覆盖。因此,重要矿床类型出露较少,其中鞍山式铁矿、菱镁矿、硼矿等少数矿种有重要经济意义。
由于中国华北、扬子和塔里木三个地块的面积较小,且长时期分离存在,因此,在前寒武纪时缺乏稳定巨型克拉通内部的重要矿床类型如大型铬、镍、铜、金等矿床,而只是在这三个陆块的边缘构造活动带,如裂谷、深断裂等环境,发育有较大规模的SEDEX型、VMS型矿床和岩浆型镍、铜硫化物矿床。根据联合古陆1450 Ma 时的再造图(王鸿祯,1997),华北、扬子和塔里木三个陆块当时都位于赤道及低纬度线上,其构造动力环境和炎热气候条件对于SEDEX型和VMS型矿床的形成与分布可能提供了有利的地质条件。
古生代时期,中国各地块仍分散游离,缺乏稳定的大型古陆的厚大地壳,重要的内生矿床较少。但由于几个陆块基本处在热带和亚热带区,气候炎热,雨量充沛,风化作用强烈而透彻,因此,沉积型铁矿、铝土矿床比较发育,而石炭纪和二叠纪的大型煤田也有其重要意义。
印支期是中国地质构造的重大转折期,华北、华南和塔里木等陆块完全汇聚,形成具有较强动力的复合大陆,开始有较大规模的中生代陆内构造岩浆活动,成矿物质也经历了长时期、多阶段的分异和在一段地区的相对集中,因而有可能开始发生大规模的成矿作用。在中国东部区域,由于东亚大陆与西太平洋各板块的相互强烈作用,包括滨太平洋俯冲带及其向西的远程效应,在燕山期中晚阶段,构造-岩浆-成矿作用发展到高峰,形成复杂多样的中国东部构造-岩浆-成矿景观。其形成的钨、锡、锑、稀土等矿床众多,且规模很大,形成了若干世界级矿床。而铁、铜、铅、锌、银、金、汞等除少数矿床外,一般都是较小规模且成矿组成复杂。这可能与中国这一复合大陆的变质基底矿源组成的复杂多样性有关,也可能与东部构造域的浅表层次构造脆弱性、流体的多通道性有关。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的相对分散和小规模汇集,难以形成巨型矿床的宏大地质背景。
发展到喜马拉雅期时期,中国大陆陆壳演化更为成熟,加上在巨型构造活动中软流圈和岩石圈地幔流体及矿质的上涌和改造壳层作用,包括成矿物质在地幔中的再循环加富作用,致使在喜马拉雅期这一较短时限内,形成较多数量的大型和超大型矿床,如青藏高原的冈底斯成矿带的驱龙、三江成矿带的玉龙、金顶、老王寨等矿床和台湾北部金瓜石矿床。在分析这种情况时,也应考虑到上述矿床的成矿深度较浅,且区域剥蚀程度适当这一有利条件。喜马拉雅期矿床的“大器晚成”、“深度适当”又能被良好保存,这可能是青藏高原及西南三江地区等地区矿产资源潜力巨大,将成为中国21世纪新的矿业基地的一个自然地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