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的最初创始者是谁?

如题所述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第二十九章)(孔子说:中庸这个品德,是最高的了!人民长久缺乏这种品德了。)在《论语》全书中只有这一章提出“中庸”二字,而《论语》所记的孔子的全部理论和实践,都贯彻着中庸思想;虽然用的是“中”、“和”等词,实际上是在发挥中庸之道。孔子死后,战国时期经他的门人进一步发展,写出《中庸》一篇,收进《礼记》一书。南宋的朱熹把这篇编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孔子是中庸之道的最初创始者,我们现在只谈《论语》中孔子所表述的中庸之道。

孔子把中庸作为最重要的、人人应该具备的品德,如果用现代术语作比较确切的表述,应该说中庸是一种方法论,是孔子对待事物矛盾所持的根本态度和处理矛盾之对立统一的方法论。

“五四”以后的相当长的时期,尤其在“文革”批孔时期,一提起“中庸”,便批评它是“折中、调和”,骂它“和稀泥”。有人这样说是别有用心,有人随声附和是出于无知。

那么,“中庸”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这里有问号)宋朝的程颐解释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朱熹又把“庸”解释为“常”(平常)、为“用”:凡事取其中,为不易(变)之常道,就是中庸。下面,我们来具体探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