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如何准备

如题所述

申论题目的核心是给定资料,答案要点主要来源于材料,因此快速地阅读资料是成功作答的基本。而在阅读给定材料的过程中,除了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外,还要理解相关材料的含义,摸清出题者的意图,分析材料里面包含的深刻内涵,才能真正做到高效、实效、快速作答。
在阅读过程中对相关文字的认知仅仅是第一步,阅读的关键还在于理解。这种所谓的理解是对材料内容的抽象理解,是全面、深刻的理性认识,这就要求考生必须有一个对材料从形式到内容、从外表到内部、从部分到整体的悟意明理的过程。那么如何理解给定材料呢?
一、理清给定材料的逻辑关系
这对于理解给定材料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对材料组合的逻辑理解不清,无法掌握材料的总体框架,往往就无法全面理解材料的内容,无法掌握给定材料所包含的意义。
无论申论的给定资料多么复杂,总是围绕一定的社会现象或热点问题拼合而成的,所以它们之间必定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完全有必要也有可能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理清这种逻辑关系并对它们进行分类。只有这样才能够分清层次,明确对象,正确分类,从而为进一步分析问题打下基础。
一般而言,应该利用第一遍阅读的机会,通过快速阅读全文掌握给定材料的总体框架和逻辑关系。理清给定材料的逻辑关系的方法有三种:一是可按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来梳理;二是可按“现象—问题—危害—原因—已做的工作—未来对策”的逻辑来梳理;三是可按对立的逻辑来梳理,如正面和负面、积极和消极、经验和教训等。
二、区分材料的主次关系
如前所述,申论材料包含着十分庞杂的文字,给定材料中除重要材料和有用材料外,也包含着许多干扰阅读的次要材料或无用材料。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把握给定材料,就必须区分材料的主次关系,区分哪些是重要材料和有用材料,哪些是次要材料和无用材料。
一般而言,必须首先弄清楚给定材料的主题,那些与主题及命题意图关系紧密的材料,是主要材料,是阅读的重点;那些与主题及命题意图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材料,对其应作一般了解;那些与主题及命题意图没有关系的材料,是无用材料,阅读时一眼带过即可。
三、正确领会主题及出题意图
正确领会出题意图是确保申论答题高分的关键。由于对材料中所透露的出题意图理解不清,把握不好,导致在答题中出现观点上偏差,可能会使其答卷大大失分。领会出题意图方面一般有几个方法:
第一,认真阅读给定材料后面的题目及作答要求。一般而言,题目及作答要求大致透露了出题者的意图,需要认真加以研究其中所包含的含义,并从中猜测材料的主题及出题意图。
第二,认真研读给定材料的语气及正反逻辑。一般而言,材料里面所持的肯定语气表明出题者对某些个问题或做法持肯定看法;而否定的语气或给定材料里所提出的负面材料较多,则表明出题者对于某个问题和做法的否定态度。
第三,认真研读给定材料里面的经验与教训。给定材料里面所给出的典型经验往往透露着出题者对于解决某些问题做法所持的赞成性意见;而教训则往往透露着出题者对于解决某个问题做法所持的否定态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9-08

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按照中央机关及其 省级直属机构职位、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职位的不同要求,分别命制试题。 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 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相关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 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 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准确理解把握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或办法。 

文字表达能力——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 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从几个方面入手:

(一)有计划,备考才有方向。

任何一门科目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提前制定备考计划必不可少。考生应按自己的时 间及准备情况,合理制定申论复习计划。对于首次计划参加考试,或仅知道有此类考试但前期并没有任何准备的考生,不能因备考时间短而愁眉不展,而应沉下心来按照既定的计划执 行,短时间的有效投入也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考生也可与曾参加过此类考试的同学、朋友交流 或者向培训机构的老师们请教,从他们那里更能直接快速地获得备考的经验和教训。

(二)去执行,备考才能落实。

做题需要多,更需要精,申论科目近五年的作答时限相同,考生可先通过做这几年的真题体会其考情,包括阅 读时间、材料字数、题目数量、答题字数等,这样在选择做其它真题或模拟题时就能把握 所选试题是否与考情相匹配,或者在模拟时需要做怎样的时间设置。

找方法需固定,更需灵活。申论试卷材料有数据统计型、事例型等多种,不同类型的材料有不同的提取信息的方 法。申论作答时间有限,材料篇幅长、阅读量大,任何一种理论式的阅读方法在考试中都 显得理想化。因为申论材料的组织逻辑最终一般都能归结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所以以这样的思路来阅读材料,阅读方法则能无意识地融入到思维当中。

申论成绩高的考生都会在老师给予基本方法指导的基础上,总结形成自己的经验,材 料再千变万化,不变的是化于内心的解题思路,这点也最为关键。

备素材需抓重点,更需重实际。申论试卷的主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领域,试卷材料的选择基本 以社会的热点或现象为主。政策的执行是自上而下的,作为测查从事政府工作应当具备的 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的申论科目,本质是以书面形式体现政府工作的,而政府工作离不开 对国家政策理论的贯彻与执行,考生对十三五规划纲要、十九大报告、政府工作报告等中 央政府文件内容及领导人讲话的运用有助于使申论作答更有深度。高深的政策理论具有指 导性意义,但申论材料针对的问题相对具体,利用政策理论分析具体的社会现象和热点问 题,既可以增强考生剖析问题的能力,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考试重点。考生还应养成读 书看报浏览新闻的良好习惯,多关注近年的一些社会热点,人民网、新华网、求是网、半 月谈等的文章平时可以多关注。

练笔头需重工整,更需重时间。一份看不清字迹的作答即便答完也难以让阅卷者给出高的分数,而清晰工整的字迹对 于固定时间内批阅大量试卷的阅卷者也会产生视觉效应,因为要点逻辑更显得清晰可见, 因此申论的作答需要练好笔头上的功夫。申论考试需要在相对短的时间里阅读理解 6000 字甚至更多的材料,并完成 2000 字左右的作答。然而申论不像行测答案那样具有唯一性, 申论判卷更侧重于作答得全不全、准不准、好不好。因此,考生在注重字迹工整的同时更 要重视作答时间,保证作答工整又完整。

(三)平心态,备考才有效果

心态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备考状态。不管是考前一月、一周还是一天,考生都要 坚持以认真的态度对待考试,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尤其是考前,考生不可过于自信而沾沾自喜,也不可因模拟效果差而垂头丧气,而要以冷静的心态迎接考试。

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贯彻执行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 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能力——对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措施或办法。 

文字表达能力——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 阐释。

申论考情分析

分析上表可知: 

 ①考试时间与满分值:180 分钟,100 分。 

②试题数量:材料篇幅在 5000-8000 字,试题为 5 道。

 ③材料篇幅与种类:材料则数最近三年稳定在 5~7 则,材料字数多在 6000 字偏上。 材料类型多以案例为主,分析和理论贯穿其中,增加了提取信息的难度,需要考生把握好 阅读时间并有效提取信息。 

④题型:整体涵盖申论考试的五大题型,即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提出对策题、 应用文写作题和文章写作题。归纳概括题多为归纳问题和做法,综合分析题多为分析句子 和不同,提出对策题多与应用文写作题相融合,且应用文写作题更注重内容,文章写作题 多为理解句子基础上的写作。

⑤材料主题:国考申论考试对五大领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均有涉及,通过设置多元化、多角度的申论材料,来测查考生深刻的思辨 能力,高度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踏实的工作能力。

所以考生在复习中要从政治、经济、 社会、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着手,多关注国家的经济、社会及热点方面的信息,做到全面 备考。考生在选择模拟试题时需要特别注意,在备考中除了做国考近五年的申论真题外, 也要做做时长和题量与其相当的的模拟题,以使备考更有针对性,增强应试能力。

第2个回答  2018-12-29

    以公务员考试为例,申论备考建议:

    自测了解自身的申论水平

    从近年申论考题中选取一套,进行限时完整作答,自己对比答案评判试卷,通过分值的得失,判定自己的问题有哪些,对后期复习计划的制定奠定基础。

    制定科学的复习规划

    边学理论,边进行真题或练习题的训练;同时要合理安排具体的时间计划表。

    如,作文书写,建议第一天确立框架和素材等,第二天完整书写,各自的时间要区分清楚,写的时间大致50分钟,确立框架时间大致15-20分钟。

    要有高效的练习方法

    至少要做到一题两练,甚至一题三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9-03
申论备考指导:
1、有计划,报考才有方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任何事情有计划从才能更顺利,先制定适合自己的申论备考计划,学习才有方向可循。
2、去执行,备考才能落实,做题需要多,更需要精。找方法需要固定更需要灵活。备素材要抓重点,更需重实际。练笔头需要工整,更需重时间。
3、平常心态,备考才有效果,最大的决心会产生最高的智慧。相信自己,哪怕只有一个月的努力,只要坚持按照计划备考,冷静对待考试,量的积累必定能带来质的飞跃。
第4个回答  2020-07-03
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笔试之一,公务员考试笔试分为行测和申论。
申论主要是考察考生的政论文写作能力,要求在120分钟根据所给的材料写出一篇6000字以上的政论文,这就要求考生平时要了解国际国内的政治大事,还有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平时还要多看《新闻联播》《半月谈》等,还要加强写作,写得多自然书面表达能力就强了。在这方面文科生也是占优的。如果平时没有锻炼写作能力,特别是大量阅读时事新闻及政治事件,根本不可能写出好的政论文。而且平时也要大量的写作练习,还要通过比如jint速读记忆提高阅读速度才能阅读很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