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函数之谜是指消费统计资料研究的结论与原有消费函数理论之间的矛盾。
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得出的线性消费函数(C=a+bYd)在短期内得到现实的验证。但是,在1942年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针对凯恩斯提出的消费倾向递减理论,对1869-1938年的资料进行回归分析时发现,消费函数表达式应为C = bYd 。
即在长期内,自发性消费为零;任何收入水平上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相等。并指出,凯恩斯理论和统计数据相矛盾:在美国尽管个人收入有很大增长,但国民收入中的储蓄份额并无长期上升现象。
这种短期消费函数和长期消费函数表现出来的差异被称为“消费函数之谜”或“凯恩斯-库兹涅茨悖论”。
扩展资料:
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强调人一生中收入的在某种程度上是可预期的,因此人们会有计划的进行消费安排,从而在生命周期中平稳均匀的消费所获得的财富和收入。
假设消费者还能生活NL年,现有财富WR,从现在到退休的工作年数WL,预期每年收入YL.
每年消费C=WR+WL*YL/NL=WR/NL+WL*YL/NL
如果每个人都是这样,即可得到社会消费函数C=aWR+cYL
因此平均消费倾向APC=aWR/YL+c
长期中,WR和YL同步增长,因此平均消费倾向不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消费函数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