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的江上》诗意?

如题所述

《秋晚的江上》是一首典型的微型散文诗,通过描写秋天的黄昏时所看到的江边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无比喜悦之情。

傍晚,鸟儿归巢,似乎飞倦了,飞进夕阳的红色背景里,远远看去,就好像太阳落在鸟背上一样。夕阳不仅斜照着归飞的鸟,还照着晚江以及芦苇;鸟儿翻飞,渐渐飞离出太阳的背景。远远看着,就仿佛太阳从鸟儿的背上滑落下来。

“鸟儿倦了,驮着斜阳”采用了想象的手法,“双翅一翻斜阳掉江”则运用了夸张的修辞,而“妆”“红颜”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芦苇拟人化,富有情趣。

碧彻秋空,倦鸟归巢,驮着斜阳,凌江飞渡,小诗第一节创造的意象,就气势非凡、诱人瞩目,叫人生出这样的遐思:那鸟儿,尽管飞倦了,但在归巢的时候,为什么还要尽力“驮着斜阳回去”呢?是不忍将太阳孤单地留在夜色中吗?是渴望与太阳日夜相守,不肯有须臾的离别吗?是害怕漆黑的夜色,向往永远与光明为伴吗?那么通过这些遐思,作品的第一节,已可谓一首独立完美的小诗了。

诗人并没有就此收笔,而是意绪荡开,继而写道:鸟儿“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不禁叫人浮想联翩:驮着太阳归巢的鸟儿,似乎生出悔意,忽又意识到:太阳,是“江”的太阳,是“芦苇”的太阳,是宇宙万物的太阳,而不应是自己的太阳。

看那“头白的芦苇”,不正是因为斜阳的照射,返老还童,满面红颜了吗?鸟儿俯首回顾的时候,想必也一定会为自己的及时悔悟而自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04
《秋晚的江上》是近代诗人刘大白1923年的作品,收录在开明书店1926年版《邮吻》诗集中。诗文如下:

秋晚的江上,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笔者简单解释一下:

飞了一天,很疲倦了,鸟儿要回家,尽管已经很疲倦了,背上还驮着夕阳……

鸟儿双翅一翻转头而去,背上的夕阳掉在了江面上,江面上一片红霞升腾,江边头顶白穗的芦苇,瞬间就染上了红霞……

虽然诗人描写了眼前所见的四样东西,诗人的描写,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全诗意味深长。

鸟儿已经很累了,他还驮着夕阳(一种悲凉和孤寂)

背上的夕阳掉在江面(先注视着远处飞来的鸟,鸟儿翻过翅膀后,才注意到江面,是一种动态的描述)

然后江面和江边一片美景呈现。

鸟儿之所以这么累,很孤单,还驮着夕阳,就是为了创造这美景,这是全诗的“意义”。

一个人,背负着很多责任,很累了,但他不轻言放弃,他要完成自己的任务,把美好带给人间。

这是一种对高尚情操的赞美,现代诗,可以这么美,这么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