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生价值的理解

如题所述

价值是一个涵义广泛的范畴,一般来说,主要指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有划分为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和人生价值三大价值之说。价值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几乎每时每刻都会碰到的问题,如做事说话经常要考虑 “ 有没有用 ” 、 “ 有没有利 ” 、 “ 值不值得 ” ,这里的 “ 用 ” 、 “ 利 ” 、 “ 值 ” 就是一种价值判断。 第一、它是一个关系范畴,反映了客体属性和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客体本身; 第二、价值客体是指除主体的人之外的其他事物(自然界、社会、作为客体的人); 第三、主体需要是指人的需要,包括人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价值观的内容,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是光荣还是可耻的评价标准。 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人生价值就是人们从价值角度考虑人生问题的根据。在关于人生的思考中,回答人生目的即 “ 为什么 ” 的问题,要以人生的价值特性和对于人生的价值评价为根据。一个人自觉地追求着自己认定的人生目的,是因为他对自己选择的生活作了肯定的价值判断,认为这样的生活具有或者能够创造价值。回答人生态度即 “ 怎么样 ” 的问题,同样要以对人生的价值判断为根据。一个人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对待生活,处理生活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是因为在他看来,这样或那样的生活方式才是有意义的。所以,人生价值在深层次上影响、制约和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为人们的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的选择提供依据。 2 、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的区别 首先、在物的价值关系中:主体是人,客体是物,它反映的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在人的价值关系中:主体客体都是人,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其次、在物的价值关系中:价值客体始终是物,主体始终是人,两者是固定不变的,具有单一性。在人的价值关系中:不论是价值客体,还是主体都是人,人既是客体,又是主体,具有双重性。 再次、在物的价值关系中:客体(各种事物)所具有的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它自己不会自动显露,而必须通过主体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 在人生价值关系中,客体(个人、群体或社会 )满足主体的需要却是由自身完成的,表现为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活动。 最后、在物的价值中:作为客体的物,对主体所具有的效用一般来说是稳定不变的。在人生价值中:人在不同的政治条件、经济条件和精神条件下,人生价值是不同的。 3 、人生价值在人生观体系中的地位 人生价值是人生观范畴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在人生观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第一、思考人生目的,即 “ 为什么 ” 的问题, 要以人生的价值特性和对于人生的价值评价为根据。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人生目的,一个人之所以能自觉、执着地追求着他自己认定的人生目的,是因为他对自己选择的生活作了肯定的价值判断,认为这样的生活具有或者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 第二、思考人生态度,即 “ 怎么样 ” 的问题,也要以对人生的价值判断为根据。在这些困难与挫折面前,有的人无所畏惧、顽强不屈、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勇往直前:有的人则悲观消沉、看破红尘、萎靡不振、虚度人生、游戏人生、放纵人生。这些面对困难与挫折时的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与他们对人生的价值判断有着直接的关系,是因为在他看来,这样或那样的生活方式才是有意义的。 第三、人生价值观在深层次上影响、制约和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对人生价值的看法,在整个人生观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为人们的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的选择提供依据。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影响和制约着人们进行不同的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的选择。当代大学生只有正确地理解人生价值的内涵,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坚持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才能在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创造人生的价值,成就人生的辉煌,为社会和国家作出应有贡献。 二、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1 、以对社会贡献为标准 2 、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和基本尺度 3 、掌握恰当的评价方法 要比较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社会成员人生价值的大小,除了掌握科学的标准外,还需要掌握恰当的评价方法,做到以下四个坚持: 第一、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第二、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第三、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第四、坚持动机和效果相统一。 三、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1 、社会条件 第一、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正确把握社会发展所提供的条件。 第二、要与社会发展规律相符合。 第三、要与具有客观真理性的主导价值目标相一致。 2 、个人条件 第一,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要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 第二,通过学习、锻炼等方式和途径,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第三,立足现实、岗位,尽职尽责,发奋努力。 第四,始终保持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 四、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1 、社会实践对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意义 2 、创造有价值人生走必由之路 第一、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第二、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1
第一:你得是人,你得生出来。生命开始,就有了人生。这是最简单、直观的理解。

第二:出生来后得活下来,活就是生存。生存就要有生存条件,人由于先天基因和后天环境不同,条件是也不同的。我们农村屯,有一个疯丫头(本科生)和一个不负责任的男人生了一个男孩。这孩子很可怜,疯丫头没有经济来源,和一个在供销早已退休的老父亲相依为命。微薄的钱养活着三人。老父亲双眼几乎近失明,不能帮她照顾孩子。她自己疯疯癫癫也不知道照顾孩子。邻居看着可怜,有时会帮助照看点。

生存条件不同,对人生理解就会不同。偏远山区,赤脚拾柴提水,跑几十里山路求学的孩子。能和城里,吃啥啥腻,坐在沙发上,玩电脑看电视的孩子比吗?

坐在办公室,吹着空调,品着茗茶的人。和在工地顶烈日瀑暴雨的钢筋工,对人生理解能一样吗?

领着退休金,摇着小扇在树荫下牵猫遛狗的人。和翻垃圾箱的人(也有路过的居民)。又都怎么理解人生的呢?

贫苦穷人,得了癌症、心梗,躺在医院病床上因无钱放弃医疗。总统里根就可以活到90多。这就是不同的人生。

第三层:就是为求得生存条件的所做的活动都是人生。为此有人违法乱纪,这是危险的,是终生惶惶不安的。有人通过刻苦学习,奋勇拼搏,正当从业。改善生存条件,是合法安稳的。

我认为:人生就是,人生下来,为生存而进行的种种活动。是真实的、迫切的。求工者,每天起来就得想,今天的饭在那里。绝不像富裕人心中,虚无缥缈、浪漫温情、风花雪月、人生苦短的人生。生存活动不同,人生炯囧。欧洲难民的人生之路在哪里?
第2个回答  2020-11-01
曾几何时,人们常被“人活着为了什么?活着有什么好处?”这样的问题而困惑,找不到人生的坐标,碌碌无为地结束了自我的一生。这样的人生是平庸的人生。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是的,人生的价值是给予而不是得到,是付出而不是索取,这就是我们提倡的无私奉献精神。

20**年春季,中央电视台报道了一位平凡的邮递员王顺友的先进事迹。20年来,他在苍莽逶迤的大凉山深处,在危险孤寂的马班邮路上,跋涉人生,只为做一件事:把邮件送到目的地。他说:“活儿再苦再累也得有人干,只要我能走,就不会扔掉手中的马缰绳。”从这朴实的话中我们看出了他人生的目标。王顺友是幸福的,他的幸福来自收件人的微笑;王顺友是平凡的,他在平凡中塑造了自我完美的人生。这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只有为自我同时代的人的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到达自身的完善。”这些事情虽不是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甚至不足挂齿,但是却能让我们感受到他那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因为他让周围的人感到幸福,感到快乐。他的人生是有价值的,有好处的。

有人说:“快乐就像香水,洒在别人身上的同时,自我也会沾上一点儿,这便是为他人奉献时的真谛。”如果你期望自我的人生也像他们有价值,那么就要经常反思诸如此类的问题:我能为他人做点什么?谁需要我的帮忙?如果我这样做,会对他人造成伤害或带来痛苦吗?”

“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我们要把这句话作为我们人生的座右铭,把奉献作为我们人生的目标,甘于奉献,乐于奉献,在奉献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