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古今经学之争的意义有哪些?

如题所述

古文经学因为用的是古文文本,所以非常重视单个字、词的解读和校订,这也衍生出了后世的训诂学和清代朴学
今文经学因为用的是汉隶的本子,所以在最开始研究的时候就不用太注重个别字的研究,只要能够解释(声明大义)就可以了。甚至因为古代书籍的传抄多不方便,某些今文经学的传人便根本没有成书的经典,仅仅是口头讲述。换句话说,只要能背下来就可以了。
那么按照这两个不同的特性发展下去,古文经学就越来越重视还原经典本来的面貌,也从中诞生了考据学家们所坚持的朴素的实事求是精神。反之,今文经学就更加注重经文的阐释和发扬,也就是更加注重经典对社会的影响。并不太在意经典本来是什么样子,只要有微言大义,能够教化人民,改造社会就够了。
按照这个思路,历代古文经学家们最主要的工作便是校订版本,求其精善,版本目录、考据训诂也就由此诞生。总结下来便是一个“我注六经”的问题。而历代今文经学家们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为了教书育人而故意曲解经意。甚而有些地方为了迎合自己解释的道理按照自己的意愿对经文进行“校订”。最终阐述自己的思想,以更符合他们所处社会需要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去改造这个社会。换句话说,今文经学家们不过是用经典为他们自己的改革思想或者治世思想进行辩护与佐证。总结下来就是一个“六经注我”的问题。
所以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争执,其源头只是各自所拿到的经书版本不同,从而引起了讲课方式的不同,进而受到讲课方式的影响,形成一种习惯,渐渐地影响了双方的价值标准和学术目的产生根本上的分歧。最终演变成一个对于经典究竟是思想文化还是还是政治纲领这样一个在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分歧。
简单来说,就是“六经注我”和“我注六经”的区别。
当然,所谓今古文经文学派,是清朝的朴学家们在研究汉代的经学史时,对汉代的学术进行的一个分类。这是清代人的说法,并不是历朝历代都了解这个概念。而且一个人可以是今文学派,也可以是古文学派。这两者最开始是器方面的分歧,后来是道上面的对立。但也有贤能将两者都做的非常好,既重视考据,又重视经世致用;也有人校订经文是为了更好地经世致用。所以这是一个争执,也是共同构成整个经学体系的两条脉络。
而这一份争论,就在于个人的学术倾向了。当今也分为将国学经典束之高阁作为一门学术研究和将国学经典进行简单化以符合社会需要两大派别。其意义如何,见仁见智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9
经学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的,是古代政治、社会和人生经验长期的积累,而六经的形成提炼了先民的核心价值观。徐复观先生指出“经学是由《诗》《书》《礼》《易》《春秋》所构成的。它的基本性格,是古代长期政治、社会、人生的经验积累,并经过整理、选择、解释,用作政治、社会、人生教育的基本教材”。经学走向辉煌甚至成为主导意识形态,不仅仅是因为儒家提倡,统治者推崇,而是其本身具有高度的优越性,符合民众的价值观念。六经何以成为极高的地位,原因是其阐明的道理符合人性、符合人们的价值观念,可以说六经就是对人性的深度挖掘或者人们的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成果。六艺之道即是此性德中自然流露的,性外无道也”。
经学的形成并得到广泛认可,标志着它对国人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成功,而其在漫长历史中的统治地位,又进一步塑造了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经学发端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者对六经的研习、整理和阐述,至汉代而造及辉煌。自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经学成为“吾国之大宪章”,为思想、政治、社会以及私人生活的楷式。李源澄曾指出“未有经学以前,吾国未有统一之思想。经学得汉武帝之表彰,经学与汉武帝之大一统政治同时而起。吾国既有经学以后,经学遂为吾国之大宪章。
圣君贤相经营天下,以经学为规范,私人生活,以经学为楷式,故评论政治得失,衡量人物优劣,皆以经学为权衡。无论国家与私人之设施,皆需于经学上有其根据。经学与时王之律令有同等效用,而经学可以产生律令,修正律令。在吾国人心目中,国家之法律不过一时之规定,而经学则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万古长存。”。李源澄
第2个回答  2020-11-09
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是西汉末年形成的经学研究中的两个派别。即“今文”和“古文”,最初只是指两种字体。今文指的是汉代通行的隶书,古文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古文字。传授精典的学者,用战国的古文字写的即为“古文家”,用隶书写的便是“今文家”。今文家和古文家的相互对立,是从西汉哀帝开始的。成帝时,刘欲发现古文《春秋左氏传》,认为左丘明与孔子好恶相同并亲见孔子,故巜春秘左氏传》比以后世口说为据的《公羊》,《谷梁》更为可信,于是引《左传》解释《春秋》。今文和古文之争其实质问题是:谁是今学的正统和如何统一经学的思想。今文经学既立于学官,士子也依赖学习今文经入士,朝臣又通过学习今文经而获位,因此古文经学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可。学术一旦跟政治利益结合起来,学术问题也就成为政治问题了。正因如此,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由单纯的对书籍本身的不同看法,扩太到学术思想,学派体系,政治观念和社会地位等方面,几乎贯穿了整个漫长的封建社会,不仅对经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3个回答  2020-11-09
在我国古代的学术史上,儒学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春秋孔子创立儒家学说,到战国孟子、荀子的继承和发展,儒家学说的习学人群越来越多,流布范围也越来越广。然而,“及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史记·儒林列传》)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对儒家学说的打击是致命的,儒家从之前的兴盛几至覆灭。到了汉初,窦太后又信奉黄老之学,“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景帝及诸窦不得不读《老子》尊其术。”(《汉书·外戚传上》)因此儒学的发展在这样的政治氛围中举步维艰。但是,在黄老政治的宽松氛围下,儒家学说迅速成长起来。虽然历经劫难,但儒家思想仍有相当的实力。儒家学说不断成长,相反黄老学说则逐渐衰退。西汉社会发展到武帝时期,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中央集权得以巩固,对外政策开始调整并积极向外拓展,这样的国情必然要求西汉政权建立一套与之完全适应的思想体制。建元六年(前135)五月,窦太后仙逝。翌年,汉武帝从董仲舒之言,令郡国举孝廉,诏举贤良,“《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从此,儒家学说占尽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