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手套 主要内容!!!!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今天作业!!!!8点以前!!拜托!拜托!拜托!

可以简单点!!!
谢谢!!!

<一只手套>

雪花在城市的上空欢快地舞蹈,寒风在四处流浪。受天气影响,一家小百货商店里没有一个顾客,女店主无所事事地为自己的双手美容,修了修指甲,又涂了红色的指甲油,然后望着漂亮白皙的手陶醉了。

这时,店门上厚重的棉门帘被掀开,一股寒流裹着一位妇女和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进入店里,他们身上陈旧且笨重的衣服上堆了不少的积雪,看上去是一对母子。女店主从自己修长的手指上移开目光,热情地迎向她大半天才等来的第一批顾客。

母亲问有没有手套卖。女店主说有,便热情地介绍有羊皮的、绒线的、针织的。母亲说拿几双男式手套看看。女店主很快把几种男式手套摆在了他们面前。母亲和少年左挑右选,逐一问明价格。好一会儿,少年说:“妈,就买一双绒线的吧,便宜些。”母亲说:“天这么冷,你的手都冻裂了,还是买羊皮的吧,羊皮的既暖和又好看。”她选了几款羊皮手套一一给儿子的左手戴上,看了看款式,试了试大小,惟有一款不大不小正好合适,母亲便说:“挺好,就买它了。”一问价钱,146元一双。母亲便解开上衣衣扣,从贴身的衣兜里掏出一摞零钞,先是10元,后5元,再2元、1元,直到硬币一一点给女店主,结果钱不够。母亲说:“姑娘,我还差5元钱,能不能便宜一点儿,这5块钱就算了?”

女店主一口回绝说:“不行,一双手套本来就赚不了几个钱,我一上午才等来你们这么一个买主,你再少给5元,我今天吃什么?”面对这位母亲几近哀求的游说,女店主始终无动于衷,一分钱也不肯让。儿子见母亲为难,说:“妈,就买绒线的吧,还能省好几十块钱。”

母亲固执地说:“不,我不能委屈了你的手。”她见店主不肯降价,又试探着问:“姑娘,我钱不够,能不能给一半的钱,你卖一只手套给我?”

女店主十分纳闷:“哪有买一只手套的?”

母亲解释道:“哦,是这样……我儿子原来的手套丢了一只。”女店主直摇头:“绝对不行!剩下的一只我卖给谁?”母亲无奈,便遗憾地从儿子左手上脱下那只羊皮手套,放在货柜上,对儿子说:“咱们到别的店看看吧。”她拉着儿子向店门走去,当他们掀开厚重的门帘时,一股冷风“呼”的一声灌进店里。女店主忽然发现,被冷风掀起的少年的右手衣袖,像一只黑色的塑料袋软绵绵地飘荡着,原来这位少年压根儿就没有右手。

女店主陡然一惊,身上的某一处神经被深深触动,就在他们迈出店门的那一瞬,她大声喊道:“请等一等!”母亲和少年回过头来,女店主说:“我卖给你们一只手套。”

母亲付了73元钱,让儿子心满意足地戴上了一只羊皮手套,然后千恩万谢而去。

女店主再次端详自己的双手,那双手健康而且修长。她猛然发现,这双可以创造无数财富和人生意义的手是多么宝贵,尤其那些失去了一只手的人,剩下的一只手更需要加倍珍爱和精心呵护。惟利是图与富有同情心是人性的两个层面,一个死抠的是价钱,一个展示的是价值。女店主虽然赔了钱,却感到十分欣慰。人往往挣再多的钱都没有满足的时候,而为行一件小小的善事,却会感到极大的满足,这便是价钱与价值的区别。

后感
紧扣文章中心内容和主旨,更能展现出一只手套的真正意义所在,揭开了全文的大概内容和大概意思。文章以一只手套作为对象进行阐述,生动具体,时刻紧紧围绕一只手套进行描写,描写形象到位,使一只手套的内容和意义更加深入人心,让人印象深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2-25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位妇女和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或一对母子)到一家小百货商店买手套,母亲坚持给儿子买一双羊皮手套,可是她带的钱不够,于是就求女店主便宜一点儿,女店主开始的时候不肯,后来发现少年没有右手后就同意了。
第2个回答  2009-11-11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位妇女和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或一对母子)到一家小百货商店买手套,母亲坚持给儿子买一双羊皮手套,可是她带的钱不够,于是就求女店主便宜一点儿,女店主开始的时候不肯,后来发现少年没有右手后就同意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