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三友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如题所述

岁寒三友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如下:

岁寒三友是指松、竹、梅。岁寒三友即松、竹、梅,它们都耐寒,与其他树不同。岁寒三友的解释来源于古人。

《岁寒三友》译文:

儿子侍奉着父亲,站在庭院前。看见梅树还开着花,松树和竹子也很繁茂。儿子问:“霜降,下雪的时候,其他的树木大多都枯萎了,为什么这三者独自繁茂呢?”父亲说:“他们的品性都能抵抗严寒,和其他树不一样。古人把他们称呼为岁寒三友人,即是松树、竹子、梅树。”

汉语成语,意思是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常用以比喻浊世之中,傲岸特立的君子之交,出自林景熙《王云梅舍记》。渔樵闲话第四折: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

岁寒三友赵翼陔余丛考卷四十三,岁寒三友。林景熙《王云梅舍记》:“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

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花,故称岁寒三友。在旧社会结婚时,多在大门左右贴上“缘竹生笋,梅结红实”的对联,这是因“笋”与子孙的“孙”字同音、同声。将松竹梅围成团状;分作三个团状,以简洁的线条代表松、竹、梅,构成图案:以松、竹、梅组成的洞门。

花中四君子:

即中国古诗文中常提到的梅、兰、竹、菊。其中,梅迎寒而开,美丽绝俗,而且具有傲霜斗雪的特征,是坚韧不拔的人格的象征。

兰,一则花朵色淡香清,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竹,也经冬不凋,且自成美景,它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菊,它不仅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还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故历来被用来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

梅,傲而不俗。其色分红白及绿,另有蜡梅,色黄如蜡,香气浓郁,虽自成科属,其风韵却与梅有异曲同工之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