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边界,不设边界的人生,才有更多可能性。

如题所述

比如,达尔文之所以能提出伟大的进化论,要得益于他广泛的求知精神和博学多才的能力;“苹果教父”乔布斯也曾表示,苹果电脑的优美字体完全得益于当年他在大学旁听的书法课。

就像著名画家梵高,他一次次相信自己找到了最完美的事业,却又一次次通过实践发现自己走错了方向,直到最后他才找到那条正确的路。

雕塑家米开朗基罗的成功之路也是一波三折:他很想在艺术理论方面有所建树,然而实践证明,他发现那条路走不通。后来他成了雕塑家、画家、建筑大师,还为佛罗伦萨的防御工事做过工程设计。

在米开朗基罗快30岁的时候,他甚至把视觉艺术完全丢到一边,一头扎进诗歌的海洋。然而,此路也走不通。

米开朗基罗和任何一个急于求成的人一样,也学着想要了解自己是谁、自己在雕刻谁?这一切都发生在实践中,而不是理论中。他从一个想法开始,先测试,再改变,并愿意为了一个更适合的选项放弃最初的想法。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当我看见自己在做什么时,我才知道自己是谁。”

所以说,一个人只有不断发现自身的更多可能性,才能不断探索,不断完善自我,直到找到那条适合自己走的路,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

不设边界的人生,才有更多的可能性

在《成长的边界》一书中,作者把人才分为通才和专才。他强调,现今社会需要更多的通才,因为通才可以在关键领域带来突破性发展、可以让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你翻开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会惊奇地发现:历史上一切重大突破,大多都是由身兼多能的通才完成的。

而所谓通才,就是那些不局限于在某一领域深耕,而是将知识面不断拓宽延伸。他们最大的特点是:遇事善于打破惯性思维,更喜欢把几个不相干的事物关联起来,并设法从中找到共性。

人们把作家村上春树称为黑马中的黑马,当时,村上春树想当一名音乐家,但他很快发现自己弹不好那些乐器。29岁那年,他开了一家爵士酒吧,还是不想放弃自己的音乐梦

一次,村上在看棒球比赛时,突然有了想写小说的念头。于是,他开始在夜里写作。而一旦开始,便一发不可收拾。

村上说:“我当时不知道,我现在也不知道。只是,写作让我感到非常新鲜。”

只是村上春树不知道,他的十四部小说都明显和音乐有关。这完全得益于他对音乐的痴迷和热爱,这让他的小说独具风格,想必也是让读者更加喜欢的原因之一吧。

这就像人们所说的:你流过的汗、走过的路,你趟过的河、爬过的坑,每一步都会在你的生命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即便是失败,也是你人生经历中最宝贵的一笔财富。

也许,当时你感觉不到,只有在以后的人生中,才会慢慢显现。所以,即使你现在还在寻找方向,即使你还没有成功,也不要气馁,不要丧失信心。就像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你自己不放弃,属于你的春天就一定会来到。

写在最后:

如果说专才可以成为某一个领域的领军人物,可以把某一项技能做到极致、发挥到极致,就像“卖油翁”里描写的超级技能:让油可以从一枚铜钱的孔中穿过,而铜钱不沾一滴油。

可见技能之精湛,的确不是一般人所能为。这也可以说是“熟能生巧”的缘故。可见专才只要做好垂直领域里的事情,并把看似平凡的事情做到精益求精,就可以称得上专才了。

而通才往往是善于横向思维,能触类旁通、由点及面,将发散性思维发挥到极致的人,必定会有许多奇思妙想产生。

就像看见一个苹果从树上落下来,大多数人只会想到:瓜熟蒂落,苹果成熟了自然就会掉下来。而唯有牛顿,能从苹果落地这一现象中,想到了万有引力:苹果受地心引力而坠落。

这就是科学家与普通人在观察同一事物时的不同反应、不同思维决定了不同的应对方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