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个DNA样品去螺旋之后紫外吸收增加?

如题所述

这是生物化学中的增色效应或称高色效应 (hyperchromic effect) 。
去螺旋的DNA已经变性了。
由于DNA变性引起的光吸收增加称增色效应,也就是变性后DNA溶液的紫外吸收作用增强的效应。DNA分子具有吸收250-280nm波长的紫外光的特性,其吸收峰值在 260nm 。
DNA分子中碱基间电子的相互作用是紫外吸收的结构基础,但双螺旋结构有序堆积的碱基又“束缚”了这种作用。变性DNA的双链解开,碱基中电子的相互作用更有利于紫外吸收 , 故而产生增色效应。一般以 260nm 下的紫外吸收光密度作为观测此效应的指标 , 变性后该指标的观测值通常较变性前有明显增加 , 但不同来源 DNA 的变化不一 , 如大肠杆菌 DNA 经热变性后 , 其 260nm 的光密度值可增加 40% 以上 , 其它不同来源的 DNA 溶液的增值范围多在 20 - 30% 之间。

参考资料:http://www.bfbkw.cn/view/163510.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1-15
lqwqw2008 说得对。但你这样理解更简单:解螺旋变性后的DNA 是其内部能够吸收紫外线的那些碱基更为暴露,而此前的碱基因为紧密螺旋,并不是每一个都能接触到紫外线的,因此吸收能力更强。

当DNA变为单链后,其吸收更强,跟RNA相似,并且当其降解为单核苷酸后,吸收还会进一步增加,都是一样的原因,相同的解释。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