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歌>中的春夏秋冬分别是?

如题所述

二十四节气歌中的春是春天,夏是夏天,秋是秋天,冬是冬天。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第一个春——立春  第二个春——春分

第一个夏——立夏  第二个夏——夏至

第一个秋——立秋  第二个秋——秋分

第一个冬——立冬  第二个冬——冬至



二十四气节是每个种田的人必然知道一件事情,这首歌曲也让没有种过田的朋友知道这二十四气节里面,每一个气节农民都在干什么。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6

1、春夏秋冬分别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2、立是开始的意思,是每一个季节的开始。

3、立春:斗柄指向法:斗指寅;定气法:太阳黄经为315度。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于公历2月3-5日交节。

4、立夏:斗指东南;太阳黄经为45°。夏季的开始。公历5月05-07日交节。

5、立秋:斗指西南;太阳黄经为135°。秋季的开始。公历8月07-09日交节。

6、立冬:斗指西北;太阳黄经为225°。冬季的开始。公历11月7-8日交节。

7、二十四节气,是指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它最初是以北斗星的斗柄指向确定,斗柄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每一旋转周期,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8、现行的“二十四节气”采用的是“定气法”划分,即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行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定气法”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一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二十四节气”表达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2-19

二十四节气歌全文是: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一句都代表春、夏、秋、冬每个季节的六个节气,具体如下。

第一句“春雨惊春清谷天”,分别代表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时间为每年的二月至五月。

第二句“夏满芒夏暑相连”,分别代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时间为每年的五月至八月。

第三句“秋处露秋寒霜降”,分别代表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时间为每年的八月至十一月。

最后一句“冬雪雪冬小大寒”,分别代表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时间为每年的十一月至次年二月。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经验积累和智慧结晶,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绚丽瑰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0-05

春:立春,春季开始的意思。夏:立夏,夏天开始。秋:立秋,秋天的开始。冬:立冬,冬天的开始。

传统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种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歌重要意义:

二十四节气,最早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期,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仲冬等四个节气。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四个节气又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到了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在二十四节气中,天文、气候与农业生产三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每一个节气不仅反映出这个节令期间的气候变化,也反映季节之间的变化与节气同一时期的农业生产的特点和特征。直到今天,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仍然是我国劳动人民一年之中从事农业生产、安排农事活动和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可靠依据。

二十四节气是我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非常丰富的农业气象经验,是一部简要而明确的农事历法,它是我们先人智慧的结晶,它将世世代代为我国的农业生产服务并永远流传下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9-26

分别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节气来历:

二十四节气于上古时代已订立。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季节变换有密切关系:“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上古时代以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位作为确定季节的标准,称为斗建,亦称月建。

斗柄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吸收了二十四节气作为历法补充。以黄河流域为基准。将一年分割为24段,约15天一个节气。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来自于三百多年前订立的定气法,即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

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

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