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顶鹤的外形特点

详细介绍各个部位

丹顶鹤体长约160厘米,翼展240厘米,体重约290克。全身几纯白色,头顶裸露无羽、呈朱红色,额和眼先微具黑羽,眼后方耳羽至枕白色,颊、喉和颈黑色;

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黑色,三级飞羽长而弯曲,呈弓状,覆盖于尾上,因此,站立时尾部黑色,实际是三级飞羽,而尾、初级飞羽和整个体羽全为白色,飞翔时极明显。嘴较长,呈淡绿灰色,颈、腿也都很长,两翅中间长而弯曲的飞羽为黑色,并且在站立时整个飞羽都盖在尾部,常常使人误认为它有一个黑色的尾羽。雌雄相似。

虹膜褐色,嘴灰绿色,尖端黄色。胫裸露部分和跗蹠及趾灰黑色,爪灰色。

雏鸟被有黄褐色的绒羽,背部的颜色浅,腹部较深,肩部为乳白色,嘴和腿均是肉红色,3~4月后体羽逐渐变成洁白的颜色,头顶部的裸露部分则要到10个月以后才出现红色。

丹顶鹤的骨骼外坚内空,强度是人类骨骼的7倍,而且它在迁徙的时候,常常排成巧妙的楔形,使后面的个体能够依次利用前面个体扇翅时所产生的气流,从而进行快速、省力、持久的飞行,时速可达40公里左右,飞行高度可以超过5400米以上,而且能够边飞边鸣。

扩展资料:

丹顶鹤(学名:Grus japonensis):是鹤类中的一种,大型涉禽,体长120-160厘米。颈、脚较长,通体大多白色,头顶鲜红色,喉和颈黑色,耳至头枕白色,脚黑色,站立时颈、尾部飞羽和脚黑色,头顶红色,其余全为白色;飞翔时仅次级和三级飞羽以及颈、脚黑色,其余全白色,特征极明显,极易识别。幼鸟头、颈棕褐色,体羽白色而缀栗色。

常成对或成家族群和小群活动。迁徙季节和冬季,常由数个或数十个家族群结成较大的群体。有时集群多达40-50只,甚至100多只。但活动时仍在一定区域内分散成小群或家族群活动。

夜间多栖息于四周环水的浅滩上或苇塘边,主要以鱼、虾、水生昆虫、软体动物、蝌蚪、沙蚕、蛤蜊、钉螺以及水生植物的茎、叶、块根、球茎和果实为食。分布于中国东北,蒙古东部,俄罗斯乌苏里江东岸,朝鲜,韩国和日本北海道。

丹顶鹤的拉丁文学名Grus japonensis(中文意译“日本鹤”),是德国动物学家斯塔提乌斯·穆勒(Philipp Ludwig Statius Müller)于1776年命名的。穆勒曾在埃尔兰根(Erlangen)教授自然科学。1773年至1776年,他翻译出版了林奈的名著《自然系统》,并公布了一些新命名的物种。这次被命名的生物就包括丹顶鹤。

穆勒命名丹顶鹤的1776年,在美国为建国元年。这一年在中国则为清高宗乾隆四十一年,在日本则为后桃园天皇安永五年,都值闭关之时。当日,西方人只能从广州认识中国,从长崎认识日本。丹顶鹤自中国东北地区向南迁徙不经过华南地区,却以日本的九州、本州作为过冬之地。因此,西方人只能以日本为窗口,见识到这种动物。将其命名为“日本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9

丹顶鹤具备鹤类的特征,即三长——嘴长、颈长、腿长。成鸟除颈部和飞羽后端为黑色外,全身洁白,头顶皮肤裸露,呈鲜红色。

传说中的剧毒鹤顶红(也有成鹤顶血)正是此处,但纯属谣传,鹤血是没有毒的,古人所说的“鹤顶红”其实是砒霜,即不纯的三氧化二砷,鹤顶红是古时候对砒霜隐晦的说法。丹顶鹤的尾脂腺被粉(冉羽)。幼鸟体羽棕黄,喙黄色。亚成体羽色黯淡,2岁后头顶裸区红色越发鲜艳。

扩展资料:

丹顶鹤(学名:Grus japonensis):是鹤类中的一种,大型涉禽,体长120-160厘米。颈、脚较长,通体大多白色,头顶鲜红色,喉和颈黑色,耳至头枕白色,脚黑色,站立时颈、尾部飞羽和脚黑色,头顶红色,其余全为白色。

飞翔时仅次级和三级飞羽以及颈、脚黑色,其余全白色,特征极明显,极易识别。幼鸟头、颈棕褐色,体羽白色而缀栗色。

常成对或成家族群和小群活动。迁徙季节和冬季,常由数个或数十个家族群结成较大的群体。有时集群多达40-50只,甚至100多只。

但活动时仍在一定区域内分散成小群或家族群活动。夜间多栖息于四周环水的浅滩上或苇塘边,主要以鱼、虾、水生昆虫、软体动物、蝌蚪、沙蚕、蛤蜊、钉螺以及水生植物的茎、叶、块根、球茎和果实为食。分布于中国东北,蒙古东部,俄罗斯乌苏里江东岸,朝鲜,韩国和日本北海道。

栖息于开阔平原、沼泽、湖泊、草地、海边滩涂、芦苇、沼泽以及河岸沼泽地带,有时也出现于农田和耕地中,尤其是迁徙季节和冬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丹顶鹤的外形特点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丹顶鹤具备鹤类的特征,即三长——嘴长、颈长、腿长。成鸟除颈部和飞羽后端为黑色外,全身洁白,头顶皮肤裸露,呈鲜红色。传说中的剧毒鹤顶红(也有成鹤顶血)正是此处,但纯属谣传,鹤血是没有毒的,古人所说的“鹤顶红”其实是砒霜,即不纯的三氧化二砷,鹤顶红是古时候对砒霜隐晦的说法。丹顶鹤的尾脂腺被粉(冉羽)。幼鸟体羽棕黄,喙黄色。亚成体羽色黯淡,2岁后头顶裸区红色越发鲜艳。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10-28
丹顶鹤具备鹤类的特征,即三长——嘴长、颈长、腿长。成鸟除颈部和飞羽后端为黑色外,全身洁白,头顶皮肤裸露,呈鲜红色。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黑色,三级飞羽长而弯曲,呈弓状,覆盖于尾上,因此,站立时尾部黑色,实际是三级飞羽,而尾、初级飞羽和整个体羽全为白色,飞翔时极明显。嘴较长,呈淡绿灰色,颈、腿也都很长,两翅中间长而弯曲的飞羽为黑色,并且在站立时整个飞羽都盖在尾部,常常使人误认为它有一丹顶鹤(学名:Grus japonensis):是鹤类中的一种,大型涉禽,体长120-160厘米。颈、脚较长,通体大多白色,头顶鲜红色,喉和颈黑色,耳至头枕白色,脚黑色,站立时颈、尾部飞羽和脚黑色,头顶红色,其余全为白色;飞翔时仅次级和三级飞羽以及颈、脚黑色,其余全白色,特征极明显,极易识别。幼鸟头、颈棕褐色,体羽白色而缀栗色。个黑色的尾羽。雌雄相似。
第4个回答  2021-02-06
丹顶鹤丹顶鹤的生活习性单独丹顶鹤的生活习性丹顶鹤是杂食性的我常承兑或成家族群和小群活动迁徙季丹顶鹤的生活习性丹顶鹤是杂食性的我常承兑或成家族群和小群活动迁徙季节河东继承由数个或数十个家族群结成较大的丹顶鹤的生活习性丹顶鹤是杂食性的我常承兑或成家族群和小群活动迁徙季节河东继承由数个或数十个家族群结成较大的群体有时丹顶鹤的生活习性丹顶鹤是杂食性的我常承兑或成家族群和小群活动迁徙季节河东继承由数个或数十个家族群结成较大的群体有十局情多达四十至五十只甚至一百多丹顶鹤的生活习性丹顶鹤是杂食性的,我常成对或成家族群和小群活动迁徙季节和冬季橙由数个或数十个家族群结成较大的群体,有时举行多达40~50只甚至一百丹顶鹤的生活习性丹顶鹤是杂食性的,我常成对或成家族群和小群活动迁徙季节和冬季橙由数个或数十个家族群结成较大的群体,有时举行多达40~50只甚至一百多只等等丹顶鹤的生活习性丹顶鹤是杂食性的,我常成对或成家族群和小群活动迁徙季节和冬季橙由数个或数十个家族群结成较大的群体,有时举行多达40~50只甚至一百多只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