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中诸葛亮的动作写出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如题所述

  “一顾茅庐”未能遇上,却遇上崔州平。崔州平认为:天下正值由治入乱,“欲使孔明斡旋天下,补缀乾坤,恐不易为,徒费心力耳。”刘备觉得自己负有“匡扶汉室”的重任,他不为人言所感,必欲觅得贤才,以求安邦定国之策。“二顾茅庐”,虽然正值隆冬,天寒地冻,刘备却顶风冒雪再去寻访,不料,这次遇到的是石广元、孟公威二位隐士和诸葛亮的弟弟、岳丈,仍没有见到诸葛亮。到了第二年新春,刘备决心选择吉期,斋戒三日,熏沐更衣,第三次走访卧龙。通过三顾茅庐作品突出地表现了刘备谦恭大度、礼贤下士的君王风度。这一描写,反映了作者罗贯中的愿望。他希望统治者重视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因此,整个作品带有强烈的理想色彩。“定三分隆中决策”充分表现了诸葛亮对于当时政治形势的深刻了解和对未来发展的正确预见。他根据客观情况,提出争取荆、益二地,利用魏、吴矛盾,造成鼎足之势,然后再谋图中原,进而实现统一的方针。这就决定了诸葛亮出山后的政治格局。诸葛亮在刘备“三顾”的感召下,终于答应出山辅佐刘备共图霸业。“三顾茅庐”里的诸葛亮,是作者罗贯中所仰慕和歌颂的知识分子形象,他熔铸着作者的理想与抱负。罗贯中多么期望能有一个像刘备那样的明主,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补缀乾坤。因此,整个作品洋溢着浓厚的感情色彩。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关于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记述,原不过是“凡三往乃见”五个字而已。元刊本《三国志评话》里,开始出现了“三谒诸葛亮”的情节,这是罗贯中再创作的重要依据。但《三国志评话》所写,不仅文字粗糙、情节简单,而且在诸葛亮的形象塑造上,也有许多欠缺。《三国志评话》里的诸葛亮不仅是一个“面如傅粉,唇似涂朱”的白面书生,而且还是一个“达天地之机,神鬼难度之志,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挥剑成河”的神仙。经过罗贯中的推衍加工,不仅在文字上比“三谒诸葛亮”增加了五倍;更重要的是,在作品里倾注了作者对明君贤相理想的追求,并以饱满的热情,塑造了较为完美的艺术形象,使“三顾茅庐”成为脍炙人口的篇章。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是一个“身高八尺,面如冠玉”的伟岸男子,虽然也“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但是,从主要方面来看,他已从传说中的神仙,恢复到人的地位。诸葛亮躬耕于野,不求闻达,后来因感于刘备三顾之恩,不容不出。这样的情节发展,既写出了刘备求贤若渴的心情,又写出了诸葛亮为人的思想品德。“隆中决策”是对诸葛亮的第一次正面描写,通过他对形势的精辟分析与准确判断,突出地描写了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的盖世才能和惊人智慧,从而为他出山以后的活动做了充分的准备。

  “三顾茅庐”除了描写刘备、诸葛亮,还刻画了其他文人群像,其中包括诸葛亮的密友、弟弟、岳丈等。这些人物,无疑都是作者所肯定和赞美的;然而,他们又都不能与诸葛亮媲美。诸葛亮不仅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经天纬地的才能和超人的智慧,而且还积极入世、关心时势。他虽避乱于隆中,不求闻达于诸侯,但对形势的发展了如指掌,并且具有一套安定天下、匡世济民的方针与韬略,表现了诸葛亮的求实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

  诸葛亮在历史上,是封建社会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小说《三国演义》里,他是光辉照人的艺术典型,成为融合并渗透着人民理想与希望的化身。

  “三顾茅庐”不仅在全书的情节发展中具有关键意义的篇章,而且在艺术上也是不可多得的精彩文字。情节曲折、迭宕多姿、结构精巧、境遇奇幻,是它的特点之一。刘备三次拜谒诸葛亮的故事,情节描写极易重复、流于平淡。但是,罗贯中却能挥洒自如,写得生动活泼、饶有兴趣。

  第一次是刘备初访,通过他一路所见,首先介绍了卧龙冈的环境:高冈流水、疏林茅庐、苍松翠竹、四时野花、清景异常、情趣幽雅。来到茅庐,童子出应,回答不在,刘备只好暂回。在返回途中“忽见一人容貌轩昂,丰姿俊爽,头戴逍遥巾,身穿皂罗袍,杖藜从山僻小路而来”,刘备以为定是卧龙先生,及至见过以后,仔细一问,才发现原来不是孔明。

  第二次访问,刘备是在打听孔明已经回家的消息之后出发的。他冒着风雪严寒,一路上只见“山如玉簇,林似银装”。将近茅庐,忽闻路旁酒店里,有二人对饮交替作歌,词义非凡,歌罢,抚掌大笑。刘备以为其中必有一人是孔明。但出乎意料,竟都不是,造成一个曲折。及至到了卧龙冈草庐,扣门问童子,童子答曰:“现在堂上读书”;刘备大喜,随童子而入。作者在这里故作伏笔,并

  不写明“先生”是谁,一直将刘备带进草堂,这时刘备与作者都以为诸葛亮真的在草堂抱膝长吟。不料又不是,原来是是孔明的弟弟诸葛均。正当刘备大失所望、惆怅之余,方上马欲行,忽见童子招手篱外,叫曰:“老先生来也。”玄德视之,只见一人骑驴踏雪而来,满以为是诸葛亮归来,滚鞍下马,向前施礼,那人慌忙下驴答礼。这时,诸葛均却在身后指正,并非卧龙,乃是卧龙的岳丈黄承彦。这里又是一个曲折。刘备悒悒不已,只好冒着漫天大雪,怅惘而归。一而再、再而三的误会,每次误认的情景又有无穷的变化,这就使得故事情节曲折生动、迭宕起伏,不仅引起读者浓厚的兴味,随着刘备时而喜悦、时而失望,而且更加突出地表现了他思慕贤才、渴望见到诸葛亮的急切心情。

  三顾茅庐时,作者完全改变了笔调,写刘备终于见到了诸葛亮,然而并不是平铺直叙地写他们见面的情况。虽然孔明这次恰好在家,可是他正在草堂酣睡未醒,刘备毕恭毕敬地侍立在阶下。忽见孔明翻身,似要起床,却又面朝里继续睡着。刘备又立了一个时辰,孔明起身,得知刘皇叔已在此等候多时,遂转入后堂更衣,又半晌,方出来会见。变换无穷的布局,以及人物的言行、情节的安排、细节的描写,都十分贴切、合乎情理,既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又收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1
首先,三顾茅庐才见到诸葛亮,刘备请其出山的反复斟酌,其实都是诸葛是对刘备的试探。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诸葛的谨慎,择明主而侍。
第二,选择刘备,说明诸葛这个人看人很准,当时的刘备势力其实非常弱小
第三,诸葛对皇族血统的认可,儒家思想成分较多
第四,诸葛拿出的三分天下妙计,体现出诸葛最大的优点,伟大的战略规划头脑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5-14
首先,三顾茅庐才见到诸葛亮,刘备请其出山的反复斟酌,其实都是诸葛是对刘备的试探。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诸葛的谨慎,择明主而侍。
第二,选择刘备,说明诸葛这个人看人很准,当时的刘备势力其实非常弱小
第三,诸葛对皇族血统的认可,儒家思想成分较多
第四,诸葛拿出的三分天下妙计,体现出诸葛最大的优点,伟大的战略规划头脑
第3个回答  2009-12-10
1.选择刘备,说明诸葛这个人看人很准,当时的刘备势力其实非常弱小

2.诸葛对皇族血统的认可,儒家思想成分较多

3.诸葛拿出的三分天下妙计,体现出诸葛最大的优点,伟大的战略规划头脑
第4个回答  2009-12-09
自己本身也尊重刘备 。 希望辅佐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