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附中和上地实验学校哪个好

如题所述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位于美丽的清华园,西临著名的圆明园,环境优雅、宁静,文化气氛浓厚。她的前身之一是1915年创办的成志学校,世界著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曾在此就读,他为母校题词“求达到世界水准”,激励着清华附中向着国内一流和世界水平迈进。清华附中是教育部直属大学附中,北京市重点中学,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篮球试点校、田径试点校),是北京市校园环境示范校,正在建设中的北京市高中示范校。受教育部委托试办面向全国招生的高中理科试验班和初高中马约翰体育班,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合办高中美术班,在全国有广泛影响。 清华附中校园占地120亩,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有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藏书10万余册)、宿舍楼、标准塑胶田径运动场及各种球类运动场地;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及计算机、语音、地理、音乐、美术、劳技等专用教室,所有计算机均联入清华大学并进入国际互联网。
校门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160名教师中,有特级教师18人;高级教师88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7人;海淀区学科、班主任带头人26人。以此为核心,大批中、青年教师已成为各科教学骨干,在全国、北京市、海淀区各项教科研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重视国际交流,聘有外籍教师,为提高学生外语学习的水平和开阔眼界创造了条件。
清华附中在八十六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思想和丰硕的教育成果,形成了三个鲜明的办学特色:
“一条龙”育人: 在清华大学领导下,积极进行附属学校(清华附中、清华二附中、清华附小)“一条龙”整体教育改革的研究与试验,在德、智、体、美等方面探索大中小学衔接培养高素质、有特色、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教育模式。
实施“名师工程”:发挥清华大学等高校著名专家、教授的教育优势和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的育人特色,形成高水平“学者教师群”,提高学校办学层次。
开放式办学:适应二十一世纪发展需要,走国际化、开放式办学之路,加强对外文化教育交流,博采众家之长,达到世界水准。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清华附中的校训。“理想远大、品德高尚、全面发展、学有所长”是清华附中的培养目标。“团结、进取、朴实、奉献”是清华附中的校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是清华附中的学风。
清华附中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历史上,著名科学家周培源、钱伟长;哲学家冯友兰;文学家朱自清;语文教育家章熊等著名学者、专家都曾在我校工作和执教。
多年来,聘请清华、北大、中科院等著名学者、院士来校讲课和指导课外活动已形成制度。目前,关治(数学)、张三慧(物理)、徐功骅(化学)、吴文虎(计算机)等一批清华大学教授正在我校高中理 科试验班和马约翰体育班的课堂上辛勤耕耘。
孔令颐、颜家珍、邵光砚、崔琪、郭玉珊、秦洪明、张小英、尹粉玉、王英民、孟卫东、阎梦醒、张观成、周建国、田佩淮、程惠云、王俊婷等在全国有广泛影响的特级教师在我校不断涌现。一支60多人的市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已经形成。高级教师占50%以上 ,其中,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14位(赵鸿雁、 徐慧琳、徐海鹰、莫振伟、杜杰、杨文华、郭宏博、关劲松、刘慧霞、胡 雷、韩 星、曹文彬、王加宁、乔炜);北京市学科带头人3位(杨建宇、杜毓贞、陈红);海淀区学科带头人50多位;北京市科技园丁5位。
名师育英才。这些知名教授和优秀教师把科研方法和学科前沿知识渗透到课堂中 ,推进了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使我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和教育质量迅速提高。该校聘有外籍教师,重视国际交流,为提高学生外语学习的水平和开阔眼界创造了条件。我校教师多次获得教育部、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等各级部门的表彰,徐重远副校长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的称号,周杰副校长获北京市优秀德育工作者 称号,冯渤、韩庆英被评为班主任带头人,张姝敏、解巨钊、韩庆英、李学森、李增玲被评为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
办学特色
清华附中在八十八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思想。学校坚持素质教育,落实“以育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努力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氛围和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育人体系。学校重视学生科技和文体活动,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校园生活丰富多彩。有学生科技协会、天文学会、文学社等学术团体,军乐团、舞蹈队、合唱团等文艺社团和足球、篮球、乒乓球、游泳、田径等体育团体。
清华附中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以下特点: 重视德育,坚持对学生进行理想、道德、情操教育,高一军训、高二农训、高三集中思想教育,已形成德育的传统和特色;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上提倡“少、精、严、活”的原则,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学校重视加强教育科学的研究,积极探索中学教育教学规律;发挥背靠清华大学的优势,进行大中学衔接培养,形成了学校特有的教育教学风格。
“一条龙”育人:在清华大学领导下,积极进行附属学校(清华附中、清华二附中、清华附小)“一条龙”整体教育改革的研究与试验,在德、智、体、美等方面探索大中小学衔接培养高素质、有特色、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教育模式。早在60年代,清华大学和清华附中就开始在高中生中试办“大学预科班”。 80年代,为探索理科拔尖人才和优秀田径后备体育人才的培养途径,受国家教委委托,清华大学和清华附中又试办了“高中理科试验班”和“马约翰体育班”。 98年开始,清华大学附属学校“一条龙”整体教育改革实验计划开始启动,清华大学和清华附中又开始在高中生中试办“大学预科班”。 “高中理科试验班”、“马约翰体育班”和“大学预科班”充分利用清华大学师资、实验室、图书馆和运动场等优势,进行大中学衔接培养。多种培养模式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均收到了明显的育人效果,各类优秀学生、理科、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大量涌现,为清华、北大输送了大批优秀后备人才。
实施“名师工程”:发挥清华大学等高校著名专家、教授的教育优势和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的育人特色,形成高水平“学者教师群”,提高学校办学层次。历史上许多著名科学家曾在我校任教。
开放式办学:适应二十一世纪发展需要,走国际化、开放式办学之路,加强对外文化教育交流,博采众家之长,达到世界水准。改革开放以来,我校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对外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与美国、日本、法国、新西兰和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中学建立了友好关系。
学校的奋斗目标是:到2010年清华附中建校95周年的时候,把清华附中建设成为大中学衔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质量、有特色、创造性人才的摇篮;进行现代化教育改革、出先进教育思想和经验的教科研基地;办学条件和水平达到国内一流的示范性中学;国际教育文化交流广泛,有一定影响的世界名校。
清华附中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2-12
肯定是清华附中好啊
第2个回答  2009-12-11
当然清华附中好吧
第3个回答  2009-12-11
清华附中更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