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用什么东西洗头?

如题所述

古代人洗头发的有皂角或者猪苓。猪苓是富裕些的人才用的,猪苓里加了些香料,用后会有比较浓郁的香气。平常人就用皂角洗头发。 查了一下资料,发现古代人比我们想象中要卫生的多,秦汉时,已形成了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的习惯。以至于官府每五天给的一天假,也被称为“休沐”。《海录碎事 臣职 官僚》记载“汉律,五日一赐休沐,得以归休沐出谒。” 古人也用胰子,澡豆洗澡。唐朝的胰子兼有冻疮膏的作用。高档一点的称为“面药”和“口脂”,用来涂脸和嘴。宫中在冬天会发给官员。杜甫《腊日》中有“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敢情冬令劳保用品古代也有发。 我们的祖先早就掌握了许多护齿措施。在《礼记》中,“鸡初鸣,咸漱”的记载,这证明我国人民于2000年前就知道要早晨洗脸、漱口了。刷牙是在漱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洁牙方法。 有关学者认为,我国是最先使用牙刷的国家。因为在辽墓穴中发现过骨质的牙刷柄,它是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牙刷实物,距今已有1000多年时间。不过,墩煌石窟中的壁画表明,古人是用右手中指当“牙刷”用的。 秦汉时期: 口齿科疾病在秦汉时期,虽然尚不知有否专科著述,但从有关文献叙述和出土文物等,仍可看出其医疗保健的技术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关于口腔、牙齿之清洁、健美、疾病、保健已有了比较高的要求。例如:《诗经·卫风·硕人》中形容美女牙齿“齿如瓠犀”,即指牙齿要如同葫芦子一样整齐洁白。反之,对牙齿参差不齐者则称之为龃龉,咬合不齐者病之为龊,排列不正者称为龇,不平整者为龋,均视之为病态。为了保持口腔卫生和预防牙齿疾病,除强调饭后漱口等外,此时尺有剔除齿缝间食物残渣的习惯。1976年,江西省南昌市发掘了汉末三国东吴时代的高荣墓葬。其中有一个金制的,两端分别为耳挖勺和小杨枝的龙形器物。小杨枝是龙的尾部,圆形,末端尖。研究者考证认为此系墓主人生前用来剔除齿间食物残渣的口腔清扫用具,此小杨枝也就是今之牙签的雏形(周大成:江西省南昌市东吴高荣墓发现的金制小杨枝,日本齿科医史学会会志8(2):23-24,1981)。 关于口齿疾病的认识和治疗西汉名医淳于意在其诊籍中记录有用灸法和苦参汤含漱治疗龋齿的方法,且指出其病因为“得之风,及卧开口,食而不漱。”可见当时对口腔不洁与致龋的关系已有所认识。 关于砷剂失活牙髓技术,东汉张仲景已首载使用含砷制失活牙髓的方法。《金匮要略》有“小儿疳虫蚀齿方”,其处方为“雄黄、葶苈,右二味,末之,取腊日猪脂溶,以槐枝绵裹头,四五枚,点药烙之。”其中雄黄的化学成分为二硫化砷。明代《本草纲目》也记有用醋调砒霜,待干取粟粒大,以绵裹安齿缝内,第二天取出的医疗技术。砒霜为自然砷。该法所载用药量及失活时间,并要求来日取出都是较科学的。美国的斯普纳(Spooner)于1836年始用砷剂失活牙髓,该技术到今天仍是临床所常使用的。 三国两晋南北朝: 在口腔卫生保健方面,西晋始见”牙签”之记载。晋·陆云在致其兄陆机书有“一日行曹公器物,有剔牙签,今以一枚寄兄”(周大成:中国口腔医学发展简史。日本齿科医史学会会志,8(3):1-9,1981)之语。其制法虽不知其详,但可看出,牙签当时尚属罕见之物。 葛洪《抱朴子》中提到叩齿健齿法,即上下齿列轻轻相互叩击,此法至今仍有人奉行,且证实有效,其机理可能是通过叩齿给予齿龈以适度的刺激,以促进牙周血液循环,长期行之,可起到预防牙周疾患的作用,达到固齿的目的。 此外,此期对齿科的医源性疾病也有所描述,《晋书·温峤传》载:“温(峤)先其齿疾,至是拔之。因中风,至镇末旬而卒”,从此例可知晋代已有以拔牙治疗牙齿病者。但联系到死因,只能说与拔牙有关,但也不能排除单因中风致死者,故单纯因拔牙之医疗事故尚难成立。 隋唐五代时期: 揩齿以保口齿清洁,当时已渐趋流行。其方法主要有“杨枝揩齿法”和手指揩齿法”两种,《处台秘要》中载有“每朝杨柳枝咬头软,点取药揩齿,香而光洁。”手指揩齿法见于晚唐敦煌壁画中的“劳度叉斗圣图”。至于洁牙剂,或为盐、或为药物散剂。《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中就有不少揩齿方,所用药粉多有芳香祛风、解毒止痛、排脓消肿之功。 另外,隋唐医籍对食物、药物在口齿保健上的宜忌也有所论述。如孟洗《食疗本草》指出:“砂塘多食则损齿。” 两宋时期: 宋著名学者苏东坡提出茶叶对预防龋齿的作用,现代医学实验证实茶叶中含有较多的氟,故有防龋、防口具、杀菌消炎之功。此外,《太平圣惠方》指出刷牙匠早晚行之。《太平圣惠方》还载有药膏药齿法:柳枝,槐枝,桑枝煎水熬膏,入姜汁,细辛,等每用擦牙,此可谓今之药物牙膏的雏型,在宋代已有植毛牙刷。宋·周守中《养生类纂》:“盖刷牙子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18

古代人那时候很喜欢用淘米水来洗头发,而且早在春秋时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这样洗头了 。

第2个回答  2021-01-01

古代人洗头,原来是“这样”的!哈哈

第3个回答  2020-02-12
现代人有个疑问,古代没有工厂,没有化学合成洗发水,那这些古人如何洗头发的?古人对发丝是及其关爱的,他们的“洗发水”高端着呢,纯天然,无硅、无化学成分、无化学合成香精、无防腐剂。
我们从“沐浴”开始说起。中国是及其注重沐浴文化的, 古人称洗头发为“沐”,“浴”是指洗澡。我们现在要说的就是“沐”,也就是洗头。乌黑、亮丽、浓密、修长是中国古代美女头发的标准,也是现代美女们梦寐以求的秀发标准。
最初,人们沐浴只能到河里洗。他们发现有些泥土抹在手或身上,再用清水洗去,比原来还干净。于是泥土成为最早的清洁剂。
先秦时期,古人就知道用淘米水洗头,可以把头洗干净,因为淘米水含有生物碱、小麦蛋白等成分。
先秦时期就有记载人们自制的“洗发水”——草木灰。就是把草木灰煮水,然后把渣滓滤掉,用滤出来的草木灰洗头发。
秦汉时期,人们就用皂角来洗衣物和头发了,到隋唐已形成惯例。皂角是皂荚树的果实。在使用前要将整个的荚果砸碎,弄成粉末状或泡在水中。
到南朝时期,更有人因为喜欢洗澡而著书立说,这就是南朝的梁简文帝萧纲和他的《沐浴经》。古人洗头更勤,常常使用清水和天然清洁剂无患子来洗头
澡豆是中国古代民间洗涤用的粉剂,以豆粉添加药品制成,呈药制品的粉状。用以洗头,洗面,能使皮肤滑润光。
由此看来,天然草本植物一直是中国人崇尚的天然、健康的养发生发方式。
头生堂植物洗发粉倡导用绿色天然的方式洗头
现代人们崇尚绿色养生
中草药文化博大精深,自古以来,中国人把中草药作为增加体质、防治疾病、美容保养,延缓衰老的重要手段。中药材大多为天然植物。这些植物不但绿色、天然、有机,而且经过古人数千年来不断使用和检验,证明确实有效因而流传至今,影响后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认知越来越科学和健康,更加崇尚老祖宗的智慧,向往老祖宗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懂得天然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