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是因为在鸿门宴上不杀刘邦而失去天下

如题所述

翻阅楚汉争霸的历史,为项羽留一声长叹,为刘邦留几许漠然。
项羽,大丈夫也。
刘邦,实属小人。
纵看历史:重情义者,声正义者,哪个真正造了一番伟业呢?他们可以雪中送炭,亦可以锦上添花。无野心者,落一个功臣之名;有野心者,不过是再唱一曲《霸王别姬》罢了。不可否认,刘,项均属英雄,一个有争霸之势,一个有治世之才。如果说,争霸需要力气,治世需要心机的话,那刘邦的小人脾性真的帮了他大忙。
历史如果让项羽与樊哙、张良为伍那天下早就太平了。可它偏不,让项羽有樊哙的豪气和刘邦的野心,于是,留下的就是一场悲剧。
刘邦到底胜了多少,项羽有到底输了几步。是从鸿门宴开始奠定下来的败局吗?不是,两人成败取决于两个字:性格。
大丈夫者,刚正不阿;真小人者,蝇营狗苟。
因而:
同样是面对楚河汉界的一纸文书,刘邦想的是:尽快让它作废;项羽想的是:何时让它作废。攻其不备,趁人之危,在项羽的字典里,就不配出现,但那却是刘邦思想的主宰。当项一心固守时,刘想的是利诱韩信出兵。当项在垓下仍固守时,刘早已想到了四面楚歌。结果,项败,刘胜。
同样是江山美人,儿女情长。刘邦亲手葬送了儿女,吕稚对情敌戚姬阴狠施人彘酷刑,真是一对狗男女,但,刘邦活了。那项羽呢,大丈夫的侠骨柔情,拥着虞姬,唱着“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结果,西楚就这样灭了。
争霸,大丈夫,败矣。
大丈夫不屑,蝇营狗苟;真小人讪笑,刚正不阿。
从而:
追溯,鸿门之宴。有人说,项羽有着妇人之仁。不然,大丈夫者,只是不屑暗箭伤人。而刘邦在项羽一次次的不屑中,偷乐着苟全性命。
结果,暮年的刘活过了,壮年的项。
追溯,乌江自刎。风飒飒,衰草连天。滚滚乌江,听着那句: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江东子弟八千,无一人还,何颜见江东父老。实乃大丈夫之言。想当年,借“尿道”逃走的刘邦,“间至军中”,还长舒一口气吧。但,霸王从此长眠,刘邦已成高祖。
机会面前,大丈夫,复败矣。
试想,如果当年,项还军霸上,刘设鸿门之宴,楚汉之争,早已不复存在;亦或,项羽称王天下,刘邦被逼乌江,定会卷土重来。
虽说,在那个年代,没人知道:性格,决定命运。但楚汉争霸的结果,却是来源于项羽悲剧的性格。
一个只适合当将军的人,只是在自己的将军论里,愈陷愈深罢了,到头来,竟是一具:天之亡我。胜也大丈夫之志,败也大丈夫之志。而对于一个懂权术的小人来讲,没有韩信,张良有奈何呢?
千古政治: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读项羽,如读故事。掩卷,而留一声长叹。
读刘邦,如在重复一段段兴衰交替中的历史。纷纷扰扰,留下几许漠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11
有人认为,项羽杀了刘邦,也只是会延迟他失去江山的时间而已。
一种观点是:楚霸王貌似是一个很残暴的人,残暴的人怎么能江山稳固呢。
还有一种观点是:楚霸王的确是英雄人物,但缺乏战略眼光,导致后来的事情。
第2个回答  2020-08-22
这是个关键点,但项羽本人对待属下不是很给力,也许死了
刘邦
,还会有下个刘邦出现,即使刘邦死了还有
韩信
,他当初和
刘备
项羽也是三足鼎立的人物啊,但项羽失去天下是他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比如他性格不果断,容易动摇立场,
鸿门宴
就是例子,本来要杀,但他下不了决心,放刘邦走,鸿门宴不过是个关键点,即使杀了刘邦,也未必能拿天下!
第3个回答  2019-01-14
不是,准确的说是因为他的性格。项羽比较重义,性格上不够圆滑,不屑于阴谋诡计,
第4个回答  2016-04-18
不是的,因为项羽就算不杀刘邦,由于他的刚愎自用,所以也会有人打败他。他杀不杀刘邦也有思考,杀他会妨碍灭秦大业,因为那时秦王朝还未消除,而且项羽自恃甚高,不把刘邦放在眼里,又坑杀了二十万秦兵,就算他不乌江自刎,秦朝百姓也会抵抗他。项羽光明磊落,不像刘邦狡猾奸诈,而且善于用人,项羽竟管力能扛鼎,也敌不过刘邦军团。刘邦能屈能伸,项羽无法像刘邦一样,乌江亭长让他过江东,在他眼里可能就是钻狗洞一样,可以看出,历史选择是选择了刘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