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的起因

简单、全面!!!!!!!!!!!!!

五四运动的起因如下: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之一参加了会议,中国代表在和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的军队和取消“二十一条”等正义要求。

但巴黎和会不顾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竟然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五四运动的过程和结果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3000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游行,军警逮捕集会游行学生。随后,全国许多城市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迫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撤销曹汝霖、陆宗舆、张宗祥三人的职务,并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的意义

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它划分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界限,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转折,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2-15
五四运动的起因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于中国北京的一场爱国运动。起因于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的消息传来后,北京学生群情激奋,开展了集会、游行、罢课等活动。后得到了中国各地学生及各界的广泛支持,并最终演变成了全国性的罢市,罢工还有学生罢课活动。从而形成了全国规模的爱国运动,并最终迫使北洋政府拒签了和约。五四运动的结果 (一)文学方面 :白话文学成为学术主流:新文学家纷纷提倡白话文学,脱离固有的道德规范,作品不再以「载道」为目标,创作空间大增,写实、浪漫、人道主义纷起。胡适与陈独秀皆以白话文写作,以新文学代替旧文学,最终达致「我手写我口」,使人人都明白文学作品的内容,提高文学的传播效果及感染力。当时如鲁迅、刘半农等文学家,确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如鲁迅的〈孔乙己〉和〈狂人日记〉,便是以白话文写成的上佳作品。(二)思想方面 :新文化运动:有助於对中国固有思想的解放,其一为文学创造的革新,其二为打破儒学独尊的局面。中国哲学史的系统研究,视野再不局限於儒家思想与经学方面。民国以来思想界特别发达,可说是继先秦以后,另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 西方各种政治理论及哲学思想兴起:共产主义、功利主义、实验主义、无政府主义及自由主义等,纷纷被引介到中国,既令国人耳目一新,也为学术研究开创了新路向。 三)政治方面:北京大学和《新青年》传播的「民主」、「人权」、「科学」:在破除传统文化之余,必须引入新的价值观,以填补思想真空,故陈独秀力倡民主与科学,作为革新中国及取代旧文化的元素。中国亦应废除传统的官僚政治,仿效美、法的民主革命,实行真正的民主宪政。他们又强调「科学」,学习西方的科学精神,运用正确的思考方法,认识自然和社会、破除旧迷信、盲从、武断和偶像崇拜,最终目的是要国民脱离「蒙昧时代」。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6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夺取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1918年大战结束,德国战败。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在对德和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北洋政府竟准备在“合约”上签字,从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的反对。 从而激起青年们的“五四运动”。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4478.htm?fr=ala0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8-16
五四运动的起因——青岛的主权问题。。。
第4个回答  2009-12-15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