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为什么现在的人都偏爱刘备这边?

如题所述

这和罗贯中先生的思想是有关的:1罗贯中生活的时代距三国较久远,会受到如诸葛亮的《前出师表》这样的忠君思想的影响。古代有2忠思想:1忠父2忠君。你想一想,诸葛亮所在的刘备集团具有这样的高风亮节,令谁不感叹一番呢?而曹操集团的故事里,我们何时读到曹操及其部下的忠君、忠父的事情呢?所以原因1是罗贯中生活时代的影响所造成2与罗贯中的身世有关。罗贯中一生命运多舛,曾被一些人看好前途,却因为种种原因而遭到冷遇被打发回家。这时,他会像很多读书人一样把受到刘备重视的诸葛亮视为偶像,成为他的“粉丝”。他一生没有完成的梦想在诸葛亮身上得到了实现,所以,因为喜欢诸葛亮而转为喜欢刘备集团。3人物影响。苏东坡先生说:“在酒馆里,会有许多说评书的说到三国,听到曹操胜利,人们会哭。听到刘备胜利,人们无不拍掌称好。”在人们的影响下,罗贯中先生也与他们产生了同样的情怀。所以,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力捧刘备。《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与曹操

看过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的人,大多会为刘备集团的悲剧结局感到惋惜不已,于是会明显的表现出“尊刘抑曹”的倾向。作者将正义、真诚或者说真、善、美给予刘备集团,而把邪恶、奸诈或者说假、恶、丑抛给曹操集团,千百年来,作者的这种倾向深入人心。

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负责保护刘备妻小的赵子龙“单骑救主”,当突出重围后的赵云将阿斗双手奉给刘备时,刘备却一把将阿斗摔到地上,说:“为此孺子几损吾一员大将。”这正是“刘备摔儿子——邀买人心”的形象写照。在入川的过程中,小说多次地描写到刘备“高尚”的道德理念和军事政治利益间的矛盾。作者的办法是让庞统来唱白脸,而让刘备来唱红脸。当庞统、法正二人“劝玄德就席间杀刘漳,西川唾手可得”时,但“二人再三说之,玄德只是不从”。刘备曾对庞统说:“季玉是吾同宗,诚心待吾,更兼吾初到蜀中,恩信未立,若行此事,上天不容,下民亦怨。”刘备的意思,此事不是不可以做,正如毛宗岗所说:“玄德不欲杀刘漳,亦为收民心耳。先收民心而后取西川,此是玄德主意。”作者要维护刘备“仁君”形象,而其吞并西川,击灭宗室刘漳的情节又无法回避。刘漳投降一节,更是将刘备的虚伪推到顶点——玄德出塞迎接,握手流涕曰:“非吾不行仁义,奈势不得已也。”

与刘备相比,在多数人眼中曹操是个嗜杀成性,胡作非为的“奸雄”,而不是英雄。曹操曾打过黄巾起义军,可以说是他一生中最不光彩的一页,但是不是打过农民起义军的曹操就应受后人的咒骂?在东汉末年打过黄巾军的不只是曹操一人,刘备、孙坚和其他人都打过。我觉得,曹操虽然打过黄巾起义军,却没有违背黄巾起义的目的——人民要土地与粮食。攻破黄巾军与兴屯田中间虽隔三年,在这三年当中那“男女百余万口”的黄巾农民可以自由地去垦荒,屯田政策付诸实施后,他们就有了土地可以“足食”了。值得一提的是,曹操还将黄巾军进行了组织化,于是“受降卒三十余万,男女万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这就是曹操起家的武力基础,就如汉光武打破了铜马,而被铜马起义军拥为“铜马帝”一样,曹操被拥戴成为了青州兵的领袖。我们可以想想:如果曹操完全是嗜杀成性、胡作非为的人,那几十万的青州兵、百多万的农民,怎能会听他指挥呢?当然,曹操也有犯错误的时候,错杀过好人,比如他把华佗杀了,这些总是不应该的。

评价一位历史人物,应从历史的发展趋势上全面来看,特别要看他对于当时的人民有无贡献,对于整个民族的发展、文化的发展有无贡献,是否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曹操曾平定乌桓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毛主席的一首《浪淘沙》中也提到:“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曹操生前虽没有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但在他死后不足五十年,终于由他组织起来的力量统一了中国,这却是无可动摇的历史事实。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历史上的曹操,确实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在《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与曹操给后人留下的却是更多的思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9-06
拥刘反曹并不是《三国演义》或罗贯中或毛宗岗的发明,这种倾向的形成由来已久。东晋时期习凿齿所著《汉晋春秋》已经在抑曹尊刘贬吴,此后,尽管官方“抑曹尊刘”和“帝魏寇蜀”的立场不断改变,但在民众当中,“抑曹尊刘”的倾向却一直不变。例如,北宋时期官方的立场是“帝魏寇蜀”,而苏东坡所著《东坡志林》引俞文豹《吹剑录》文却是:“途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予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感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
至于民间为什么一直“尊刘抑曹”,我觉得原因并不复杂:
抑曹:中国百姓历来忠君爱国理念和正统观念根深蒂固。曹操虽能“携天子以令诸侯”,但他欺君罔上,大肆杀戮并无多少失德的包括皇后在内的皇亲国戚,其子曹丕更是直接篡位。这些都为中国传统观念所不容。
尊刘:一是刘备“既帝室之胄,信义著於四海”(《隆中对》),二是诸葛亮智慧超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说刘备“信义著於四海”并非诸葛亮对其主的阿谀奉承而是事实:不乘人之危贪占徐州;不趁乱夺刘琮的荆州;危难之时不弃离跟随自己逃难的十几万百姓等等,确乎“信义”。而诸葛亮聪颖智慧且又高风亮节,惊天地泣鬼神,怎能不为百姓所怀念?对老百姓而言,谁对我好,我就说谁好。这不是很自然的事吗!
作为小说家,他当然要“遵从民意”。事实上,与其说《三国演义》影响了后世,不如说,是三国以来民间坚定不移的“尊刘抑曹”立场影响了《三国演义》的创作更恰当。
第2个回答  2006-09-06
刘备与曹操及孙权相比,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谋略及学识都远在曹孙之下,但在知人善任、尊重人才方面则远超曹孙。因其精通用人之道,终成一方霸业。
选人
刘备在选人上不重多,而在精,要求所用之人在某些方面能独当一面,横扫千军。孔明及“五虎上将”都是当时不可多得的人才。在选人才时,他能礼贤下士,“三顾茅庐”礼请诸葛孔明出山,已成为尊重人才之美谈。他还能不拘一格降人才,不存在种族地域歧视。当时西凉不属中原,但收服马超后委以重任,封为“五虎上将”。
用人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是刘备用人的策略。他对属下一群文武众臣充满信任,而不像曹操那样生性多疑。桃园三结义后,刘备虽得了关张俩虎将,但个人势力仍是非常弱小,在相继被出卖追杀和如丧家之犬东奔西走中,意识到如没有一位能谋略善统筹之高人,是不能取得长足持续发展,所以就设丞相之岗,并四处揽才,最终锁定诸葛亮。这是他在用人方面因事设岗,适才所用的体现。充分授权也是刘备用人的一个成功之处。请得孔明出山后,刘备就把军中大事一概交给他打理,很少干预,这样才使孔明有机会把才能挥洒的淋漓尽致。
刘备还能取人之长,优势互补。关张赵黄马及诸葛亮都是个性非常鲜明之人,能攻能守。刘备注重平衡,岗位设置互不重叠,权责明晰,使他的团队形成了核心的竞争力。敢用比自己强的人,也是刘备的高明之处。曹操也爱才,但同时也忌才,杨修之所以会死,就是因为才气未能内敛,也是未能遇到一位开明的君主。
刘备忠厚侠义,能善始善终。从创业之初到建立霸业,从四处奔走逃命到建都成都,都对自己的部属仁爱有加,而不象一些古代帝王可以共患难,而不能同享乐,或者怕功高盖主,来个“杯酒释兵权”或“兔死狗烹”的结局。刘备一生重用诸葛亮,如鱼得水,成就了大业。
留人
感情留人:刘备最善于作感情投资,以笼络人心,使自己的中坚团队牢而不破。“桃园三结义”,使关张二人死心塌地。建安五年,曹操攻打袁绍,擒获了关羽,曹操对关羽渴募已久,便以礼相待,关怀备至,封为偏将军,赏赤免宝马,而关羽却“身在曹营,心在汉”,最终还是弃曹奔刘;“三顾茅庐”“白帝托孤”又使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阳长阪坡,刘备被曹操大军追杀,弃妻丢子仓皇逃命,赵云杀入曹军多个来回,最后救出刘阿斗,刘备却顺手将阿斗摔于地,说“为汝孺子惜失吾一员大将”,此情此景,谁不为之感动?
事业留人:拜孔明出任丞相兼三军统帅,集大权于一身,给了他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通过封侯,使五虎上将分管5大区域,各自有了事业上的定位。
制度留人:刘备善用感情,对部属爱兵如子,但同样重视制度化,军纪严明。对结义弟兄张飞犯错也不姑息,这样一视同仁,奖惩分明,使大家心服口服,增加了凝聚力。
薪酬留人:刘备慈善好施,对有功之人,出手大方。益州平定后,刘备重奖孔明、法正、关张等人,每人金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
育人
教育培训不足,后继无人。刘备的弱点是感情用事,重用老人、旧部,而无意提拔后进,每逢征战总是老将挂帅,这最后导致“蜀国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局面。这可说是刘备用人的最大败笔,也是诸葛孔明不明之处(没能有效放权,培育接班人)。五虎将死后,姜维和关兴攻力不足,孔明个人苦苦支撑,六出祁山,最后累死五丈原,出师未捷身先死,也最终导致蜀国的破败。

参考资料:http://scjob.scol.com.cn/2005/05/30/20050530233434465229.htm

第3个回答  2006-09-06
一方面刘备是打着恢复汉室的口号去发动起义,人民往往有着对前朝的种种倾向,认为前朝是好的 恢复汉室是理所当然的.而曹操是被作者写成\"挟\"太子立诸侯的反叛主义!所以曹操就成了叛徒和反派人物!
另外人人都知道诸葛亮的才华 有着预知未来 观天象 看风水等等无人能及的能力,认为诸葛亮的眼光是正确的.连他都认为刘备是正确的 还有什么能够让人改变心里的思想呢!
书是作者刻意刻画的 作者的心里早就有了刘备是正派的思想 当然也应和他的环境所有关 倘若作者倾向曹操那么在人们的心里也造成了对作者的反感 会认为作者对于社会的不满 需要新的王朝!那么久而久之 必定会受到社会的冲击
第4个回答  2006-09-06
罗贯中先生写《三国演义》是从尊刘贬曹的角度出发的,且刘姓为汉国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