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存在反物质吗?

如题所述

人类在认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时发生了许多相反的事物,例如光明和黑暗,生和死,善和恶等。从哲学的角度看世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世界是物质的,那么,是否存在着同我们已知的物质相对立的“反物质”呢?

20世纪20年代,英国人狄拉克建立了相对论性电子运动方程。为了解释方程中包含的负能解,他从基本粒子的对称性出发,预言了正电子的存在。1932年,美国人安德逊和尼德迈耶在宇宙线中发现了正电子。这是第一个反粒子。

正电子的发现使人们看到,物质世界远比预想的复杂。如果狄拉克的理论是普遍和正确的,就还会有反质子、反中子乃至反物质世界的存在。后来,物理学家也都逐步倾向于认为,一切粒子都有反粒子。正反粒子同质量,同寿命,同自旋,反电荷,反磁矩。

1955年,美国人塞格雷和张伯伦等人合作,利用高能质子同步稳向加速器,成功地产生了反质子。自50年代起,随着反质子的发现,反核子物理学研究兴起。反核子的研究不但涉及到整个反物质世界,而且正反核子湮灭时将放出各种介子和巨大的能量,由此可以产生许多奇特的现象。

反核子物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利用反电子和反质子构造出反物质原子——“反氢”。不过,人造的反电子和反质子的能量都很高,不能相互结合成反氢。科学家预测,为了使反电子和反质子安定下来,“和平共处”,从而结合成稳定的反氢,需要将它们的能量降低到千分之一电子伏特以下。1983年以来,位于日内瓦附近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开展了反核物理学研究,设法降低反电子和反质子的能量,制造“反氢”。1996年1月,这个中心宣布:他们已经成功地合成了反氢。不过,据说实验中只产生了9个反氢原子,且仅仅存在了三亿分之四秒!根本无法对其特性进行研究。

反物质的研究关系到人类对现代物理学理论的重新理解和验证,也关系到对时空和物质的重新理解。人造反物质若能实现,无疑会改变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近期,美国的一些天文学家宣称,在银河中央有一个反物质喷射源,喷出的反物质高达数千光年之远。然而,现在我们还不能有把握地确定反物质是否存在。

从理论上看,宇宙中应该存在一个反物质世界。可事实上并不这么简单。经研究发现,粒子和反粒子一旦相遇,它们就会同归于尽,从而转化成高能量的γ光子辐射。可这种光子辐射人们至今还没有发现,在我们地球上很难找到反物质,因为它一旦遇到无处不在的普通物质就会湮灭。

那么,宇宙中存在着反物质吗?存在着一个反物质世界吗?按照对称宇宙学的观点,它们是存在的。这一学派认为,我们所看到的全部河外星系(包括银河系在内),原不过是个庞大而又稀薄的气体云,由等离子体构成。等离子体既包含粒子,又包含反粒子。当气体云在万有引力下开始收缩时,粒子和反粒子接触的机会就多了起来,便产生了湮灭效应,同时放射出巨大能量,收缩的气体云又开始膨胀。这就是说,等离子体云的膨胀,是由正反粒子的湮灭引起的。

按照这种说法推论,在宇宙的某个部位,一定存在着反物质世界。如果反物质世界真的存在的话,那么,它只有不与物质会合才能存在。可物质和反物质怎样才能不会合呢?怎样才能判断出宇宙中哪些天体是正物质,哪些是反物质?为什么宇宙中的反物质会这么少?这些都是留给人们待解的谜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