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是“利于当代,祸于后世”?

这是为何?

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学过历史的人是都听过的,这是后人给他在位时做出的功绩,营造的局面起的名字。但是后来也有人说“贞观之治”是利于当世,祸于后世的,这是因为李世民在位的时候实行的一些政策留下的弊病,比如将官自筹军饷。

唐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辉煌开放的王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我们都耳熟能详。但是,无论是怎样繁荣的时期它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或多或少都会有些不足之处。唐朝走向衰败是从安史之乱开始的,了解一下安史之乱及以后唐朝走向衰弱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藩镇割据。

而这造成很大后果的藩镇割据源头就在李世民在位时期。因为藩镇之所以能够成为了藩镇,就是因为李世民时期将官同时拥有募兵权和自筹军饷的权利。这在现在听起来挺夸张的吧,但是更夸张的是,当时除了军队是这样,还有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是通过中央的开放政策来自己解决衙门的开支,以及自己的收入。

在这种开放的财政形式之下,好的方面是唐朝的经济很开放、活跃,造就了一个开放的盛唐,但是对统治者来说不好的方面是,中央集权也在渐渐的动摇,藩镇割据的祸根从此就埋下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贞观之治”其实讲的是民间经济发达,老百姓手上比较有钱,而中央的财政却并不是那么好的,甚至可以说是比较缺钱的,这也是为后世的统治局面买下了不稳定因素。而后世若是朝廷不能安稳,老百姓又怎么安稳得了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2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唐朝的建立他功不可没,唐朝的盛世由他而使,其贞观之治让后世对于大唐的军力鼎盛、诗文灿烂、民间富庶、自由开放倾慕神往,后来是因为他的后世子孙唐玄宗晚年昏庸,宠爱杨贵妃,才搞出来安史之乱,葬送了这个大好时代,自此以后唐朝的君权极不稳固,自唐以后的宋元明清都以加强中央集权为首要,究其原由是以唐为戒,唐朝的君权长期同时受奸臣,宦官还有藩镇的威胁,而后世唐朝皇帝也只是顾此失彼,或者只能维持一小段时间的“中兴”,关键是藩镇成了尾大不掉的毒瘤,而藩镇之所以能成为藩镇,在于将官同时拥有募兵权和自筹军饷的权利,而将官自筹军饷就是从李世民开始的,在李世民时期不光是军队将官自筹军饷,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是靠中央给的开放政策自行解决衙门开支和自己的俸禄的,这种开放自由的财政形式造就了唐朝民间地方的经济活跃,但同时也使中央集权变得越来越不稳固,藩镇之祸由此慢慢酿就。

  

  我们先来分析一个数字,隋朝鼎盛的时期,全国有九百万户,人口是四千六百万。这是那个时代的一个高峰。为什么高呢?因为隋朝的制度严格,行政效率高,政府的人口统计准确。隋朝的中央财政有这么多人纳税,所以后来的隋炀帝才有本钱折腾嘛。但是,到了唐代开国的时候,这是战乱之后。全国的总户数,只剩200万户,从900万跌到了200万,你想,十年时间,中国人口就减少了百分之七十多。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难道仅仅是战乱造成的人口数骤减吗?当然不是,而是因为唐朝初年为了休养生息,宽待臣下,所以造成了行政效率不行,人口统计非常粗略,很多人没有报户籍,也就是不纳税。到了唐太宗的鼎盛时期,也就是贞观之治的时候,全国的统计数据也只有三百万户。而且唐代每户纳税是二石粮食,隋代是每户三石粮食,税赋只有三分之二,而且唐代人口统计也只有隋代的三分之一,所以整体算下来,唐代社会的整体税赋只有隋代的五分之一左右。这样就导致大量的财富留在了民间,民间有钱,这才有所谓的贞观之治。

  但是富了地方穷了中央,中央财政还是缺钱。而问题不光光是缺,因为枪杆子、印把子都在皇帝,为什么皇帝不能改变税收政策再从民间地方收钱呢?这就是本文要说的关键。

  从表面上看,唐代最有机会这么做的。因为唐代继承的是隋代的租庸调制。简单说,就是唐代的土地都是国有的,朝廷给老百姓授田,一户农民拿了国家的土地,秋收之后就给国家交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样的中央帝国怎么可能缺钱呢?但是想归想,做归做,如此大的系统要集权于中央,中央就必须有超高的行政效率。你得对全国的土地有全面的掌握,对人口的变化有全面的了解,人死了,政府得有能力把土地收回;人口增加了,政府得有能力找到新的土地给他分配;土地自由交易的市场,政府得有能力完全禁绝土地交易。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水旱灾荒、鳏寡孤独、功臣世家得有特定的机制照顾。至少得做到这几点,才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真正实现租庸调制。

  但是由于李世民时期战乱刚刚结束不久,李世民虽是唐朝建立的首要功臣,却并不是开国之主。而且李世民的皇位是他发动玄武门之变得来的,那他即位后的首要想法当然是进一步强化唐朝的正统性和自己的合法性,这样一来就意味着他不能严格以及频繁的申饬群臣进行改革了,只能以修养生息的政策和从谏如流的姿态来复兴前朝繁荣了。这就意味着在财政问题上,他只能是找到一个权宜之计缓解这个问题,而不能迎难而上,自上而下申饬改革解决这个问题了。

  在财政问题上,所谓迎难而上,就是全国清丈土地,统计户口,财政统收统支,钱先收上来,然后根据朝廷的法度再分下去花,这是正常的财政建设思路。当然,这是非常难的。那权宜之计呢,就是想出各种五花八门的办法去搞钱,只要朝廷有钱花就行。在这个很大的十字路口上,唐太宗虽然号称是千古第一明君,但是在这个时刻,他还是走错了路。他选择找权宜之计。

  唐代初年的这个权宜之计,有点匪夷所思,朝廷没钱,包括没钱给部门发工资,那就不给钱给政策,让各个政府部门成为独立经营的企业。简单说就是朝廷不给政府部门办公经费包括官员的俸禄,而是拨给一批土地和钱,让官员们自己去经营。也省得朝廷兴师动众的去收税。这个算盘听起来好像不错,下放权利,开放市场,官僚系统齐动手自负盈亏,即调动了下面人的积极性,又给中央省事,还转移了君主在朝堂上与群臣之间关于种种财政问题的矛盾。

  但是问题却没这么简单,因为政治与商业终究有区别,而帝国官员们对于经营商业又都是外行,比如一块土地从出租到收租,再到粮食的运输、储藏、加工、销售,任何一环出了问题,更别说遇到灾年,这个部门的经费和官员的俸禄就没有保证了。那怎么办呢?唐太宗有办法。不是外行不行吗?那就用专业人员,他设了一个职位,名字很朴素直接,叫“捉钱令史”,你看,从官职的名字就不体面。中央政府一共70多个部门,每个部门配9个捉钱令史,你们每人拿五万钱,去放高利贷,赔了得罚,完成任务的就给奖赏,连续一年都能完成任务,就升官。这又是一个看起来挺好,但是一执行就走样的政策。因为官员有了升迁动力和诱惑,手里又有权,那做起生意来和抢有什么区别?于是就直接强迫商人贷款。这么一来,每年大概有600多个捉钱令史要升官,而当时唐代中央的官员定额只有730个位置,这个官就升不上去。因为600多个捉钱令史全升上去了,对于帝国的官场风气又是一大损害。

  

  这只是唐代贞观之治时期财政混乱的一个例子,这背后其实是一个整体的思路,就是唐代皇帝不愿意做最难的正式制度建设,总想着对一个明显但不可持续的状态做修修补补。

  这带来了两个后果,第一是因为政府对民间缺乏控制力,民间经济反而出现了极大的繁荣。盛唐时代的辉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个原因。但是对于一个需要强大中央集权的帝国来说这个繁荣其实是畸形的;第二,就是不健康的财政迫使政府用各种歪门邪道搞钱。这里面还有一个恶性循环的逻辑。政府越是能够通过歪门邪道搞到钱,它就越是没有积极性去建设正式的财政制度。

  因此到了唐玄宗的时候,官员数量越来越膨胀,权贵生活越来越奢侈,国家管理的地盘也越来越大,政府开支越来越多。那怎么办?还是饮鸩止渴的老办法,将权宜之计进一步权宜,使朝廷的正式财政进一步边缘化。

  第一,皇帝新设了一堆什么转运使、租庸使、盐铁使,都去正式制度之外去搞钱。这对整个社会秩序的破坏作用可想而知。第二,就还是不给钱给政策。地盘多了没法管也没法收税,就干脆设节度使,你们自己筹措军队,就地解决粮草。还是唐初的那个办法,把政权单位看成是自负盈亏的企业,卸下中央财政的负担。

  这么做的结果是负担确实卸下了,但是祸根也就种下了。后来的渔阳鼙鼓动地来,安史之乱,还有藩镇割据,其实根子都在这里。

  我们来总结一下,为什么说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是“利于当代,祸于后世”?因为李世民的政治思想的习惯是只看当下结果,而不看长远发展,或许是因为他的帝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他无力进行通盘的彻底改革,又或许是因为他的皇位是因为玄武门之变杀兄逼父得来的,这犯了儒家思想的大忌,所以他更加需要处理好自己与群臣的关系,变得更加仁君。但这样一来他就不能冒着得罪群臣的风险,去进行自上而下严厉的制度建设和改革了,于是就开启了一个权宜之计的循环,而且这个循环越往后,唐朝的后世之君就越难改变,只能进一步权宜了,在这样一个恶性循环里,唐朝最终藩镇遍地,淹没了中央。

第2个回答  2019-10-01
1.人员锐减,民生凋敝!

唐初,由于隋炀帝造成的大乱,隋朝留下了破坏严重、民生凋敝的局面。北周“留给”隋朝690万户,而且没有大的战乱,而在隋炀帝时造成天下大乱,人口锐减,隋朝“留给”唐朝200余万户,以及内外众多强敌、破坏空前严重的烂摊子。

唐贞观侍御史马周上疏中说:“今之户口不及隋之什一”,这说明什么问题呢?经过两个“五年计划”的贞观之治,也未能改变战争造成人口锐减的现象。没有人口,谁来创造财富?战争之可怕,就在于杀人容易造人难,要把童稚养成劳动力,至少需要十年、二十年的投入,那是极费功夫且急不得的。



2.人口不足,切断人口红利!

我们常说“人口红利”,没有人口,哪来红利?所以,史学家钱穆认为:人所称羡的贞观之治,其实在经济实力和人口总数上,都无法与隋炀帝杨广的大业年间相比。据《资治通鉴》:“隋大业五年,是时天下凡有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户八百九十万有奇。东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万四千八百一十五里。隋氏之盛极于此矣。”仅以河南巩义的洛口仓为例,这一个仓的储粮竟高达骇人听闻的24亿斤,比起当下的国家粮储基地,也不觉逊色,可证隋大业朝非同小可的富有程度。



网络配图

在李世民当皇帝的时候,他接手时的江山,已经是元气大伤,既穷且破,头几年因天灾,田园荒芜,百姓流离,老百姓都吃不饱。

太宗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注意轻徭薄赋,徭役的徵发不夺民时;同时太宗曾遣散宫女三千多人,并下令免去四方珍贡。虽然这一系列的做法体现了太宗的爱惜子民,崇尚节俭,但是另一方面也是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经济的囧破!于是有了丝绸之路!

所以,贞观之治只是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第3个回答  2019-10-02
李世民创大唐帝国,“贞观之治”名满天下。有勇有谋,越挫越勇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注定出身贵族的李世民将有一番大作为。在隋王朝不得人心、瓦解之际,以远见的卓识和善察时变发动反抗隋朝的起义,隋炀帝的暴虐和不行德政早已不得人心,李氏父子的起义顺着时代更替的规律,以关中为根据地,建立了唐朝。后因兄弟间争夺太子之位,李世民又逼父亲退位,发动政变手刃兄弟,终于争得皇位继承权,年号贞观。虽然在这一辉煌成就背后是血腥故事,但你也不得不承认他的才能在大权在握后的竭尽发挥:政治清明,国立增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在帮隋炀帝“收拾”烂摊子的同时,在人民所形成的海洋上乘舟随流,无疑,他得到了人民的拥护。总是听到人们抱怨竞争激烈,工作难找,在这人才日益渐多的社会,除了发牢骚,你有没有像李世民一样去用现代的方法为自己争取一席之地;有没有做好接受一份机遇的准备,李世民从小就接受军事文化的教育,骑马练武,玩弓读兵法,虽然他没有预料到自己今后会有所成就,但他无时无刻不在做准备。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要想有一点值得骄傲的成绩,必须用“十年功”做基础。“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要想治理好一个国家,不仅要有过人的才识,还要有一颗虚心纳谏的心。“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是唐太宗的“三镜”。是在追怀魏征时说的话。由于魏征的直言强谏,有时退朝后唐太宗气得牙哆嗦,有时还说:“这个乡巴佬,朕非杀了你不可”但魏征的死,又让他很痛心,因为他纠正了唐太宗不少错误,使得“贞观之治”达到鼎盛时期。因为像魏征这样直言不讳的人在朝中无几个。一个听惯阿谀奉承的皇帝会是一个好皇帝吗?李世民创大唐帝国,“贞观之治”名满天下。有勇有谋,越挫越勇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注定出身贵族的李世民将有一番大作为。在隋王朝不得人心、瓦解之际,以远见的卓识和善察时变发动反抗隋朝的起义,隋炀帝的暴虐和不行德政早已不得人心,李氏父子的起义顺着时代更替的规律,以关中为根据地,建立了唐朝。后因兄弟间争夺太子之位,李世民又逼父亲退位,发动政变手刃兄弟,终于争得皇位继承权,年号贞观。虽然在这一辉煌成就背后是血腥故事,但你也不得不承认他的才能在大权在握后的竭尽发挥:政治清明,国立增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在帮隋炀帝“收拾”烂摊子的同时,在人民所形成的海洋上乘舟随流,无疑,他得到了人民的拥护。总是听到人们抱怨竞争激烈,工作难找,在这人才日益渐多的社会,除了发牢骚,你有没有像李世民一样去用现代的方法为自己争取一席之地;有没有做好接受一份机遇的准备,李世民从小就接受军事文化的教育,骑马练武,玩弓读兵法,虽然他没有预料到自己今后会有所成就,但他无时无刻不在做准备。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要想有一点值得骄傲的成绩,必须用“十年功”做基础。“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要想治理好一个国家,不仅要有过人的才识,还要有一颗虚心纳谏的心。“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是唐太宗的“三镜”。是在追怀魏征时说的话。由于魏征的直言强谏,有时退朝后唐太宗气得牙哆嗦,有时还说:“这个乡巴佬,朕非杀了你不可”但魏征的死,又让他很痛心,因为他纠正了唐太宗不少错误,使得“贞观之治”达到鼎盛时期。因为像魏征这样直言不讳的人在朝中无几个。一个听惯阿谀奉承的皇帝会是一个好皇帝吗?
第4个回答  2019-10-03
这是因为李世民创立了大唐帝国,“贞观之治”名满天下,有勇有谋,越挫越勇的昂扬锐气,因为李世民的这一举动,是对于当前非常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