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冬天的水都会结冰,为何故宫的大水缸的水不会结冰?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9

 故宫的建筑之精美,在于一些细节的刻画,故宫的屋顶上,基本上没有什么飞鸟,这也得益于故宫的屋顶设计,使得这里就算不经常打扫,屋顶也总是很干净,而且故宫的井水,从未干涸过,最奇怪的就是,这些大水缸里的水,也从未结过冰。


冬天的北京很是寒冷,虽然没有东北那么冷,但河水之类的,也是会结冰的,天气寒的话水难免会结冰,那这些水缸有何特殊呢?其实还是古代皇帝有钱,为了防止火灾,这里的水,一定要保持四季都可以使用。

  缸底是汉白玉石打造的,在中心位置有个缺口,冬天太冷的时候,就会有专门负责水缸的太监,在水缸下面烧火,保证这些火一直都烧着,但是又不能影响到周围,或者是在缸底裹上棉被。


到了来年开春的时候,水也不会结冰了,这项工作也就算完成了,别看只是个普普通通的水缸,这些水缸可是造价不菲,正殿门口的,全部用的是鎏金铜。

  这座故宫完美的设计,其实让我们现代人都很是震惊,说起来不少人去过故宫,可能大家都有影响,故宫里最多的,就是随处可见的大水缸和水井了,不过古代的皇帝和后妃,喝水可从来不喝这里面的水。

  他们喝水都是从外面运回来的,清朝时期的皇帝们,喝的都是每年人们去玉泉山上运回来的水,用的也是这种水。皇宫里的人们,不用这些水缸水井里的水,可并不是因为水井里有很多死人,本身他们凿井出来的时候,就不是这个目的。

之前也说了,故宫是个木质结构的简直,尤其还是在北方,比较干燥的地方,所以很容易会发生火灾,这些水缸里面都会装很多水,在历史上故宫就发生过50次以上的火灾,这里面的水,就派上了用处。

第2个回答  2019-11-20

聪明的古代人为了水不结冰,人们打出了凹槽用来放置炭火,这样缸里面的水从来没有冻了呢。

目前,故宫内的大水缸还是装满水,这企鹅这些缸都是铜做的,但是外层镀金也不会生锈,可以容纳很多水。这些大缸不仅是装饰品,用途是非常打的。紫禁城里所有的建筑几乎都是用楠木建造的。而且所有房子的框架也都是木头很容易着火。又因为冬天气候干燥,有些时候不在不经见发生大火。

历史上紫禁城发生过50多次火灾,来回抬水肯定是来不及了,但是着个大缸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小火灾一下子就可以灭掉了。据说故宫里面有308个大缸,这些大缸从明朝起就一直放在这里了,原始材料是纯铁制成的。在清朝他们做了一次维修,它把大缸的表面覆弄一层铜膜,摆放在那里好看多了,让人感到非常壮观和神秘。

每个水缸都可以储存数千公升的水,每座宫殿附近都有大水缸,以备不时之需。就是因为秋冬季节,由于天气寒冷,这些大缸里的水这么冷会结冰,那还怎么使用了,所以有个办法就是在放置这些大缸的时候,古人希望采取相应的措施。这些大缸必须一年365天装满水,到了冬天,太监常常会在罐底烧木炭,以保证整个冬天的火不会熄灭,但不会有火。一直保持缸中的水不能冻,并确保大缸中的水不会沸腾,太监很会掌握着个度。

就算是外一结冰了,也会安排巡查的人吧冰块凿开的,不会让他一直都是结冰的哟,古代人还真的是很聪明。

第3个回答  2019-09-18
水是个神奇的物质,作为生命之源,地球生物都离不开它,水能救人亦能害人,水的用途多种多样,要看怎么来运用,而故宫宫殿前的水也是因为其用途所以在寒冬也不结冰。故宫的建筑几乎都是木质建筑,一点火苗可能就造成了大火灾,成片的宫殿群便会毁于一旦,历来防火就是一个大难题,从明朝永乐十八年到清朝溥仪离开皇宫之时故宫大大小小发生过四五十起火灾,这个时候救火的功臣就是门口的几口大缸。
那些水缸称为“太平缸”,也叫做“吉祥缸”,这些缸最初是用铁制作的,后来发现铁容易生锈,放在宫殿前面也影响美观,后来就改成了铜质的缸,为了迎合宫殿的富丽堂皇,甚至还在表面镀上鎏金。现在在故宫也能随处看到这些缸,现在看到的只是具有观赏性质的没有水的太平缸,而在明清时期这些缸里是有满满的水的。水缸中的水就是用来救火的,这是那个时代的消防措施。
第4个回答  2019-09-18
古人的办法也是比较简单的,他们就在水缸的旁边进行一些保暖的措施,最简单的就是给有专门的人给这水缸加热,这样水缸里的水是不会结冰,就算是冬天也没有关系,只要着火了,外面的水结冰了,可是水缸里的水还是能用,古人这种未雨绸缪的办法真是令人感叹!因为大家可能更多的是说面对突发情况有着刚好的处理能力,这已经是很厉害了,可是这种未雨绸缪的办法,很多人都没有想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