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范围是多少

如题所述

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范围也不一,不能一概而论。具体如下:

1、职业眼病:

(1)导致化学性眼部灼伤的危害因素:硫酸、硝酸、盐酸、氮氧化物、甲醛、酚、硫化氢,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化学性眼部灼伤。

(2)导致电光性眼炎的危害因素:紫外线,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电光性眼炎。

(3)导致职业性白内障的危害因素:放射性物质、三硝基甲苯、高温、激光等,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职业性白内障。

2、耳鼻喉口腔:

(1)导致噪声聋的危害因素:噪声,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噪声聋。

(2)导致铬鼻病的危害因素:铬及其化合物、铬酸盐,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铬鼻病。

(3)导致牙酸蚀病案的危害因素:氟化氰、硫酸酸雾、硝酸酸雾、盐酸酸雾,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牙酸蚀病。

3、肿瘤因素:

(1)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的危害因素:石棉,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

(2)联苯胺所致膀胱癌的危害因素:联苯胺,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联苯胺所致膀胱癌。

(3)苯所致白血病的危害因素: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苯所致白血病。

(4)氯甲醚所致肺癌的危害因素:氯甲醚,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氯甲醚所致肺癌。

(5)砷所致肺癌、皮肤癌的危害因素:砷,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砷所致肺癌、皮肤癌。

(6)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的危害因素:氯乙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

(7)焦炉工人肺癌的危害因素:焦炉烟气,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焦炉工人肺癌。

(8)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的危害因素:铬酸盐,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

4、其他害:

(1)氧化锌,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金属烟热。

(2)二异氰酸甲苯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职业性哮喘。

(3)嗜热性放线菌,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

(4)棉尘,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棉尘病。

(5)不良作业条件(压迫及摩擦),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煤矿井下工人滑曩炎。

针对当前我国职业病危害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这些措施包括:

1、第一,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保障机制。包括:依法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卫生管理体制和信息决策机制、完善的职业病工伤保险机制和稳定的、多渠道职业卫生投入机制,以市场机制合理配置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源。

2、第二,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调整对象,调节我国职业卫生标准体系;按照入世要求,通过等同采用国际标准尽可能使我国的职业卫生标准与国际接轨;进一步提高职业卫生标准的可操作性及其可应用性,建立适于我国职业病防治实际工作需要的职业卫生标准体系。

3、第三,将现有职业病防治信息网络重新整合,整体规划、进一步完善职业病监测体系;统一职业病、工作相关疾病统计口径,并与国际接轨及互认。

4、第四,有针对性地开展以尘肺病防治、职业中毒检测检验、诊断、救治、控制、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科学管理为中心的科学研究工作,力争突破束缚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颈口,提高我国的职业病防治水平。

5、第五,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法》要求,建设以国家中毒救治为中心,辐射各级地方的重大职业中毒救治体系,做好各种重大职业中毒的预防和应急救治工作。

6、第六,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作场所健康促进体系。通过工作场所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活动,提高用人单位遵法、守法的法律意识,切实履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律责任;创造安全、舒适、健康的作业环境;发挥用人单位的积极性,推动用人单位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切实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普及职业卫生知识,加强劳动者的自我防范意识。

7、第七, 进一步充分认识依靠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领导,继续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制定和落实职业卫生政策措施,建立完善职业卫生发展的大环境。

8、第八、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尽快制定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将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社会经济防治计划,制定方案并组织实施,促进经济发展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协调发展。

9、第九, 大力实施职业卫生管理人才培养计划,建立一支既精通业务,又熟谙法律的高素质的职业卫生管理队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职业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