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
毒理学资料库
急性毒性:兔以30%煤焦沥青甲苯溶液涂皮3次,局部继炎症之后呈现角化过度与皲裂。
中毒机理:光毒作用:沥青及其所含蒽、菲、吖啶等均系光毒物,在紫外线作用下可引起光生物效应。沥青所致光毒反应系沥青在有氧条件下通过光能作用所发生的光化学反应,反应生成的自由基、过氧化物引起细胞损伤,故是一种非免疫性反应。全身作用:煤焦沥青涂皮对动物体重增长的影响比石油沥青为明显,而煤焦沥青皮肤涂搽又比其烟雾吸入对动物的危害为大。提示煤焦沥青对动物有一定的全身作用,其作用程度与吸收途径有关。
刺激性:具有刺激性。沥青及其烟气中的主要成分酚类化合物、蒽、萘、吡啶等对皮肤黏膜具刺激性。
致癌性:我国用小鼠涂皮,实验也见沥青可致皮肤癌,多数为鳞状上皮细胞癌,少数为角化乳突瘤。一般认为煤焦沥青致癌性最强,天然沥青不具致癌性;对石油沥青的致癌性,则意见尚不一致。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http://www.gzhi.gov.cn/wt/ContentView.asp?CataID=100&ContID=Admin0608210048&lbbh=112烫伤和别的烫伤基本上一样 主要看烫伤程度和清理方法是否得当 留疤很大程度上还要看个体的差异 不能一概而论!
1.71.1�基本信息库
中文名称:沥青。
英文名称:Bitumen;Dsphalt。
CAS No.:8052-42-4。
1.71.2�理化性质库
主要成分:含量:99.48%。
外观与性状:黑色液体, 半固体或固体。
熔点(℃):
沸点(℃):<470℃。
相对密度(水=1):1.15~1.2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蒸气压(kPa):
闪点:204.4℃。
燃烧热(kJ/mol):
引燃温度(℃):485。
爆炸上限%(V/V):
爆炸下限%(V/V):30(g/m3)。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燃烧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烟雾。
溶解性:不溶于水,不溶于丙酮、乙醚、稀乙醇,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
禁配物:强氧化剂。
1.71.3�应急处置库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 min。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予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是液体,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若是固体,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成分未知的黑色烟雾。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