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未来发展情况如何?能挣钱吗?

如题所述

便利店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经济足够发达、临街商业资源丰富、人口教育和收入水平更高、生活节奏较快、消费习惯更现代的城市,便利店才能有生存发展的土壤。

目前全中国最符合这些条件的城市或城市群非北京天津、江浙沪和珠三角地区莫属,其次则是长沙、武汉、成都、重庆等中西部新兴城市群。

未来便利店的战场将越来越聚焦于社区周边的服务支持,而便利店的形态也可能出现新的变化。

在传统线下零售越来越不景气的当下,便利店似乎成为了一股清流。根据贝恩公司和凯度消费者指数联合发布的《2016年中国购物者报告》,便利店在2015年实现了超过13%的增长,几乎是2014年增速的两倍。便利店一时间成为创投关注的一个热点,“奥德利便利店”、“全时”等新兴便利店品牌平地而起,甚至连做电商的京东也提出了在农村市场开百万便利店的计划。便利店如何能够成为未来中国零售市场的新蓝海呢?我们还是得从便利店的历史、运营和现状来分析。

以7-11为代表的现代零售便利店创造于美国,兴盛于日本和港台地区,并在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大陆。这样的便利店通常位于居民住宅区、学校、客流量大的繁华地区以及加油站,经营面积在50-150平米不等,最大不会超过500平米,经营品种多为食品、饮料,以即时消费、小容量、应急性为主,有收银台和收银系统,每天运营时间超过16小时甚至是24小时,大都是连锁经营。

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便利店逐渐分化出了两种类型:一种是以7-11、全家、奥德利、喜士多等为代表的中高端便利店,另一种则是以美宜佳、十足便利等本土便利店为代表的大众便利店。

这两种便利店最大的差异主要存在于经营模式和品类管理上。虽然目前这两类便利店都开放加盟,但是前者对于加盟的要求更严格,也会将自身成熟的经营模式完全移植到各加盟店中,供货渠道统一,物流冷链保障强大,标准化程度更高,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更高;而后者的管理则更松散,店主经营的自由度很高,店与店外观看似一样,但是走进去看到的产品陈列可能完全不同,这样的便利店更像是传统杂货店的升级,在标准化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那么便利店在中国零售市场上发展的空间有多大呢?笔者分析如下:

首先,中国适合发展便利店的城市数量会越来越多。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人均GDP超过10000美金便利店就会进入爆发增长期,可以达到平均3000人拥有一家便利店的密度,中国目前很多省会城市或是经济活跃经济区的人均GDP已经达到,未来预计到2020年更多的城市可以达到10000美金,而目前便利店密度远没有达到这一数字,因此便利店发展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其次除了GDP这一因素以外,城市的临街店铺资源、消费者的生活习惯也十分重要。伴随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集约发展呈现,很多商铺资源会出现。而且随着90后00后的消费崛起,新生代更易于接受。

2016年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

数据来源: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本次调查的城市共计36个,涵盖中国大陆除拉萨市以外的30个省会城市、直辖市,4个计划单列市和两个其他城市。指数的核心数据为连锁品牌化的便利店数量、便利店数量的增速、24小时便利店的比例及政策支持力度。

综上所述,只有经济够发达、临街商业资源丰富、人口教育和收入水平更高、生活节奏较快、消费习惯更现代的城市,便利店就会有生存发展发展的土壤。  放眼望去目前中国最符合这些条件的城市或城市群会越来越多。

市场虽然很大,但是进入的品牌也会越来越多,竞争也会越来越强。笔者认为,未来便利店的战场将越来越聚焦于社区周边的服务支持,而便利店的形态也可能出现新的变化。例如家乐福在上海试验的CarefourEasy,奥德利-新便利,从服务时间和贩卖的鲜食来看更像是24小时便利店,但是从店铺的面积、品类来看,则更像是社区超市,这也许是未来便利店升级的一个方向。

另一个方向则是接入更多的资源与服务,同时升级店内环境,让便利店成为人们在繁忙都市生活中值得驻足休憩的场所,而不仅仅是以往买完就走的模式,从而带来更多的流量和销量。例如拿上海全家和广州奥德利便利店为例:两则都在做门店服务上升级改造,除了进一步加强鲜食的地位之外,将就餐区进一步升级为迷你咖啡店,并伴随一系列市场活动提升店中店品牌的知名度。另外店内硬件上也增加了像充电口、扫码积分优惠区等人性化服务,同时还增加了现场线上下单第二天店内提货的服务,无形中扩张了自己的品类覆盖。对于便利店十分重要的饮料冰柜,也增加了更加智能化的识别屏幕,拉近了与年轻消费者的距离,并且可以进一步积累到更多的消费数据,为优化产品配置提供了数据支持。

各大便利店品牌越来越意识到标准化、规模化的重要性,同时资本的介入和本土零售人才的成长也让便利店有了升级的硬件和软件支持。

如果说便利店在中国发展的前20年是野蛮生长的话,接下来的5-10年则将进入竞争升级、优胜劣汰和资源整合的阶段。只有塑造差异化经营的方向,才能实现弯道超车的可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11

目前有将近73%的便利店拥有会员体系,主要是因为会员能够为便利店提供许多附加价值,例如提高品牌忠诚度、帮助营销引流等。据统计,会员用户带来的收益比非会员用户高50%左右,提升会员粘性对行业的成长至关重要,但是目前传统的会员模式对会员的转化效率边际效益递减,参考全家的会员营销策略,围绕“拉高频率+提高客单”两个核心有利于增加会员粘性与消费频次,对全行业的发展较具参考性。

便利店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百联股份(600827)、友阿股份(002277)、友好集团(600778)、中商(600280)、永辉超市(601933)等。

本文核心数据:会员体系价值、会员体系占比、会员体系痛点、发展策略

1、会员体系对便利店的价值

便利店建立会员体系,其初衷是增加客户粘性,促进品牌发展。除此之外,会员体系的建设还有助于降低库存压力、提高品牌忠诚度、提高销售额和利润、进行营销引流等。目前传统的便利店会员体系军事以购物积分兑礼折现为主。

2、会员比非会员能带来更多收益

2017-2020年,越来越多的便利店引入或设立会员体系,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统计,2017年拥有会员体系的便利店仅有40%,随后在2018年增长到了60%。2019-2020年均有将近73%的便利店有会员体系。

会员体系的建立带来的最直观的影响就是促进了便利店销售额的增加,因为会员比非会员通常能享受到更多的折扣,相对来说会员能够以更优惠的价格购买到商品,在此刺激下容易促使会员消费更多。

据统计,2019便利店非会员客单价为16元/单,会员客单价为23元/单;2020年非会员客单价为18元/单。会员客单价为27元/单。可以发现,会员比非会员的客单价要高将近50%,同时会员客单价的增幅要较非会员客单价更高。

3、传统便利店会员体系的痛点

尽管会员体系带来的收益良多,但是传统的购物积分兑礼折现制度对普通客户的吸引力逐渐减小,会员以需求型为导向,很少有会员会因为刻意积累积分而去购物。同时因为应用环境差异化严重,社区店会员相对固定,对会员积分有一定概念。街边店客户是流动的客户对会员积分没有概念,缺乏成为会员的诱因。

4、全家会员体系营销案例

面对传统会员体系逐渐暴露出来的弊端,越来越多的便利店着手会员体系的改革。以便利店龙头品牌之一的全家为例,早从2003年开始,全家便开始施行会员积分制;随后参考互联网电商的营销手段,在2015年1月推出“疯狂全家日”,目标客户是猎奇心理较强的90后客群;

在2016年全家又推出“疯狂星期三”的活动,目的是避开节假日高峰刺激客户消费;同年还推出了收费会员制度,即“尊享会员”,通过收取年费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与此同时,线上+线下的运营模式也被推出,全家通过“甄会选”线上商城,专为会员提供更低价、更多样的线上商品。

不难看出,全家对会员模式优化的核心是“拉高频率+提高客单”,越来越多元化的会员活动能够刺激客户提高消费频率,从而带动销售额的增长。

——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便利店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第2个回答  2020-05-07
便利店未来发展情况如何?能挣钱吗?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对生活购物的需求也日益提高,大部分都有购物的习惯,小超市也渐渐发展壮大。一些品牌连锁加盟店的生意往往更加火爆,其中蕴含的商机是很多创业者都注意到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首先赚不赚钱还得看前期的商圈考察和铺位的挑选,还有便利店后期的运营而定,并没有一个标准的挣到多少钱的说法,就举例一下,例如开一家广东水公馆生活超市的月营业额来分析,一般都在18万元上下,利润率通常为35%,按照此标准估算,那么每个月毛利率就是5.6万元。而这个生活超市便利店的成本费各自为:房租费0.8万元,人工费0.9万元(3名-5名员工);水电杂费0.1万元;所以店的月净利润为3.8万元。因而一家24小时便利店的年利润多在45.6万左右。赚不赚钱是因人而异的,总的来说还需要看经营技巧和方式,还有铺位选址的各个因素问题。
第3个回答  2021-03-10

第4个回答  2021-04-08
便利店(外文名:Convenience Store [1] ),是位于居民区附近的实体店或提供网上购物的虚拟店,指以经营即时性商品或服务为主,以满足便利性需求为第一宗旨,采取自选式购物方式的小型零售店或网上商店。2017年12月1日,《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正式实施,规定便利店标准英文名为Convenience Store。
是否盈利不能一概而论,要看具体营业情况,费用问题(场地费,硬件设施等),来综合判断的。比如地址的挑选、人流量大不大、物品质量、价格的范围等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
应答时间:2021-04-0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详情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