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为什么能在 2016 里约奥运会夺冠?有哪些原因

如题所述

夺冠的原因有很多,我只列出我能够想到的。
第一,因为有实力。
女排的世界三大赛,世锦赛,世界杯,奥运会。在16年这个奥运周期中国拿到了世锦赛亚军,世界杯冠军,奥运会冠军,是这个奥运周期成绩最好的球队。
可能有人会说,中国女排在这个奥运周期的大赛运气蛮好,世界杯夺冠的时候巴西缺阵,塞尔维亚一路铺路把中国队送到了冠军。可是事实是在长达半个多月的比赛中,是中国队做到了最好,凭借只输美国,更好的局分和胜负关系,战胜了同样10胜1负的塞尔维亚队,登顶世界杯冠军。中国的确输给了美国队,可是如果不是中国队凭自身战胜了塞尔维亚,战胜了俄罗斯,她是不能登顶的。也许有运气,可是在竞技体育里,运气都是实力的一部分。
奥运会小组赛中国队B小组第四垫底出线。这是赛前应该没有人会想到的结果,中国队包袱太重,太想赢导致自身不能发挥正常的水平,同时对手在小组赛打出了她们的最高竞技水平。郎平说女排奥运会能够争冠的有6支队伍,美国,巴西,塞尔维亚,荷兰,中国,俄罗斯。4支有能力争冠的队伍都在B小组,这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实力极其不均衡的分组。郎平赛前接受采访,说谁赢谁输都很正常,我们最开始都以为是谦虚,可是这位身经百战的传奇女教练自己明白她说的是大实话。我们小组第四出线,不得不面对巴西,这个谁都不想要提前面对的强大对手。可是,我们赢了,不仅赢了,还拿到了巴西作为东道主给自己准备的上上签,半决赛打荷兰,同时在夜场比赛。后面你们也看到了,塞尔维亚力克美国,首次闯入决赛,输给了小组赛的手下败将中国队。很多人说塞尔维亚又一次成了中国冠军的铺路工。可是你必须有实力战胜对手,你才有资格叫她们铺路工。
第二,我们有郎平。
在中国女排进入淘汰赛之后,郎平说我们拼了,巴西这支有能力争冠的队伍根本没把小组第四的我们放在眼里,她们满脑子想的肯定是决赛怎么打美国女排。只要我们给她们压力,她们最后时刻,肯定会慌乱,我们就有机会。你不得不佩服她,因为赛程真的就完全如她所料的那样发展着,第一局巴西完全打疯了,我们根本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可是当第二,第三局我们给了她们压力,同时自身爆发之后,巴西慌了,在1/4决赛的最后一个球,郎平依旧神智清醒,观察入微,她先问魏秋月准备怎么传,魏秋月说两边拉开,郎平说,不,传中间,叫朱婷来准备,结果你们也看到了,朱婷后攻拿下了赛点。
打荷兰,第一局,第三局都是大比分落后,都是郎平一次次神奇的换人改变了场上的不利局面。为什么每次换人都这么神奇呢?我看郎平采访,她说她要清楚对方每一轮的轮次,知道哪里是强点,哪里是弱点,针对性的去打每一轮。打过牌或者麻将的都知道,胜率高的都是那些算牌的人。女排比赛共6轮,算了对手每一轮,还要算我们怎么针对她们的每一轮,那是多么大的计算量。看似她云淡风轻,可是内心的从容都来源于平时的一点一滴,她生活多半的时间都是看录像,研究对手,研究排球,她真的热爱这项运动,她一生都在追求着这项运动的极致。
决赛打塞尔维亚,郎平说对方从来没有进入过这么大型赛事的决赛,肯定会紧张。但她也很怕对手玩命,打出小组赛那样超高水平的进攻。但是决赛明显她控制了比赛,她的战术限制了对方最重要的得分手米哈伊洛维奇,让这个跟朱婷同样进入本届奥运会最佳阵容的主攻完全失去了感觉,被死死的按在了替补席上。
这位教练的业务水平,证明了她是世界上最好的女排教练。她不像美国的教练那样,落后的时候都是鼓励,她布置每一分的战术,用旁观者清的姿态给队员最强的信心。只有中国队的队员,每一次发球的时候都要看教练席,因为每一次发哪里郎平都要给指示。开玩笑的说这完全是7个人打6个人的比赛。
第三,我们有最好的队员。
这届比赛的MVP是我们的主攻手朱婷,当之无愧,没有人会不同意。而且更可怕的是,从赛会的技术统计就可以看出,无论是发球,扣球,拦网,接一传,甚至是调整的二传,朱婷都在最佳的排行榜上排到前列。简单的来说,朱婷没有弱点。郎导说朱婷的球商非常的高,打球很聪明,我想说,朱婷真的很努力。郎平跟朱婷说,要她成为整个队伍的核心,朱婷从13年初次亮相时的一传很差,到这次奥运会在所有的运动员中一传排到了第五位,你很难想象,她付出了什么。当困难球都传给她时,是队友和团队对她无比的信任。其实很难看到一个主攻连续扣三次的场面,而且每次都是威胁性的扣球,她用自己的实力征服了全队,也征服了观众,才有了让无数网友开心的王之蔑视表情包。
朱婷太年轻了,她的成长空间可能还有10年之久,她日后需要的只是把各项技术练到更好,随着经验的增加她会更加可怕。作为新的女排黄金一代的领军人物,她应该不想成为小榔头,她要成为的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婷。
我们有张常宁,她的家庭里诞生了两位排球国手。她的哥哥张晨是中国男排的主力(迷妹们可以去围观,很帅而且球技也是一流)
这个原本打沙排出身的姑娘,技术全面,敢打敢拼,特别是发球极具威胁,金牌点的那个中区发球我想会被永久铭记。她最可贵的是总能面对压力,在接应发挥不好的情况下去挑战不是主打的接应位置也能有高水平的发挥。随着她发球稳定性的增强,对比赛节奏更深入的理解,她一定是除了朱婷之外中国第二主攻的不二人选,新的女排的黄金一代不能没有她。
我们有惠若琪,这位91年出生的“老将”。当年只有16岁的惠若琪就出现在2007年中国女排集训大名单中,她是08-12奥运周期中国队绝对的中流砥柱。也就是在那个中国女排不断换帅的周期里,她是每一位教练都仰仗的核心,BBC评论员觉得那个时候的惠若琪一场比赛要扣50多次简直是不可思议。可是也是这样,她透支了身体,也开始伤病缠身(我觉得她的心脏问题也和那个时候太累有关)。郎平开始执教中国女排之后,她也是被当做一传的核心来培养的,可是15年突然出现的心脏问题给了她和郎平当头一击。她去做了手术,郎平说身体最重要,她自己说她一定要去打奥运会,一句轻描淡写的手术成功,她开始克服了我们难以体会的困难回归了(现在报道出来当时的手术凶险万分,差点没命)。身体没有在最佳状态的她没有了之前凌厉的进攻,可是稳定的一传还在,第三主攻的位置还是当仁不让。这次淘汰赛,她爆发了,进攻不手软,关键球总能有好的发挥,是她拿下了金牌点的一分,拿下了她梦寐以求的含金量最高的奥运会世界冠军(世界杯她没有参赛,所以没有获得过世界冠军),这也许是命运对她抗争最好的回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