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呢?

如题所述

责任心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一个没有责任感、价值感的孩子,将来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家长要重视孩子责任意识的培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呢?接下里看一看吧!

一、孩子责任感缺失的可能因素

1. 父母的溺爱

溺爱是指父母过分满足孩子的需要,代劳孩子的一切事情。父母过度的溺爱会让孩子责任感渐失,觉得一切理所应当,认为一切与己无关。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拥有责任心首先就要对自己负责,能够爱护自己。

2. 父母的放任

放任是指父母给了孩子绝对性质的自由,未对孩子进行约束。这种教养方式,极易让孩子对一切规则熟视无睹,造成孩子不自觉地犯错误。拥有责任感就要懂得对自己的行为适当约束,而不是放纵自己。

3. 父母的专制

专制表现在父母对孩子过分干预,要求孩子言听计从。父母专制的后果,只会让孩子渐渐丧独立性和创造性。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愿望和要求,适度地约束和一定的自由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学会用于承担责任。

4. 父母行动的不一致

父母行动的不一致是说父母教养方式的随意性,缺乏始终如一的态度和要求。父母对孩子的教导要讲求连贯性和目的性,要让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让孩子懂得履行自己责任和义务的重要性。

二、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措施

1. 父母的言传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父母首先就要爱岗敬业,做人做事都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在孩子看来,父母就是身边学习最好的榜样。教导孩子履行责任的最好方式,就是父母亲身着孩子去实践。

2. 让孩子自己独立做事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父母就要锻炼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要渐渐放手让孩子独立做事。对于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要鼓励孩子去做好它。若是孩子有困难,父母可以一旁给与指导,但不能替孩子包办一切。

3. 教孩子做事要有始有终

父母要培养孩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孩子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去随意尝试,这样做事容易虎头蛇尾。父母对于孩子应该做的事,要检查、敦促孩子身体力行做好它。要让孩子懂得履行自己的承诺和对自己对他人负责。

4. 培养孩子的耐心

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父母要让孩子学会有足够的耐心。孩子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往往有很大的积极性,但一旦孩子积极性受挫就有可能丧失耐心。父母要让孩子学会苦中作乐,懂得坚持才能收获成功。

5. 给孩子成功的体验

当孩子取得一定成绩时,父母要给与适当的肯定和鼓励。父母的鼓励和支持,能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培养起孩子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当孩子知道了自己可以做好很多事,他就会努力去做而且会做的更好。

责任心是一个人日后立足社会、收获事业成功乃至家庭幸福额关键。孩子责任心的萌芽和培养,需要父母具体落实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此,所有的父母都要与孩子一起努力,努力陪伴和呵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05
①给予自主的空间——培养责任心。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使孩子形成负责的思维方式,从而在行动中为自己的言行负责,这是个人责任心的培养;另一方面是要从小培养孩子对朋友、对家庭、对社会、甚至对整个人类的责任感,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属于社会责任心的培养。
《颜氏家训》中说:“父母施教,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家庭教育要从小抓起。在家庭生活中,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呢?最重要的是给孩子一定的权利和自由,让孩子可以有一定的空间自己去做一些事情。只有孩子独立去做一些事情,才会产生“独当一面”的意识,从而形成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认识。如果一切都是父母包办,孩子没有发言的权利,那所有的后果当然是父母负责,孩子还能为什么负责呢?
家庭教育应该教给孩子什么——培养责任心
具体而言,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要培养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包括穿衣、洗漱、收拾房间、整理文具等等。就拿整理学习文具来说,如果孩子自己收拾,当到了学校发现漏拿东西的时候,他就会深刻认识到自己的粗心大意造成的后果,并会在以后的生活中非常注意。而如果是父母包办收拾的呢?那孩子发现自己要用的文具没有带的时候,就会埋怨父母没有整理好,而不会认为这是自己的事情,应该由自己负责。
因此,为孩子时时处处、全全面面着想的父母并不是最有责任心的父母,父母的这种“全方位”的责任心,很可能会导致孩子的“零责任心”。而让孩子自己探索、自己做事、自己负责,并不是父母责任心的缺失,这种“半责任心”反而能培养孩子强烈的责任感。
②量力而行——培养自信心。
家庭教育中,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一定要注意:给孩子布置的任务要考虑孩子的能力,让孩子量力而行。现在许多孩子都在一定程度上患了“失败综合征”,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学习和生活上的任务超出了孩子的能力所及。在校学习不好,老师批评;在家父母逼迫学习,成绩没有提高。这使得孩子产生很深的挫败感,从而屡战屡败。要避免这种弊病,除了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外,还要鼓励孩子,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和成绩,提高其自我成就感,培养其屡败屡战的自信心。
家庭教育应该教给孩子什么——培养自信心
③儿童的自立教育——培养独立心。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爱是永无止境的。可是孩子总有一天是要独立的——独立地工作和生活,父母能包办一时,但不能包办一世。所以,作为明智和负责的父母,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心,使孩子在您放手时,能让您放心。
家庭教育应该教给孩子什么——培养独立心
首先,通过生活中的点滴事情,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服务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孩子勤劳的习惯和品质,使他们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凡事依赖父母。中国父母非常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教育责任心超重。为了使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学习,父母代替孩子完成一切日常生活的事情。代替孩子寻找学习资料,代替孩子制订学习计划,使孩子几乎失去自理能力,独立性极差,除了学习外,什么都不会。孩子在这样“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往往遇到困难就会退缩,在风浪面前,会变得束手无策,一旦失去帮助更会怨天尤人。
家庭教育应该教给孩子什么——分得清是非善恶
其次,要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帮助孩子养成敢于面对挫折的勇气。
我们知道,孩子毕竟是孩子,心智年龄小,让他们自己学习自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吃很多的苦。家长难免心疼,拿不出“铁石心肠”来对待自己的“心肝宝贝”。但是哪个人不是从跌倒、爬起、再跌到、再爬起的反复中学会走路、做人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家长不能心太软,要严格要求,用自己的理性和知识指导孩子怎样对待挫折,必要时要和孩子一起面对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