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古代军屯制度具体在什么年份实施?

海南古代军屯制度具体在什么年份实施?

海南军屯制起源于西汉时期,后来被历代延续,在明朝得到极大发展,至清代臻于完善。主要在京畿与辽东、西南边境实行。主要内容为命令卫、所的士兵就地屯田,不管是驻防内地还是边疆,每一兵士都由国家配给一定数量的土地自耕自种,以免去百姓的负担与转运粮饷的困难,实现军队的自我供给。《明太宗实录》记载永乐元年的军屯产量已达2300万石以上,这一数字可能是有问题的,因为大批士兵的耕种所得并不足以供给他半年的口粮。到宣德四年,户部尚书郭敦奏称,许多卫、所产量的下降已经不到百石。
据万历《大明会典》载:“军士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又有二八、四六、一九、中半等例。皆以田土肥瘠、地方冲缓为差。” 这种以卫所守军耕种的屯田法,对于免去百姓负担与转运粮饷的困难在一定时期收到了效果。但好景不长,广大军士的耕作劳动及其收获逐渐被他们的直接统治者——各级将吏、地方长官任意占种侵夺,屯田制遂遭破坏。至正统八年(1443),实行军屯制仅几十年后,廷臣惊呼:“沿边各将吏广置庄田,私设屯军,改挑渠道,专擅水利,又纵下人占种膏腴屯田,是使军士怨嗟,民政废弛。”这大部分是海南的情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6-14
 苏东坡被贬海南时,在所作的《峻灵王庙碑》中写道:“昌化西北二十里,有山秀峙海上,石峰巉然若巨人冠帽,西南向而坐者,俚人谓之“山胳膊”,而后汉之世,封其山神为“镇海广德王”.......”。苏东坡在《峻灵王庙碑》里所记的“山胳膊”即是汉代在海南民间社会中崇拜的“神山爷”。
  
  “神山爷”——现今昌化大岭上的一块巨石,古人称之“山胳膊”,后因昌化大岭被称为“神山”而随之称作“神山爷”。唐(后汉)称“镇海广德王”、宋称“峻灵王”、清称“明王”等。乃自然崇拜文化、国家宗教祀典文化、道教文化的复合体。
  
  “俚人”是指东汉至五代时期生存在岭南的一个民族。在史籍中,关于俚人的称呼,东汉时称为“里”,三国时称为“俚”。对俚人活动的记载,最早见于《后汉书.光武帝纪》(卷一)“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九真徼外蛮里张游,率种人慕化内附,封为归汉里君。”建武十六年,交趾国女子征侧、征贰暴动,九真、合浦里人群相相应,其中的里人,指的就是“俚人”。赵佗建南越国,俚人的一支役属百越,成了百越族。
  
  海南岛的先民是黎族,也就是“俚人”,汉代称作“骆越”人(见汉代贾捐之《弃珠崖议》),是百越族的一个分支。秦代,虽然海南已经纳入中国的版图,但中央政府并没有在海南设立政权机构,而是把海南归属于象郡,通过象郡遥领海南。遥领,也就是一种象征性的统治,并没有实际的效力。因此,俚族当时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归属中央管辖,俚民的管理依旧是由俚族首领来进行。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派遣伏波将军路博德和楼船将军杨仆率军征服南越,在岭南地区设立九郡(海南境内设珠崖、儋耳两郡),才开始了中央对海南的正式建置。虽然纳入了中国版图,但由于海南乃“蛮荒之地”,因而中央政府的管理并没有到位。路博德设立珠崖、儋耳两郡后的65年间,中央政府又罢弃了对海南的管辖,海南在这一历史中出现了封建统治的“空白”。直到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平定交趾,重置珠崖郡,海南才真正回到中国版图。
  
  依据历史,我们可以推断出,秦时及西汉时期,“神山爷”尚被称为“山胳膊”,“后汉之世,封其山神为‘镇海广德王’”,那么,“神山爷”的称呼应该是在东汉至唐代时期了。也就是说,“神山爷”是汉族移民来海南后才有的称呼,汉族移民前,“俚人谓之‘山胳膊’”。
  
  秦代海南纳入中国版图至西汉年间,中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天下大乱。地处偏远的海南,原住民的俚族更是时常起事,有史志记载的就有九次大的农民暴动,海南社会到了混乱无序的无政府状况。马伏波重置珠崖郡后,朝廷吸取了近100年对海南罢弃的教训,加强了对海南的管辖,在海南设置政权机构的同时,开始了有意识的大规模移民海南。汉族移民通过马伏波平定交趾设置的合浦、徐闻通道,在现今儋州、临高、昌江等一带登岛,海南西部成了汉代移民的“桥头堡”。这时期,应该是‘山胳膊’被冠以“神山爷”的时间节点。
  
  西汉路伏波在海南设珠崖、儋耳两郡时,昌江称至来县,属儋耳郡管辖。“儋耳”是古人对在耳朵上挂着大耳环以使耳朵拉长变形至肩的人们的称呼,也就是时称“里”、“蛮”的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后来被称“俚”、“僚”,唐以后统称“黎族”并一直沿称至今。《昌化县志》记载中的“大陈山,在棋子湾后,为俚人居”的大陈山(位于今昌化镇山舨岭西后侧),时为“里人”村落,是“里人”的聚集地。据民间传说,现今的保平村黎族祖先即是那时的大陈山人。当时,汉族移民从棋子湾一带登岛后,即在此安营扎寨,开始生产生活活动。而汉族以汉法治理海南社会以及有规模的生产开发,对原住民的生存空间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大陈山的黎族和汉族移民的冲突非常激烈,最后,朝廷调来汉军围攻,大陈山的黎族才与汉军谈判,答应搬迁至现今的保平村。(如今,在黎族中仍流传‘马伏波厉害,把黎人赶入山区,让汉人在沿海一带居住’的说法)保平村的先人汉时是不是居住在大陈山,这个传说是否是历史的真实,我们很难断定,但大量的与军事有关的汉代文物在海南西部、南部和北部出土以及昌江县博物馆收藏的在昌化一带发现的汉代青铜斧和在大陈山出土的汉代陶器(碎片),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在十月田军营村出土的汉代铜鼓,表明汉时期的汉族移民,其实大多是过琼征战的军人,至少,移民是在汉军队的保护下进行的。也就是说,昌江乃至海南的汉代移民史,是一部军屯史。海南流行伏波故事和伏波井的由来,极有可能以此为故。
  
  为了移民,汉军把俚人赶入山区后,即在此安营,保护汉族的生产生活活动,昌化大岭周遭,成了汉族生存的理想之地。在加强对政权建设的同时,汉族开始了汉文化的传播。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一直到汉朝,皇帝对山川祭祀非常重视,将此视为国家的头等大事,到了汉代,祭祀五岳成了一种制度。据《汉书.郊祀志》记载,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颁发诏令,确定以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举行封禅、祭祀盛典。到了东汉,五岳祭祀制度已成熟,此时西汉以来的遣使致祭演变为长吏负责制,五岳也渗透到了朝廷礼制的各个层面,对自然神的崇拜已很普遍,汉将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封山(祭山神)而还,便是例证。因此,当汉族移民安居于昌化大岭周围后,当时盛行的汉文化中的山神崇拜文化立即得到了传承与传播。“汉武元鼎五年,置郡立县于琼。爷爷每每显灵,官员卒吏有祷辄应。因其崇奉为神,并称其山为神山。”(清.王云清《峻灵明王出世纪略》)“山胳膊”从此以“神山爷”的面目出现在琼州大地,接受信众崇拜。
  
  山神在秦汉文献中名目繁多,但民众对其祭祀的原因都直接与农业收成有关,因山神“能兴云致雨”,能影响农业收成,所以享受崇拜和祭祀。这从对山神的祭祀礼仪(祈雨或祈晴)和时机中(春秋二祭)便可以看得出来,里头蕴藏着强烈的农业期许。“.......俗传二月二十四日出生,六月六日成道,有司至期致祭,以膘牛俯仰验丰歉。”《昌化县志》对神山爷封禅祭祀的记述,与汉代山神崇拜同出一辙,“神山爷”为汉代移民的汉文化反映应无疑议。
  
  这些,我们可以从昌化一带民众对神山爷的祭祀中得到证明“光绪戊申年六月望日,奉崖州委兼昌化县典史念四日接铃,该县日余无雨,禾苗死者大半;署症初起已伤十数人。四民设坛求平安而不知求雨,盖时症者乃久不雨之。所至天地,如大人在火中,故生火症。天阴地润,大症自消,人可免灾,禾可免死。一雨而救。七月初四日,余祷祝神山,求赐甘霖以救灾禾,是日更后,余亲至学堂邀商易教员经华、孙教员德教、林管理员崇德诸绅合心诚求,均各欢诺。.......诚求之念刻刻逐设坛行祝祷,初六七八连日又雨,共喜甘雨苏苗,灾禾得生,薰衣风解愠,署症才消。此乃神山灵应所救,真昌江福神也!”(见峻灵王庙内‘真灵碑’)。
  
  清代,昌化一带的群众遇到干旱之年都要打坛求雨,要是遭到大旱大灾,方圆几十里的群众都要聚集到神山脚下,举行大的设坛求雨活动,历时达49天,其规模之大,为昌江宗教祭祀礼仪之少见。上世纪70年代,现今昌化镇昌城村一个叫王祥弟的老人曾描述他小时候见过的昌城设坛求雨情景。其过程是:1、设坛。在昌城神山庙前设坛(一个20来平方的斋蓬),香案上烧香点烛,摆上猪、牛、羊、鸡和酒、茶、饭、果品等祭品。2、请神。请神山爷就位,道士手拿五雷号令牌,向天祷告:家家喜仰仁天,户户欣沾帝德。望天哀怜.......祈求大圣大慈的五方行雨雷公,沛云下雨,降雨于民,解除百姓灾年之旱。”3、求雨。设坛后的第49天,村里的长辈或有威望的人穿着用白纸制作的纸衣(不知何故),群众穿白孝衣,在神山庙前集中,道士领大家向神山爷木雕像跪拜后,4人抬起神山爷雕像,一名道士在前头引领,众人拥簇着神像向神山行进。其时,一拨人马抬着猪、牛、羊、鸡、鱼等祭品,锣鼓钹等八音同时奏乐,跟随的群众则一路上三步一拜,九步一叩首,呼泣着求神山爷请雷公降雨。到了神山爷(石头)前,摆好祭品樊香点烛后,一拨道士手持法剑做法,向神山爷求雨。秦汉遗风,可见一斑。

有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在汉代汉南军屯制度已经成型
第2个回答  2016-05-28
明代,全国施行军屯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