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准备一个船桨》这作文怎么写?

我们老师要我们写一篇作文,叫《为你准备一把船桨》...但不知道怎么写...所以恳请网友有范文的让我来参考一下..谢谢~

为自己准备一把船桨
曾经从《语文报》上读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打了一辈子鱼的渔夫把渔船交给儿子,儿子接过父亲磨得发亮的竹篙,并牢记住了父亲传下的把渔船中那支几乎没怎么用过的船桨带在身边的祖训,在一个河水暴涨,风大浪急的紧要关头,渔夫的儿子用闲置的船桨避开障碍,成功脱险,这时,他才明白,这把船桨是多么重要。
其实,当我们的人生小舟还漂流在风平浪静的小河中,只需要竹篙驾驭的时候,准备一把“船桨”,就是为将来在大江大河甚至海洋中搏击风浪做一种长远准备。我们平时看来“没用”的东西,其实就是那把闲置已久的“船桨”,在将来的某一天,它会派上大用场。纵观我们的语文学习,平时的积累就是在为自己准备一把能帮我们畅游语文海洋的“船桨”。
古人的名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尺之台,起于垒土”,“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岿步,无以成千里”就道出了积累的妙处。大凡古今中外著名学者,都有渊博的知识,而渊博的知识是勤奋学习、长期积累的结果。资料之于写作,犹如源之于水。有人说,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文章就写成了一半,这话不无道理。怎样积累资料?许多名人学者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值得借鉴。鲁迅的经验是“废寝忘食,锐意穷搜”。他的《古小说钩沉》和《唐宋传奇集》就是这样辑录成的。邓拓主张口袋里装个笔记本,随时把看到、听到和想到的有用东西记下来,他把这种方法比喻为“农民捡粪”。另外,像苏步青读小学时,天天背诵《左传》、《唐诗三百首》,到毕业时,这两部书已能背诵如流;刚进中学,老师不信他能写出作文《读〈曹刿论战〉》,顺口举出一篇《子产不毁乡校》让他背,他一口气背完,说:“整部《左传》,我都可以背出来。”洪业庭训时,就能背诵一千四百多首杜甫诗和三十余篇杜甫文,致使后来在美国写《杜甫传》巨著,全凭记忆所储存,不用再去查找杜甫诗文了。熊十力十岁,父亲讲授《三字经》,一天就背熟了。他能背诵很多书。后来他著书立说,案上仅文房四宝,而没有一本参考书。这都为我们学习积累提供了范例。
在平时学习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指导学生积累,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是读。读情感美文,读伟人故事,读古今诗歌,读历史书籍,读科普文章,读世界名著等。读书也要讲究方法,像散文家秦牧所言,读书要学习牛和鲸的吃法,对有价值需要记忆的地方,就像牛吃草反刍一样,需要精读;对只需要浏览的部分,不妨像鲸吞吃食物一样,张开大嘴,把小鱼小虾和海水一块吞下去,然后闭上嘴巴,让海水从齿缝里喷出来,这叫略读。可以默默地读,可以沉思地读,可以出声地读,也可以摇头晃脑地读。读出感情,读出味道,读出心得。这样才能把书中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在运用时才会信手拈来。通过经常性的诵读,学生对读书产生了兴趣,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像读书报告会上声情并茂的诗文诵读,“我的祖国”主题演讲中慷慨激昂的演讲,“校园之声”节目中清脆流畅的播音,使学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二是背。背诵经典古诗文,写景抒情的精彩现代文,小说中的精彩情节,名人名言,被誉为“文化的美玉”的格言,甚至成语小故事,寓言故事。学生们在背诵中赏析,在背诵中感悟,体会到了无穷乐趣。即使当时不甚理解,也收益颇多,并不感到枯燥。像一位背诵古诗文近千首的同学在谈到对《春江花月夜》和《葬花辞》的背诵时说:“这两首诗歌都很长,当时自己读小学三年级,背诵了三百首诗歌,但大都是绝句或律诗,背这两首诗歌,觉得是对自己的挑战,觉得蛮有趣味,现在诗歌的意思也明白了。”背诵的作用可以立竿见影地显示出来:我给学生讲解“三招出彩”的写作技巧,其中一位同学牢记“巧引名句,增添文采”一招,在《我爱竹》一篇随笔的写作中引用苏轼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方志敏的‘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引用袁鹰《井冈翠竹》中对竹子用途的概述,使自己的文章文采斐然,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三是写。准备几个精致些的笔记本,分门别类地将背诵或读到的东西记录下来。宋濂的“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就是抄书积累的好例子。我布置学生将笔记分为名言警句,唐诗宋词,咏月或咏花、咏鸟诗句,寓言故事,写景佳句,抒情名段,名人逸事,巧言善辩等几个部分,分别辑录,平时多拿出来看看,写作时恰当运用。再就是坚持经常性地写日记,我手写我口,随时记下自己的心得和感悟,这些也是写作的好素材。
积累语言的目的在于恰当地运用语言,提高语文素养,丰富文化积淀,丰富精神生活。学生经过读、背、写的长期积累,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一定会产生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不再视写作为畏途。他们也会巧妙地将自己对语文的理解化为诗句:语文就是那直上青天里的一行白鹭,语文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语文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飘动的萋萋芳草,语文就是那化作春泥还要护花的点点落红,语文就是那秦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打渔船。

参考资料:http://cz0901.sdteacher.gov.cn/Homework/yuwen/8180216.aspx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1-07
可以说一个人渡河,却没船桨划船,这时谁送她(他)一把船桨。。。。。。。。。如此
第2个回答  2009-11-06
你可以写一篇互帮互助的 作文最后在说 我为你准备一个船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