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中的“桑梓”的意思是什么?

如题所述

桑梓: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语出 毛泽东 《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原文】

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译文】

孩儿已经立志走出家乡,学不成名发誓不回家乡。掩埋尸骨哪必须要故土,人的一生处处都有青山。

扩展资料

文学赏析

这是一首典型的言志诗。起首两句所表述的诗意,思想鲜明、气势雄伟、铿锵有力。“立志出乡关'’的毛泽东,用“学不成名誓不还”的绝唱,表明了他求学的坚决、志向的高远

后两句将上述诗意向更深的意境进行挖掘,动用先否定、后肯定的手法,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死后尸骨何必非要归故里,人生行至何地自有青山随的诗意。

从诗句中,自然而然地发出寓意深远的感叹,从而受到启迪。

全诗通俗易懂,平仄押韵流畅,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巧借古今中外经典词句,变为自己明志之诗句,简洁而不简单,通俗不失大雅,是毛泽东心态、 志向的真实流露。

一个胸怀不凡志向,聪慧、 倔强、 有着过人的记忆力和顽强毅力的毛泽东,正迈向他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02

桑梓: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语出 毛泽东 《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原文】

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词语解释】

(1)桑梓: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诗经*小雅*小弁》记载:"淮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意思是见了桑梓容易引起对父母的怀念,所以起恭敬之心,后世即以桑梓作为家乡的代称。

(2)乡关:即故乡,家乡。如崔颢《黄鹤楼》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

孩儿已经立志走出家乡,学不成名发誓不回家乡。掩埋尸骨哪必须要故土,人的一生处处都有青山。

【诗文背景】

1910年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再三思索,要毛泽东去做生意(即经商),而他却立志走出韶山冲继续求学。在他的执意坚持下,最终还是走上了求学之路。毛泽东在离家赴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求学前夕,写了这一首《赠父诗》。

【诗文简析】

《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这首诗是少年毛泽东走出乡关、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展现了毛泽东为了追求理想,即使葬身他乡也无怨无悔的坚定信念与决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2-09

死后埋葬尸体何必在故乡的土地,人生到处都是可以埋葬尸体的青山。

出自毛泽东《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译文:

孩儿立下志向走出家乡,学习不取得成就发誓不还来 。死后埋葬尸体何必在故乡的土地,人生到处都是可以埋葬尸体的青山。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是毛泽东于1910年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写于辛亥革命前夜,少年毛泽东目睹国力衰败、民不聊生的惨况,忧国忧民,壮怀激烈,欲走出家乡去实现更大的理想。起首两句直抒胸臆,叙述出作者心中立志走出家乡,不创造一番事业不还乡的抱负与志向。

后两句引经据典,将前句所述诗意向更深的意境进行挖掘,在改用日本诗人词句的同时,引用中国经书上经典词句,表达了大丈夫志在四方,好男儿四海为家之意,既通俗又文雅。全诗通俗易懂,主题明确。

毛泽东所写相近诗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意为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要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那倒无需考虑,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

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得知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最后作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艰难、痛楚的决定;之后写毛泽东强忍悲痛,在电报上写下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批示。反映出毛泽东的崇高境界,展示了他凡人的情怀和不同凡人的胸怀,读后让人肃然起敬。

第3个回答  2022-03-17
孩儿已经立志走出家乡,学不成名发誓不回家乡。掩埋尸骨哪必须要故土,人的一生处处都有青山。
第4个回答  2020-12-24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