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邻居关系确实是比较冷漠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当初那一种和邻居关系好的时,时代已经回不去了。在越来越多的人他们在回到家之后,第1件做的事情就是马上关起自己的房门,而不是与自己的邻居交流。这一种情况在大城市里面尤为的常见。所以造成邻里关系冷漠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现在的快节奏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
我在城市生活的人,他们当自己下班回来之后,就是马上关起自己的大门,也许是因为他们太过于疲惫,也许是因为他们觉得和陌生人交谈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也许是因为他们不想花费太多的时间在陌生人面前......总之是有很多的理由让他们不愿意和自己的邻居相互交流的。所以现在很多人他们即使做邻居很多年了,可是他们往往只能够叫得出对方的名字,而他们之间唯一的交往也就是在遇到对方的时候点头示意一下而已。
毕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关系越来越冷漠,越来越多的是显示出利益关系。而对于邻居,他们往往就会很少在意了,毕竟说不定有时候他们就会搬走,搬进另一个新的邻居,所以往往这个时候,他们就不会花太多的心思,在于和自己邻居相处上。
之前我们都有一句话说的:远亲不如近邻。确实是在之前的社会里面,或者是在现在的一些农村地方,自己的邻居比远方亲戚要更加的亲近,因为当自己有什么事情的时候,可以让邻居来帮忙。可是在现在的大城市里面,却很少有这样的情况。
河北人张阿姨退休后曾来北京和女儿女婿同住,但不到一个月就吵着要回老家。“邻居一个都不认识,每天做完家务就是看电视,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我有次买菜回家时扭伤了脚,一瘸一拐,又拎着好几袋东西,特别希望有人帮一下,可小区里来来往往的邻居没有一个停下来帮忙的。也不怪人家,都不认识嘛,凭什么要帮你?”张阿姨自嘲地说。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近日的一项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4509人中,40.6%的人不熟悉自己的邻居,其中12.7%的人“根本不认识”自己的邻居。调查中,34.8%的人表示跟邻居“没有相处活动”,80.9%的人感觉与10年前相比,当下的邻里关系越来越冷漠了。
此外,由于装修、噪音、出租房屋、养狗等因素,邻里关系还出现了急剧恶化的状况。
“楼上邻居把3居室的房子分隔成十几个小房间出租,我在家里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听到有人走路的声音,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在海淀区一所高校任教的徐女士对此苦不堪言,和邻居沟通了几次都没结果,还把关系搞僵了,最终惊动了居委会、社区民警来调解。
“我特别怀念小时候的邻里关系,那时是真正的‘远亲不如近邻’,邻里间不仅彼此关系好,连谁家有几个重要的亲戚都知道。有时候亲戚来了,主人却不在家,邻居都会把亲戚让到自己家好好招待。”北京市民袁女士说,“按说那时谁家经济条件都不宽裕,粮食要凭票供应。可街坊邻居们互相帮助扶持,和睦得像一家人,谁家做了好吃的都要给别人家送点儿。”袁女士很感慨,现在生活宽裕了,住上了高楼、住进了大房子,怎么反而体会不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了?
其实想一下也不难理解。
农村之间邻居的关系是这样的。农村很多村的村民都是同一个姓,大家都有着或近或远的血缘亲亲关系,所以相互之间本身就关系很近,而且世世代代都住在一起,邻居之间每代人之间大家都认识,小孩的爷爷一辈之间爸爸一辈之间都是相互认识的,所以说这种认识的关系是传下来的世交,这样其实到小孩这一代必然认识。所以农村的邻居之间的关系是从小在一起玩着长大。
城里的邻居之间关系是这样的。大家买了房住到了一起成了邻居,可是住到一起之前大家之间是完全陌生不认识的,谁对谁也不了解。虽然住到了一起可是因为人们对陌生人有戒备心理,所以人们之间很少主动去交流联系彼此,这样以来就造成了城市里陌生的邻居关系。
旧城改造、拆迁,人口流动、农民进城,这些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脚步,城里几乎每个家庭都有过搬家经历。
现在的小区,商品房,里面的住户来自不同的地方,人们所处阶层又各不同,邻里之间互动的需求就降低了。因而,现在有邻居就跟没邻居一样,很多人回到家,将门一关,就跟整个世界隔绝了一般。这样,邻居之间一旦发生摩擦就不容易解决。
最近,做过两个采访,都跟邻里关系有关。一个是某小区的一楼装雨棚,两楼的住户有意见,拆了。后来,两楼住户也装雨棚,三楼的住户反对。还有一件事,是在一个新的住宅里,一些新业主将过道封包来来,隔壁邻居觉得这样一来就影响到了自家的通风。人还没住进去,邻里关系就紧张了。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
由于现在人口流动很大,在新的居民进入社区时,社区要积极发挥组织作用,让新邻居参与到社区交流中来。以他所在的棕北社区为例,社区每个月都会有一到两次集体活动,包括在社区广场上的活动、坝坝会和会餐等。在这些活动中,也呈现出老年人多,年轻人少的局面。
形成冷漠邻里关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特定的社会转型期和社会结构变动有关,更与整个社会的集体心理有关,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显然不能仅仅依赖于邻里活动。
“与10年前相比,当下的邻里关系越来越冷漠了”的深层次信号是公众如何适应陌生人社会中的人际交往和信任,如何养成适应在陌生人社会生活习惯的问题。一个明显的判断是,如果没有养成在陌生人社会生活的素养,对邻居节等活动来说,很可能就意味着“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短视。
惟有抛弃那种熟人之间的地缘、血缘信任,建立更广泛的契约信任、理性信任,才能让我们适应陌生人社会中的生存,也才能消解越来越冷漠的邻里关系。
所以,养成适应陌生人社会要求的信任品质,已经是身处转型期社会中的我们不能逃避的课题。惟有社会成员公共精神的成长和公民意识的增强,才能真正做到“远亲不如近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