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听觉功能,怎样判断儿童的听觉功能

如题所述

听觉是声波作用于听觉器官,使其感受细胞处于兴奋并引起听神经冲动,经各级听觉中枢分析后引起的感觉。具体的形成过程为,外界声波通过介质传到外耳道,再传到鼓膜。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放大之后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纤毛细胞(听觉感受器)而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听觉在人的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仅次于视觉的重要感觉通道。另外,听分析器是人体除了视分析器以外第二重要的远距离分析器。当我们把眼睛闭上时,就能把外界的视觉信息完全阻隔在大脑之外。但听觉不同,它所获取的信息往往会自动进入大脑的潜能记忆区,因此对人的潜意识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在人的心理方面也能产生很大的作用。所以,听觉属于人体潜意识的领域。  听觉的发展  听觉的发展始于胎儿时期。在孕妇怀孕5个月后,胎儿的听觉系统就已经开始发育了。这时,胎儿在子宫里接触到的第一种声音就是母亲的心跳声和血液的流动声,而且没有杂音的干扰。这些声音可以直达胎儿的潜意识层次,这是一种来自母性的安全  温暖的标志,会让胎儿感到非常舒服和愉悦,促进胎儿听觉系统的健康发育。所以,孕妇在这个时期对胎儿实施听觉教育再合适不过了。  婴儿的音辨能力产生于出生的一刹那。婴儿在脱离母体过程中会受到强烈的挤压,这对听觉的接收架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对其以后的乐感能力都有长足的影响。  在新生儿出生几天后,其音辨能力就可以达到一个惊人的层次,这种能力是日后学习说话、发展语言能力的重要基础。新生儿可以分辨很大一部分声音,如从低音到高音和高音到低音的两组音,也能区分出两个音节和三个音节的不同声音。和一些纯音乐相比,新生儿更喜欢聆听成人说话这种复杂的声音。另外,由于新生儿未出生时已经对母亲的声音有了长久的接触,所以对母亲的声音特别敏感,他们甚至能将母亲的呼唤和别人的区分开来。举个例子,当婴儿哭闹的时候,母亲进行安抚就能很快安静下来,而别人无论怎么哄都收效甚微,这就是婴儿音辨能力的体现。  另外,新生儿也会试图寻找接收到的声音,产生对声音的定向反应。例如,如果有人在新生儿耳边轻轻呼唤时,他们会慢慢转动眼睛看向声音来源的方向。但如果对新生儿说话不温柔、声音强度过大时,他们也会产生抵抗的情绪,并会用哭闹来表达内心的不满。  等孩子再长大一点,家长要注意观察他们对声音的喜好。一般来说,儿童比较喜欢敲打的声音,所以会经常拍手、拍桌子,甚至胡乱拿东西作为敲打的工具,这种声音对儿童听觉系统有着良好的刺激,然而大多数家长却总是阻止孩子这样胡闹。其实,家长应该充分利用孩子喜欢的声音,去提高他们对声音的认知能力。同时,还要让孩子去聆听声音大小、长短、高低的不同,还有动物叫声、流水声等各种不同音色的声音,这将会提高儿童对声音的敏锐度,对儿童听觉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听觉与语言的学习  当婴儿成长到7个月左右时,音辨能力就会逐渐成熟。婴儿不会仅仅局限于用耳朵去听,还会逐渐调动起唇、舌、声带和口腔的肌肉进行共鸣。这时,婴儿会发出“啥甲呀呀”的声音,这是他们听到大人说话后进行的模仿,并不是毫无用处的。在经过一年的听力学习后,幼儿就能清晰地说出一些词语了。  在幼儿呛呀学语到熟练掌握语言的过程中,听觉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例如,家长与孩子沟通时,说话的抑扬顿挫感能带来更好地沟通效果,而过多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并不能起到太大作用。还有,当幼儿在家看电视时,虽然还不能理解电视中的内容,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看电视的兴致,有时还会有模有样地跟电视中的人物进行交谈,这同样是因为听觉得到了满足。  如果儿童听觉受阻的话,将会给语言的学习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同时,儿童潜意识的分辨能力也会受到干扰,所以会变得焦躁不安,不能静下心来,影响儿童情绪的发展,注意力也会随之下降。  听觉的七大效应  ①掩蔽效应:是指一个较弱的声音会被一个较强的声音所影响的听觉现象。  ②双耳效应:是指人耳对于外界声音方位的辨别特性。  ③颅骨效应:是指声音通过颅骨传导入耳的现象。  ④选择效应:是指我们的耳朵可以单独选择一种声音聆听的功能。  ⑤回音效应:是指在一个声场里,我们看不到声源,但是却能听到声音的现象。  ⑥多普勒效应:当一列鸣笛的火车经过一个人时,鸣笛的声音会由高变低,频率高时,声调就高;反之,声调就低。这种现象就是多普勒效应。  ⑦哈斯效应:是指在时间差50毫秒以内,人耳朵无法辨别出两个来自同一声源的同一声音的方位,先听到的那个声音,人们就会认为是全部声音来自那个方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