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中的c v m分别指什么?

如题所述

政治经济学中的c v m分别指什么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

不变资本(c):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生产出新产品但是不改变自己价值量的资本。

可变资本(v):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值,所以叫可变资本。

剩余价值(m):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扩展资料:

剩余价值生产的相关内容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都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关于剩余价值生产的概念。

在马克思的观点中,劳动力成为商品和货币转化为资本,这是劳动剩余转化为剩余价值的社会经济条件和过程。马克思论证这个过程的理论是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剩余价值理论

正如他在《资本论》中写道,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剩余价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8

m——剩余价值(Mehrwert):就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c——不变资本(constant capital):是指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一部分资本。

v ——可变资本(Variable Capital):是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

剩余价值考察的是劳动过程当中的“价值增殖”。显然,此“增殖”非彼“增值”,但决定了经济现象领域中的价格和利润增长运动。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不变资本是可变资本的对称。它指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生产资料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只是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把它转移到新产品上去,原有的价值量并没有改变,马克思称它为不变资本。

扩展资料:

价值是商品经济形态社会的一个基本事实。价值基础上的“剩余价值”,这是工厂制的事实。它的表象是劳动协议或劳资谈判合同的执行过程的结果。其实,新制度经济学的不完全合同理论,地位上相当于“剩余价值理论”,说的是劳动者不能弄清楚自己的“剩余”,实际上就是资方最后的控制权,它不属于劳动者。

就是说,劳动者对劳动过程没有最后的控制权。这是个商品社会的事实,马克思把它称作“剩余价值理论”。即在狭义视阈下, 资本主义企业被直接规定为资本家特别利用市场劳动力合约的一个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控制生产方式和劳动合约。

其他经济学英文缩写及其含义:

1、TFC:固定总成本、TVC:可变总成本、TC:总成本。

2、AC:平均成本、AFC:平均固定成本、AVC:平均可变成本。

3、MC:边际成本、TP:总产量、AP:平均产量。

4、MR:边际收益、AR:平均收益、TR:总收益。

5、MC:边际成本、AC:平均成本、TC:总成本。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8
m——剩余价值(Mehrwert):就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c——不变资本(constant capital):是指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一部分资本。
v ——可变资本(Variable Capital):是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1-02
政治经济学中的c
v
m分别指什么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
不变资本(c):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生产出新产品但是不改变自己价值量的资本。
可变资本(v):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值,所以叫可变资本。
剩余价值(m):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扩展资料:
剩余价值生产的相关内容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都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关于剩余价值生产的概念。
在马克思的观点中,劳动力成为商品和货币转化为资本,这是劳动剩余转化为剩余价值的社会经济条件和过程。马克思论证这个过程的理论是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剩余价值理论。
正如他在《资本论》中写道,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剩余价值
第4个回答  2019-12-21
m——剩余价值(Mehrwert):就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c——不变资本(constant capital):是指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一部分资本。
v ——可变资本(Variable Capital):是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