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及神话传说(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

不要求太多字,言简意赅就好了。多谢了。尽量要快

春节的来历:
春节的来历有很多,而最广为流传的是年兽。据介绍,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 “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元宵节的来历:
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之说。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的来历:
午节,又称为五五节,因为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五日,是三个重要的中国节庆之一,其他两个分别是中秋节和农历新年.
  这个节日的由来是古代中国有一位博学多闻的官吏屈原,他是一位爱民而且又受到尊崇的官吏,但是由於一位充满嫉妒的官吏陷害,从此在朝廷中被皇帝所冷落.由於无法获得皇帝的重视,屈原在忧郁的情况下投汨罗江自尽.
  由於对屈原的爱戴,汨罗江畔的居民匆忙的划船在江内寻找屈原,并且将米丢入汨罗江中,以平息汨罗江中的蛟龙.即使他们当时并没有找到屈原,但是他们的行为,直到今天在端午节的时候,仍然被人们传颂纪念著.

七夕节的来历:
传说古时候有个善良的年轻人,名叫牛郎。他的父母早逝,常遭兄嫂欺负,连家产都没得分,只留给他一条老牛,但这老牛可不是一般的牛哦,它是天上的金牛星变的,因为触犯了天条,所以被玉帝贬到凡间为牛,它看善良的牛郎受人欺负,所以决定要帮他。一天,它忽然开口告诉牛郎,东边山下有个湖,每天都有七个仙女到湖里洗澡,只要牛郎偷走其中的一件衣裳,使那仙女无法返回天宫,就会留下来作他的妻子。听了老牛的话,牛郎果然偷偷藏起一位仙女的衣裳,等到仙女们洗完澡要回天宫时,年纪最小的织女才发现自己的衣裳不见了,急得哭了出来,这时牛郎捧著她的衣裳出现,要求织女答应作他的妻子才把衣裳还她,织女看牛郎忠厚老实,便答应了,两人婚后生了一双子女,生活十分幸福美满,但老牛却死了,在死前它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剥下它的皮,遇到困难时就会派上用场,这是它最后能留给牛郎的唯一一件东西。而织女嫁给牛郎的消息传回天庭后,玉帝大怒,遂派王母娘娘把织女给抓回来,牛郎为了找回织女,想起了老牛的叮咛,就披上牛皮靠著牛皮的神奇魔力追上他们,此时王母娘娘心一急,拔下头上的簪子往空中一划!马上出现了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把牛郎和织女分隔两边,牛郎和一双儿女在河边大哭,其深刻的感情也令玉帝动容,所以特赦他们全家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于是每年到了七夕,就有无数的喜鹊飞上天去,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和织女一家渡河相会,说七夕当天晚上一定会下雨,这就是牛郎织女重逢后喜极而泣的泪水...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的来历起源于嫦娥奔月的典故,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来,后羿娶了一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字叫做嫦娥。心术不正的蓬蒙前来偷师学艺,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但是后羿舍不得妻子,便将其交给嫦娥珍藏。蓬蒙趁着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威胁嫦娥交出此药,情急之下,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后羿无可奈何,但是十分思念妻子,于是派人在后花园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百姓知道嫦娥成仙的消息之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于是,中秋节吃月饼也习俗也慢慢传开了。

重阳节的来历:
月初九重阳节称重九节或节重阳佳节极丰富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放风筝、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重阳节起源于战代原欢乐古万物归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力奇数阳偶数阴九奇数属阳九月初九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我民重阳佳节历着特殊情唐诗宋词少贺重阳、咏菊花佳作唐代诗王维《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独异乡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李白《九月十即事》:昨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两重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1-09
365天出现一次,为聚众与之战斗,每年这时聚一次,传成春节了。
2.汉武帝为赏赐一个叫圆圆的孝顺的宫女,放她回家和家人团聚,和父母一起幸福生活。
3.晋文公纪念介子推定的鬼节。
4.纪念屈原而来。
5.传说这一天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女子乞巧。
6.始于唐初,胜于宋,明清才成为民间重要节日,纪念嫦娥。
7.古人定九为阳数,两九相遇:九九重阳。易经最早提及重阳。1.传说怪兽“年”365天出现一次,为聚众与之战斗,每年这时聚一次,传成春节了。
2.汉武帝为赏赐一个叫圆圆的孝顺的宫女,放她回家和家人团聚,和父母一起幸福生活。
3.晋文公纪念介子推定的鬼节。
4.纪念屈原而来。
5.传说这一天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女子乞巧。
6.始于唐初,胜于宋,明清才成为民间重要节日,纪念嫦娥。
7.古人定九为阳数,两九相遇:九九重阳。易经最早提及重阳。 1.传说怪兽“年”365天出现一次,为聚众与之战斗,每年这时聚一次,传成春节了。
2.汉武帝为赏赐一个叫圆圆的孝顺的宫女,放她回家和家人团聚,和父母一起幸福生活。
3.晋文公纪念介子推定的鬼节。
4.纪念屈原而来。
5.传说这一天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女子乞巧。
6.始于唐初,胜于宋,明清才成为民间重要节日,纪念嫦娥。
7.古人定九为阳数,两九相遇:九九重阳。易经最早提及重阳。 1.传说怪兽“年”365天出现一次,为聚众与之战斗,每年这时聚一次,传成春节了。
2.汉武帝为赏赐一个叫圆圆的孝顺的宫女,放她回家和家人团聚,和父母一起幸福生活。
3.晋文公纪念介子推定的鬼节。
4.纪念屈原而来。
5.传说这一天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女子乞巧。
6.始于唐初,胜于宋,明清才成为民间重要节日,纪念嫦娥。
7.古人定九为阳数,两九相遇:九九重阳。易经最早提及重阳。 1.传说怪兽“年”365天出现一次,为聚众与之战斗,每年这时聚一次,传成春节了。
2.汉武帝为赏赐一个叫圆圆的孝顺的宫女,放她回家和家人团聚,和父母一起幸福生活。
3.晋文公纪念介子推定的鬼节。
4.纪念屈原而来。
5.传说这一天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女子乞巧。
6.始于唐初,胜于宋,明清才成为民间重要节日,纪念嫦娥。
7.古人定九为阳数,两九相遇:九九重阳。易经最早提及重阳。 1.传说怪兽“年”365天出现一次,为聚众与之战斗,每年这时聚一次,传成春节了。
2.汉武帝为赏赐一个叫圆圆的孝顺的宫女,放她回家和家人团聚,和父母一起幸福生活。
3.晋文公纪念介子推定的鬼节。
4.纪念屈原而来。
5.传说这一天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女子乞巧。
6.始于唐初,胜于宋,明清才成为民间重要节日,纪念嫦娥。
7.古人定九为阳数,两九相遇:九九重阳。易经最早提及重阳。 1.传说怪兽“年”365天出现一次,为聚众与之战斗,每年这时聚一次,传成春节了。
2.汉武帝为赏赐一个叫圆圆的孝顺的宫女,放她回家和家人团聚,和父母一起幸福生活。
3.晋文公纪念介子推定的鬼节。
4.纪念屈原而来。
5.传说这一天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女子乞巧。
6.始于唐初,胜于宋,明清才成为民间重要节日,纪念嫦娥。
7.古人定九为阳数,两九相遇:九九重阳。易经最早提及重阳。 1.传说怪兽“年”365天出现一次,为聚众与之战斗,每年这时聚一次,传成春节了。
2.汉武帝为赏赐一个叫圆圆的孝顺的宫女,放她回家和家人团聚,和父母一起幸福生活。

参考资料:复制杀杀杀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16
1.传说怪兽“年”365天出现一次,为聚众与之战斗,每年这时聚一次,传成春节了。
2.汉文帝为纪念平叛“诸吕之乱”,庆祝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3.晋文公纪念介子推定的鬼节。
4.纪念屈原而来。
5.传说这一天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
6.始于唐初,胜于宋,明清才成为民间重要节日。
7.古人定九为阳数,两九相遇:九九重阳。易经最早提及重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09-11-08
1.传说怪兽“年”365天出现一次,为聚众与之战斗,每年这时聚一次,传成春节了。
2.汉武帝为赏赐一个叫圆圆的孝顺的宫女,放她回家和家人团聚,和父母一起幸福生活。
3.晋文公纪念介子推定的鬼节。
4.纪念屈原而来。
5.传说这一天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女子乞巧。
6.始于唐初,胜于宋,明清才成为民间重要节日,纪念嫦娥。
7.古人定九为阳数,两九相遇:九九重阳。易经最早提及重阳。
第4个回答  2021-03-26

中国传统节日故事《中秋节的故事》:中秋节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