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6-30

《尚书》中的“尚”是上古的意思,尚在这里是通假字,通“上”。《尚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其思想引领,用天命观念解释历史兴亡以提供现实借鉴的同时,为“天命”注入了两大理性内核:敬德与重民。 

古往今来,关于《尚书》中“尚”的意思有许多争议,有人认为“尚”代表崇尚,所以整体意思是“人们崇尚的书”,但依据《尚书正义》可知,尚书最初的名字是《书》,因为孔子称它为“尚书”,这个名字才流传沿袭下来,那么孔子为何要加一个“尚”字呢?我们可以联想一下自己语文老师讲课的习惯,一般在说到某位诗人或者某部著作的时候,前面会加上朝代来强调背景,所以加的这个“尚”字翻译成“上古”比“崇尚”要说得通些。

还有一种说法,说《尚书》的“尚”通“上”,但指代的不是上古,而是“君上”。这种说法的根据是书的内容,因为这本书里大部分内容都是臣下对"君上"言论的记载。更严谨点来说,《尚书》是“一部体例比较完备的公文总集”,正如李学勤先生所说,它是历代统治者治国的政治课本与理论依据,但所谓的“历代”其实也就是虞、夏、商、周四代而已,所以在时代与帝王的侧重上,我们更倾向于强调时代,就像《论衡·正说篇》 中将《尚书》解释为“上古帝王之书”,把“上古”放在“帝王”前面,突出它的主体地位。

《尚书》的流传命运多舛,它经历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等大事件,也经历了两千多年漫长岁月的淘洗打磨,其中的内容有许多已经真假难辨,不知道是否是最初的版本,传统观点认为现存的《尚书》版本真假参半……专家学者们仍在不懈地研究中,或许有一天,能够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