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粤语,闽南语,为何吴语方言没那么出名?

如题所述

相对于粤语和闽南语,吴语方言在现代并不是特别出名的原因有三点。第一点,是因为粤语,闽南语有很多代表性的影视作品和歌曲。第二点,是因为吴语方言,既难学又难懂,很难普及。第三点,是因为吴语方言不符合现代人审美的要求。

首先我们来说一说第一点原因。粤语和闽南语相对于来说吴语方言来说,更加的让人熟知,原因是因为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有很多著名的,影视作品以及歌曲,都是用粤语和闽南语创造出来的,尤其是粤语,上个世纪90年代很多经典的影视作品,原声都是粤语,因为那些电影都是在香港拍摄出来的,而香港说的话就是粤语,在那个年代诞生了一大批著名的影星、歌星,非常的受欢迎,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有张国荣,梅艳芳,周星驰和四大天王等人,当然还有那些脍炙人口的闽南歌曲也红极一时。这些人成为了当时那个年代大多数青少年的偶像,自己的偶像说的是粤语和闽南语,他们的作品也都是以粤语或者闽南语的方式展现出来。当然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吸引人们去喜欢和去学习。

而吴语方言就不一样了,吴语方言本身就非常的难学和难懂。典型的吴语方言有上海话,浙江话,苏州话,上海话稍微好一点,用心听的话还是能听懂一些,但是浙江话是真的不好懂,如果不是本地人,第一次听浙江人说话,根本不知道浙江人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其次,吴语方言的腔调,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吴语方言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软,并且翘舌音的话比较多,跟国家推行的普通话有很大的区别。既听不懂又不好学,还和我们平时说的话有很大区别,因此它相较于粤语和闽南语就并没有那么出名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13

吴语区内部划分较大。吴语区有六个大区域,其中太湖区域最大,而吴语区有六个小区域。在六项中,沟通顺畅度是可以接受的,但沟通顺畅度较低。在太湖地区,杭州地区和临绍地区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由人口迁移的历史原因造成的。即使是杭州的滨江区和萧山区也不是由于历史原因所致。南宋建都临安后,大量北方方言传入杭州,形成了大量的官话。最重要的是“儿话音”。正如我们通常所说的,“吴农软语”并不是指所有的吴语区,而是指苏州方言。苏州话在古代吴话区具有较高的地位。由于其强烈的文化输出,可以说是上流社会的语言。


反观粤语,粤语区内有一个香港,这是粤语的文化自信。具体来说,香港制作了大量的粤语音乐、粤语影视作品。和日本动画一样,属于文化输出,提升了广东话的地位。KTV里有很多唱粤语歌的人。许多年轻女孩从其他地方以港台腔为自豪。在香港,广东话被广泛使用,使广东成为“区域语言”,粤语的地位高于其他方言。在香港,由于粤语的普及,报纸和杂志都是用粤语写的,粤语正字字的使用得以保存和继承。让广东人能说能写。它可以在纯粤语的环境中生存。而能熟练地书写吴方言正字的普通人却寥寥无几。这使得吴语成为一种只能说不能写的语言。

正如刚才所说,部分吴话区深受北方官话的影响,产生了许多变种,如杭州话和上海话。中国的首都自古就位于北方,杭州是南方最南端的城市。近代以前,广东是一个远离核心权利和军事斗争的地区,受北方官话的影响较小。自古以来,吴区就有非常优秀的文化产出。为什么会比近代的越区差呢?这与香港、澳门的租赁和开发有很大关系。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由于香港和澳门经济文化发展较好,一大批文化产品进入了香港和澳门。青少年对影视音乐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人们从文化产品中学习粤语,加快粤语的推广也就不足为奇了。此外,早期海外华工多为福建、广东移民。他们的后代在国外生活和成长,这加快了他们对广东话的理解,但不知道其他种类的广东话。


一种语言的延续必须要有环境的带动。现在一味推广普通话而忽视了方言的地位,导致儿童的方言母语必须从家庭成员中习得。而现代通讯与交通的飞速发展极大减小了人们的地理隔阂,跨市跨省跨国的婚姻已经变得十分普遍,爹妈中只要有一个不会方言,就缺了方言的学习环境。吴语是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希望能够像粤语一样不断地发扬。

第2个回答  2020-06-04
因为吴语方言在表达方式、用字发音上都有着一定差别,一个字代表着完全相反的意思也有可能,很少人去学这门语言,所以吴语方言没那么出名。
第3个回答  2020-06-04
首先使用粤语的人群比较多,不光是在中国福建广东一带,包括在亚洲很多地区出去打拼的闽南人,他们把粤语闽南语传播的很广。其次吴语是小语种,使用的人群有限,闽南语是中国中原地区的古语言。
第4个回答  2020-06-04
粤语出名是因为香港,闽南语出名是因为台湾,港台在国际上影响力都很大,东南亚就更不用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