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之的意思和用法

之有哪几种意思在文言文中。。。。。。 在文章中怎么分辨这个之是什么意思 急啊

一、施行、进展。

例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白话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
(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

二、出,生出,滋长。

例句:枝茎益大,有所之。

白话译文:枝茎逐渐生长壮大,有所增高。

出处:东汉·许慎《说文》

三、去,到,前往。

例句:吾欲之南海,何如?

白话译文:我准备到南海去,你觉得怎么样?

出处: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四、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例句: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

白话译文:郑国的一个叫弦高的商人正要去周朝的管辖地做买卖,半路上遇到了他们(秦国的部队)。

出处:春秋末年·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五、之拼音:zhī

释义:

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往,到:“吾欲之南海”。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假之[jiǎ zhī] 

假若。

2、之适[zhī shì] 

前往;往来。

3、久之[jiǔ zhī] 

很久,许久。

4、之卦[zhī guà] 

《周易》卦变之称。

5、之往[zhī wǎng] 

去;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3
  用法:
  (1)用作代词,又分为几种情况:
  1〉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做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2〉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3〉活用作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相当于“我”“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 ,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2〉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4〉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5〉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6〉用在表示间的分句中作状语,常与“也”字呼应,相当于“·······的时候”。
  意思:
  1〉到······去。
  2〉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
  3〉指示代词。这、此。
  4〉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助词“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第2个回答  2020-06-04
一、施行、进展。
例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白话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
二、出,生出,滋长。
例句:枝茎益大,有所之。
白话译文:枝茎逐渐生长壮大,有所增高。
出处:东汉·许慎《说文》
三、去,到,前往。
例句:吾欲之南海,何如?
白话译文:我准备到南海去,你觉得怎么样?
出处: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四、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例句: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
白话译文:郑国的一个叫弦高的商人正要去周朝的管辖地做买卖,半路上遇到了他们(秦国的部队)。
出处:春秋末年·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五、之拼音:zhī
释义:
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往,到:“吾欲之南海”。
扩展资料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假之[jiǎ zhī]
假若。
2、之适[zhī shì]
前往;往来。
3、久之[jiǔ zhī]
很久,许久。
4、之卦[zhī guà]
《周易》卦变之称。
5、之往[zhī wǎng]
去;到。
第3个回答  2009-10-12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刻舟求剑》中的“是吾剑之所从坠”。结构助词“的”,如《幼时记趣》中的“故时有物外之趣”,译为所以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他,她,它(们),如则其善者而从之。
往,到....去,如《逍遥游》“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这、此,如《愚公移山》曾不能毁魁父之丘。
宾语前置的标志。《陋室铭》“何陋之有”
我,《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之乎?
定语后置的标志。《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衬音动词,调整音节,无实意。如《曹刿论战》“公将鼓之”。
第4个回答  2012-09-30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刻舟求剑》中的“是吾剑之所从坠”。结构助词“的”,如《幼时记趣》中的“故时有物外之趣”,译为所以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他,她,它(们),如则其善者而从之。
往,到....去,如《逍遥游》“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这、此,如《愚公移山》曾不能毁魁父之丘。
宾语前置的标志。《陋室铭》“何陋之有”
我,《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之乎?
定语后置的标志。《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衬音动词,调整音节,无实意。如《曹刿论战》“公将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