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立后的巨大变化有哪些

如:衣、食、住、行等

衣:

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

新中国成立后,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西装和旗袍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将近20年。中山装和列宁装成为人民的普遍选择。开国大典时,新中国的领导人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集体亮相,毛泽东和他身边的领导人穿中山装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瞩目。

男性穿中山装,显得庄重、精神。中山装十分正统,上衣的纽扣很多,四个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样式过于呆板,缺乏创新。后来演变成经过一定改进的人民装。

也就是从那时起,一种来自苏联的双排扣制服——“列宁装”,在参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来。它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样式为西装开领,双排扣,各有三个纽扣,腰中束一根布带。这款服装后来竟成了无数中国女性最崇尚、青睐的“时装”,其中,革命女干部几乎是人人必穿列宁装,以显示其革命。

1956年,三大改造开始轰轰烈烈的进行,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灰色变得丰富多彩了。从苏联传入的连衣裙“布拉吉”成为最受欢迎的服装。、

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90年代,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人们的服饰在急速变化,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一种时尚,服饰的变化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表现。

食:

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人们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

人民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

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

住:

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建国初的破旧民居。一片片鱼鳞状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但房屋内部很少有装修,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

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老式的普通民居已经不能满足人民居住的需要,于是新型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楼房鳞次栉比,犹如一座新城。

北京从1998年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为危改居民和北京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买得到、住得起”的选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装修也成为热点,风格多样的装修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体现了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

行:

“一五”计划期间兴建宝成铁路、鹰厦铁路;新藏、青藏、川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国家整体交通水平有所提高。

交通条件明显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增长很快。

1995年11月16日上午,京九铁路全线铺通。1996年9月1日,比原计划提前四个月,京九铁路实现全线开通运营。

这条钢铁大动脉跨越九个省市,缓解了南北运输的矛盾,解决了铁路运输的瓶颈问题;它把即将回归祖国的香港和北京连接在一起,维护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它穿过多个革命老区,给老区人民带去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人们的交通观念也大为转变,假日旅游增多,国内游、出国游开始由观光型走向休闲度假型,并且出境旅游变得越来越平民化,选择也越来越多,而且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个性化旅游悄然升温,人们放松心情度假,开始真正享受旅游带来的乐趣。

扩展资料:

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斐然,通过这个大改革、大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

1、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2、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面开放的社会转变。

3、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实现三个伟大转变。

所以,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来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发展社会主义,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和人民锐意改革,努力奋斗,整个国家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

社会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巩固。11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正在向小康迈进。中国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

在世界风云急剧变幻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严峻的考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

百度百科—改革开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5-19
  巨大变化:
  1、土地改革,使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中国有了汽车、飞机、大桥、钢铁厂、机床厂,使中国走进了工业化;
  3、农村实行生产合作社,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进入了社会主义初期;
  4、石油工业发展起来;
  5、航天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工业从无到有发展起来。
  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官僚主义、和封建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翻身成为了国家的主人,使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
第2个回答  2009-10-08
中国1949—1978没啥变化,31年来经济连续31年平均两位数增长,尤其是生活条件非常大,军事上常规武器已经超过俄罗斯,核力量一直是隐藏实力故不得知。中国有世界第一数量的陆军250万左右,随时可以扩编到几千万(人多力量大)。
衣:以前衣服仅仅取暖,现在有点国际化了。
食:变化最大以前根本吃不饱,现在夏粮连续6年增产,产量皆创历史记录,吃啥都有了,好像现在流行吃进口零食,我建议不要吃。
住:楼是有了(几千万农民工地血汗),但是钱呢,我家还好有三处住宅,但都是2000年以前买的,地产商心黑,银行腹黑,地方政府胃黑,地产商是万恶资本家,银行是万恶的金融家,卖地的地方政府是官僚。哈哈什么都全了。哦,还有血汗农民工,被银行放了高利贷的房奴,还有连房贷都供不起租房的人,韩寒称他们为穷人。
行:以前开自行车,现在都开跑车了,我相信胡佛在美国许下的诺言,“每个人家的车库中,都会有一部车。”会在中国实现
第3个回答  2020-10-24

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一起回顾这些变化,每一件事都将载入史册

第4个回答  2019-04-09
衣服变了,人更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