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词和例子

辩题是经典的传承应当走通俗化路线 要专业一点的
我是正方

一。是讲传统文化的困境。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
位。从文字的诞生到周朝“礼制文化”的确立,从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文化争鸣
到秦汉儒家文化大一统,从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多元化到隋唐文化的博大恢弘,中
国文化经历了一个从孕育发生到绚丽辉煌的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从四大发
明、丝绸之路到世界各国蜂拥而至的使者,中华文化的广泛传播确立了自己的天
朝大国形象,其自信、从容和深邃的贵族气质更成为当时世界各国竞相模仿的对
象。
但历史是无情的,过分的自信必定走向骄傲与自大,最终会蒙蔽自己的双眼,
也疏忽了自身的进步。正当国人死守着过去的辉煌而停滞不前时,鸦片战争犹如
一记闷槌给昔日贵族以沉重一击。也许军事上的硬伤并没有让民族文化低下他高
昂的头颅,反而吸收俄国社会主义的新鲜血液而恢复些许活力,让国人重拾自信,但改革开放以来,披着金钱与享乐主义外衣的西方文化新贵,挂着“时尚、科学、民主”的笑容走进中国人的生活,本已虚弱、老迈的中国传统“贵族”终于在西方新贵笑里藏刀的挤兑和国人的喜新厌旧中走向没落。
在大众文化的全面开花之下,高雅文化的生存和生长空间受到了极大
的挤压。高雅文化由于其“阳春百雪”的格调,被压缩到乏人问津的角落,进而欣赏高雅文化的受众圈子也日益萎缩。接下来“消费时代的日常生活往往打上审美的光环,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坍塌了,被商品包围的高雅艺术的特殊地位也消失了;艺术已经转移到了工业设计、广告和相关的符号与影像的生产工业之中。这表明高雅与低俗精英与民众、少数与多数、有品味与无品味、艺术与生活等等所有这些垂直性划分都遭到了破坏,符号的等级开始瓦解。”
6
由于大众文化意欲消解文化的阶级性、阶层性和垄断性,是一切现代文化形态均
有的属性。即使是精英文化或高雅文化,也只有千方百计地搭乘大众文化快车,才有可能传播到位。在这样的情势下,文化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电视媒介相结合也就变得常见了,如史蒂文.康纳所言:“一种令人不安的流动性开始影响传统上作为大学独占领地的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分界线。诸如电视、电影和摇滚乐这样的通俗文化形式开始自称具有高雅文化的某些严肃性,而高雅文化也采纳了某些通俗艺术的形式和特征。”
7
而高雅文化一旦与现代电视媒体相结合,便找到了一种覆盖面最广和受众人数最
多的现代传播的载体。高雅文化文本中的艰难晦涩往往给其广泛传播带来困难,而电视这种大众化传播媒介恰恰可以弥补这种文字传播的不足,电视媒介集图像、声音文字、音乐等多种艺术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它能把高雅文化中用语言塑造的间接形象转换为直观的视觉形象,它能用通俗生动的方式消除文字那种需要通过接受教育才能理解的间接性,使观众容易接受,因而能扩大传播的广度。

二是。传播者。

文化的传承不仅仅在于传播,也在于培养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传授文化
成果的学习方法。换句话说,受众不仅能欣赏传统文化节目,也能掌握其中的文
化技艺,才能真正做到让传统文化瑰宝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古人有云:“授人以
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深刻揭示了其中的道理。
以戏曲为例,电视媒介更多的是将戏曲表演搬上荧屏供人们欣赏,而没有展
示京剧是如何发声练嗓、如何练基本功等一些京剧学习技巧,人们只有去专门的
京剧团学习,这就造成了广大京剧爱好者的学习兴趣与社会上京剧表演培训机构
偏少之间的矛盾。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通过媒介聘请京剧界表演人士现身荧屏传
授技艺。
显然,电视作为第九艺术具有囊括前八种艺术的能力,因此无论是传统书法、
中国画、围棋、古筝、民族音乐还是京剧、昆曲、越剧、黄梅戏,都能通过电视
语言丰富的造型手段达到既供人欣赏又传播技艺的目的,这正是文化传承之所
需。

二是大众的需要。
在社会科学里,关于人类需要的思想具有悠久和复杂的历史。像雷蒙德.威廉斯
一样,更多的需要批判理论家已提出,人类既具有物质的需要,又具有象征的需要。
需要既与人类的物质基础有联系,又与他们文化发展的层次相关。而与文化和传播有
关系的人类需要,至少有四种类型:(1)对关于专家文化如何发挥作用的知识的需要;
(2)对各种欲望、要求和在时空上遥远的他人的需要阐释(need interpretation)的
理解需要;(3)将我们自己理解为一个社会共同体的需要;(4)对审美而非工具性界定
的文化经验的需要。
4
从这几种需要来看,主要涉及对共同体的需要,在文化和心理离散的情况下,这
尤其明显。人类都有文化高度参与的某些需要,这些需要往往是审美的而不是工具性的。你不能问这些被需要的事物有何用途,它们是因为自己而有价值,不同于那些因为其他事物而有用的事物。
经典文化往往代表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文化价值规范与模铸人的思想、制约人的行
为的文化力量,对于一个民族、国家来说,它们是其生命的依托、精神的支撑和创新的源泉;对于人们来说,它们关注精神空间的开拓,其文化思想的不朽和伟大能让他们从其中寻找到对应的力量和智慧。特别是经典文化中所宣扬的理性达观和道德自由往往会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宁静和充实,其文化内涵中的宗教悲悯情怀,亦能抚慰精神上的困惑和烦忧。而众所周知,近30年,正是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历史时期,在向市场化社会转型的这一时期里,随着整个社会经济欲望的释放,处身于社会转型期的文化机制同样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经典文化被挤压和消解,消费文化、娱乐文化大行其道,举国上下更是大兴娱乐之风,报纸、电视、网络,几乎所有的媒体,誓将娱乐进行到底。然而,这样的娱乐只能让人快意于一时,并不能解决人们内心的归属,使他们的精神得以安顿。人们的内心深处,那种心理不适并未减轻。就像陈力丹教授所言,“这是一种经历不同的文化处境而带来的‘文化震惊(culture shock)’,容易使人们心理处于焦虑、焦灼、失落、躁动的状态。面对世界的不确定性,人们不知所措,没有既定的价值可以遵循。人们渴望归属、渴望慰藉、渴望安抚,这是现代社会大众的共同心理需要。”
5
诚然,经典文化能抚慰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遭遇的种种心理不适,并给人们提供
审美的需要。然而在现代社会,人们在工作忙碌之中要想静下心来去阅读包含古典文学、历史和先秦诸子等的经典典籍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旦中学毕业,人们就基本上很少有机会与自己的经典文化相接触了。传统文化的通俗化传承不仅仅在于传播,也在于培养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传授文化成果的学习方法。换句话说,受众不仅能欣赏传统文化节目,也能掌握其中的文
化技艺,才能真正做到让传统文化瑰宝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古人有云:“授人以
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深刻揭示了其中的道理。

累死了。你参考吧。我没仔细弄。CAJ会用的话,我发几个大论文给你好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0-09
g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