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不予起诉的案件,公安机关怎么办

如题所述

检察院不予起诉的案件,公安机关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人民检察院不予起诉的,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给公安机关,公安机关收到不起诉决定书后,认可不起诉结果的,应当按照法律的规定释放犯罪嫌疑人,或者对侦查中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进行解除;不认可起诉结果的,可以申请复议,对复议结果不服的,还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七十七条
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同时对侦查中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查封、扣押、冻结。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处分或者需要没收其违法所得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检察意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有关主管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第一百七十九条
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公安机关。公安机关认为不起诉的决定有错误的时候,可以要求复议,如果意见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23
不起诉决定作出后刑事强制措施应解除。
不起诉分为绝对不起诉,相对不起诉和证据不足不起诉。如果是相对不起诉,则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