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打疫苗需要带什么证件

如题所述

法律分析:需携带相关证件,并提供监护人签字的知情同意书和父母至少一方的姓名及身份证号码。接种前避免空腹、劳累,要让未成年人在一个放松的状态下进行疫苗接种。请佩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穿宽松衣物。

接种时:

家长陪同,配合接种医生进行健康筛查,如实提供本人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

接种后:

在接种现场留观30分钟,如出现不适,请及时告知留观现场的工作人员。保持接种局部皮肤的清洁,避免用手搔抓接种部位。如果接种后出现注射部位疼痛、红肿、一过性发热等现象,无需特殊处理。这些反应一般2-3天内会自动消失。如发生持续不适或加重,请及时就医。

对于接种疫苗,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认为接种以后就万事大吉了,防护措施也降低了,并不是的,疫苗的保护率并不是100%的,疫苗只是可以降低感染风险以及预防被感染之后得重症。接种疫苗以后,我们还得做到:戴口罩,勤洗手;非必要,不远行;不扎堆,少聚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

第四十一条 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制定国家免疫规划;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由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拟订,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

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建立国家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并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建立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动态调整机制。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疾病预防、控制需要,增加免疫规划疫苗种类,报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备案并公布。

第四十二条 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公布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强化预防接种规范化管理。

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公布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和非免疫规划疫苗的使用指导原则。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当结合本行政区域实际情况制定接种方案,并报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备案。

第四十三条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开展与预防接种相关的宣传、培训、技术指导、监测、评价、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等工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