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让宰相选一个没被用过的年号,结果和前蜀撞年号了

如题所述

宋太祖让宰相选一个以前从来没用过的年号,结果用了三年后发现和前蜀撞年号了。乾德三年,北宋灭后蜀,后蜀的宫女被送进了北宋皇宫。赵匡胤在宫中发现一副铜镜,是后蜀宫女带来的,上面刻着“乾德四年铸”几个字,赵匡胤当时很迷惑,现在不是乾德三年吗?怎么会在上面刻着乾德四年呢?

赵匡胤拿着铜镜给宰相们看,宰相都回答不上来,于是又召见学识更渊博的学士陶谷和窦仪。窦仪说这应该是前蜀的东西,过去前蜀的王衍用过乾德的年号,铜镜应该是那时候铸造的。赵匡胤由此感叹:宰相须用读书人。但即使是出了这么大的错误,赵匡胤也没迁怒赵普,而且也没气急败坏,并没有立刻改元,而是继续沿用乾德年号,三年后才改元。

年号都会取美好的寓意,就像我们说一些吉祥话,总会有重复的。重复使用的年号有很多,比如太平,永兴,永安,永平,永和,建兴,这些寓意都是好的,重复使用也正常。还有皇帝特意使用著名帝王的年号,比如刘秀的建武年号,越是局势倾颓的时候,后代皇帝越是喜欢用这个年号。

唐德宗的贞元寓意明显,就是把太宗的贞观和玄宗的开元结合起来,希望能恢复以前的昌盛。而元顺帝连结合一下都懒得结合,直接使用忽必烈用过的至元,想法是好的,可惜没能守住江山,还给后人添麻烦,为了区分,称元顺帝的至元为后至元。

不过像赵匡胤的乾德,真就是尴尬了,只是因为不知道以前有人用过。像赵匡胤这种想法的皇帝也不少,想有个独一无二的年号,所以这就要求大臣们博学多识,了解之前的年号。明朝开始一世一元,年号独一无二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但是毕竟之前已经有很多年号了,像天启被使用过5次,而我们现在一提到天启这个年号,最先想到的是明朝天启皇帝,实际上在他之前早就不止一次用过这个年号。还有朱棣的永乐,就更尴尬了,这个年号之前方腊使用过。虽然永乐寓意很好,但是如果朱棣知道方腊使用过,估计也不会再用了,毕竟不吉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