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跟孩子谈早恋?

如题所述

1.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同时,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性、恋爱、婚姻教育,先打打早恋的预防针。当发现孩子有早恋的苗头时,家长不要惊慌失措,如临大敌,要对孩子进行热情的帮助,给孩子讲道理,可以告诉孩子:德国伟大诗人歌德曾经说过,“英俊少年哪个不善钟情,妙龄少女谁个不善怀春”,喜欢心目中特定的异性是这个阶段的孩子都会发生的事,但这种喜欢只能保持在友谊的层面,不能成为“恋爱”。并告诉孩子不能早恋的原因,要教孩子自尊自爱,区分友谊与爱情的关系,适当地向孩子讲讲爱情的社会道德性和爱情的权力责任,使孩子对恋爱、婚姻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2.家长对待孩子的早恋问题切忌态度粗暴、方法简单。如果发现孩子陷入早恋,孩子对所爱慕的对象魂不守舍时,家长不能用讥讽、责骂甚至惩罚的方式来对待孩子,不能偷看孩子的信件、跟踪监视孩子,更不能冲向学校或对方家中,弄得满城风雨,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最好的办法是理解孩子,体贴孩子,运用“冷处理”的办法。采取“跳、”“冻”、“隔”的方法。因为当孩子产生恋爱情感时,随着憧憬与激动,也会为伤感、社会环境压力、甚至性欲的纠缠而苦恼。父母不但要洞察孩子这种内心情感,而且还要从旁加以引导,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诉说,并给孩子以热情、严肃的忠告,让孩子“跳”出来,将感情冻起来,要告诉孩子初、高中生谈恋爱最后“终成眷属”的还不到3%,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小,早恋对中学生学业有影响。尽量把两个孩子“隔”起来,少接触。家长的教育要和风细雨,又要有一定严肃态度,不能埋怨、责备,帮助孩子走出“早恋”的困惑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3.给孩子足够的时间。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由于双方家族是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极力阻挠。但来自家庭的压迫并没使他们分手,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到殉情。这样的现象我们叫它“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所谓“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是指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一些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出现早恋现象时,往往会马上想办法把他们拆散,这样处理,不但不能达到目的,反而可能使他们的关系更加牢固。因此,建议家长在处理此类问题时,一定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别太心急,而是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来处理。

4.满足孩子对爱的需求。很多孩子之所以早恋,是因为他们缺少爱,所以拼命地寻求爱。有的家长忙于自己的生意或事业,很迟回家或很少回家,甚至常年在外,孩子得不到关爱;有的家长夫妻关系亮起红灯,冷战争吵,甚至大打出手,孩子成了替罪羊;有的家长很少和孩子沟通,一张口就是成绩长成绩短,孩子心烦意乱。当孩子无法从父母那里获取爱的时候,他们就会转而在其他人身上寻找爱,这时早恋就产生了。因此,当孩子早恋的时候,家长不应该一味指责孩子,而应该反思一下:我给了孩子多少爱?

5.家长应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对身心健康有益的活动,以转移其注意力,发泄其充沛的精力。校内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校外的旅游、交友、公益劳动等既可锻炼身体,又可益智、养性。同时,鼓励孩子根据个人兴趣,发展个人爱好,如进行集邮、读世界名著、练习写作投稿,使课余的时间充满情趣,充满快乐,也许,“早恋”的情感会适当减弱和转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5-12
谈到孩子早恋的话题,很多家长会感到头疼和无从下手。早恋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家长需要认真对待这个问题。以下是一些谈早恋的建议,希望对家长有所帮助。

1.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在谈早恋之前,要先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有些孩子在初中阶段就开始谈恋爱,有些孩子则很反感早恋。不管是哪种情况,家长都应该和孩子坦诚沟通。询问孩子对早恋的看法,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

2.阐明早恋的危害

在谈早恋时,家长清晰地讲述早恋会导致的种种危害,譬如影响学习、社交和身心健康等等。不过在讲述时,不要过于讲道理,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好过于没用,但过度强调会令孩子感到束缚,反而会产生恶感。家长可以用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早恋的危害,让孩子感到其实这种行为并不是那么美丽浪漫。

3.给孩子提供建议和支持

给孩子提供建议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孩子不一定会适应自己的恋爱经历。对于初恋的孩子,家长可以给予一些支持与帮助。爱情是个新鲜感,但是家人是最亲的,情感沟通和信任十分重要。如果需要聆听,那么家长也应该适时地给孩子支持鼓励, 不要急着阻止,毕竟谈论也是一种方式,多提提醒,让孩子明白自己应该掌握的分寸。

4.家长做一个榜样

作为父母,我们的言行和处世方式会在孩子的成长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父母,应该自己身力行,做一个榜样。不要玩弄感情,不要作出以情动人的事,这样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认知和行为习惯。同时,在和孩子交流时,我们应该放下成人的架子,通俗易懂,温柔治愈。

总之,谈早恋是一个严肃并复杂的问题。家长需要认真听取和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但也不要姑息孩子的错误行为。通过细致挑战和做出正确的上述行动,我们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发展和面对未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5-11
前几天,一位工作3年的同事妹妹找到我,和我一起探讨:班里有孩子有早恋倾向,会画一些出格的漫画,该怎么办?
前两届孩子似乎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我是这么处理的。
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性”

小学五、六年级的孩子,女生10岁左右,男生12岁左右,身体进入了快速生长期,身体第二性征开始发育,开始进入了“青春期”。
这时期的孩子因为身体、心理上的变化,会对“两性”充满好奇。家长和老师一定不要遮遮掩掩,“谈性色变”。越是遮掩,孩子的认知好奇就越得不到满足。越得不到满足,孩子就千方百计地去寻找,以致到了影响学习的地步。
所以班主任或者是孩子父母都可以跟孩子讲讲诸如“例假”、“喉结”、甚至“精子和卵子结合受精”等一些有趣的知识。当然,如果师生关系足够和谐,亲子关系足够信任,讲这些话题并不会不好意思。
与其遮掩,不如正大光明,因为人性总爱了解不让他了解的东西。当一个东西司空见惯了,就不会那么好奇了。

民主地谈一谈“两性”
The rains
小学生队伍里,是不存在早恋的。他们嘴里说的喜欢,不是真正的喜欢,只是一种男女生的互生“好感”,这也是青春期孩子的一种正常表现。因为据我观察,在小学阶段喜欢某男生(女生)的孩子,到了初中,又会转变好感对象了,他们并没有那么专一。所以这不是“爱”。
我通常会会跟孩子说三句话:

第一句话
喜欢一个异性(男生、女生),说明你是一个情感健全的孩子,太正常不过了,老师小学时也有喜欢的小男生。

第二句话
喜欢他(她)说明他身上有让你向往的优点,可见你是一个追求美好的人。

第三句话
喜欢一个人要多帮助他,那才是真正的喜欢。他在学习和生活上都需要你多帮助哦。
这三句言简意赅的话既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关注他们的交友,体现对他们的尊重,又简单地化解了“喜欢”二字从孩子们口中说出的“尴尬”。

明确地立一立规矩
The rains
有了上面的感情牌,班主任或家长一定要明确地告诉孩子:男女生交往非常好,但一定要在公开的场合进行交往,一定不能俩人单独交往。
交往时女生要自尊、自爱,男生要绅士有礼,不要有一些不合年龄、不合时宜的举动,那样不符合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更不符合男女生正常交往的礼节。
至于班上有看出格图画的,创造出格漫画的同学,在肯定他有创造性的同时,一定要和孩子诚恳地谈心,告诉他这些东西的危害。
当老师或家长心平气和地、以尊重理解的姿态和孩子们讲道理时,孩子们是会虚心接受的。因为谁都知道“青苹果不好吃”的 道理。
多创造男女交往的机会

班主任在班上应营造民主包容、开放友爱的班级环境,鼓励青春期刻意回避男女交往的孩子学会大方地和异性交往。
比如,不会的题问一问他(她);
过节可以互赠小卡片;
她被欺负了可以出来主张正义;
班委、同桌都讲究男女搭配;
春游、队会鼓励男女混组……
比如上一届孩子,男女生相处的还算和谐,班里已经知道谁喜欢谁,但大家基本都是抱着开放、尊重、包容的态度,而非鄙视或起哄。视频是运动会前我们的男女生俩俩斗舞排练。
当我们真正理解我们的孩子时,他们的行为并没有错,他们的偏差只是因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还不太健全。
第3个回答  2023-08-13
如果孩子出现早恋的情况,交流是最重要的,也是最能解决问题的。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起与孩子之间的信任关系。让孩子感受到你是一个愿意倾听、理解和支持的家长,他们才会更愿意与你分享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与孩子谈论早恋问题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和地点,确保他们心情平静,没有其他的干扰。避免在急于解决问题或情绪激动的状态下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