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八府巡按”有多牛?相当于如今什么职位?

如题所述

八府巡按是指明、清时官职,民间俗称,正式官衔应该是监察御史,分巡各省称巡按御史,戏剧、小说等引用改成八府巡按,职权极大。职务的正式称为应该是“监察御史”。这个职务其实就是代替皇上巡视各省,是皇帝的耳目。

一、设置历史

这个职务最开始设于隋文帝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新唐书·百官志三》记载:

“监察御史十五人,正八品下。掌分察百僚,巡按州县,狱讼、军戎、祭祀、营作、太府出纳皆莅焉;知朝堂左右厢及百司纲目。”

其实八府巡按只是戏曲上的官职,在明朝都察院下倒是有十三省巡按一职全称为巡按御史,正七品,《明史》记载:“北直隶二人,南直隶三人,宣大一人,辽东一人,甘肃一人,十三省各一人。”据《清史稿》记载,清初沿明制,设都察院,下有十五道监察御史。顺治初,又有巡按御史,每省各一人,顺治以后逐渐废除,改为十三科道,而每省中设分巡道一职,即俗称道台,正四品,位知府上,和明朝的巡按有多少相同,但职权大多了。

二、职能,职责

大家主要掐几个关键字样看,“正八品”这在古代并不是多大的官职,我们常说“九品芝麻官”这个官位,从职能上,就比个芝麻官大一点?因为这个官职品级虽小,但权力极大。是代表皇帝行使监督权的,可以监督皇帝以下的所有文武百官,御史虽统辖于都察院,但是却直接归皇帝管辖。说白了监察御史就是皇帝的耳目,如果是派遣到了地方的监察御史那权力就更大了。

因为他们上可监督总督、巡抚一级的大地方官,下可深入到州县,帮助皇帝了解民情。别看巡按御史只是一个七八品的官员,但是总督见了都得客客气气的。生怕一个得罪了,被巡按御史在皇帝面前参一本,那以后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三、八府由来

八府巡按的形象多为正义的,这可以理解为百姓对官吏们公正廉明的一种渴望、期盼有廉明的官员来管一管他们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是百姓希望吏治清明的一种表现。

八府由来

明代很多省份(布政使司辖区),都分八个府。如:

福建:福州、建宁、延平、邵武、兴化、泉州、漳州、汀州八府

陕西:西安、汉中、凤翔、延安、庆阳、平凉、巩昌、临洮八府

河南:开封、归德、河南、南阳、汝宁、彰德、卫辉、怀庆八府

贵州:程番(贵阳)、都匀、黎平、镇远、思州、铜仁、思南、石阡八府(安顺等府是明末才增加的)

四川:成都、重庆、夔州、保宁、顺庆、叙州、马湖、龙安八府(遵义等府是明末才增加的)

广西:桂林、南宁、柳州、梧州、平乐、庆远、浔州、思恩八府(太平、思明等府是土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八府巡按是古时候令很多地方的官员都非常害怕的职务,一旦被八府巡按盯上,对于仕途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八府巡按的职责是代表朝廷,对全国各个地方的地方官员都有着监察的权力,权力震慑到全国的全部地方官员,是一个相当厉害的官职。古时候的八府巡按相当于现在的全国最高人民法院的检察长,是朝廷的第一把手。

一、官职权力令地方官员害怕

八府巡按这个官职的诞生就是为了地方官员准备的,因为地方官员非常多,达到州府,小到镇长,朝廷不能全部都检察他们的行为是否规范,有没有贪污和冤假错案,因此,八府巡按就是代表朝廷对地方官员的检察,避免在地方官员出现腐败的现象。因此,在地方官员的心中,被八府巡按盯上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影响仕途都是小事,要是官员真的错了一些不利于人民的事情,很可能影响整个家族的民运。因此,八府巡按对全国所有的地方官员都有很大的震慑力的官职。

二、八府巡按的官职地位

虽然八府巡按的官职地位不高,甚至比很多地方的官员的品阶都要低上不少,仅仅是位列八品。八品的官员在古代官员的制度当中是末尾的官职,仅仅比九品高而已,离一品大官还有很大的差距。虽然八府巡按的官职低,但是朝廷赋予这个官职的权力却是很多的,因此,能让很多高品阶的官员都不敢在八府巡按面前轻易放肆。八品官员能得到高品阶的官员的尊重,甚至是忌惮,朝廷上的官职也就仅仅只有八府巡按这一个了。

八府巡按仅仅位列八品官职,排在官职的末流,但是朝廷赋予他检察地方官员的权力,却让他即使是高品阶的官员在面对八府巡按的官员的时候都要尊重,而且正因为有八府巡按的官职存在,让地方官员的行为更加规范,不敢犯错,也维护了朝廷的严谨性。

第2个回答  2020-08-31

最初是在《康熙微服私访记》中看到于世龙担任八府巡按这个职务,不过不管是于世龙,还是八府巡按都是小说中杜撰出来的,在古代并没有这个官职,不过根据这个职务我们可以判断,这其实就是监察御史,“八府巡按”不过是民间的叫法罢了。

八府巡按于世龙

“八府巡按”(监察御史)是个什么职务?

监察是指监观四方,在隋文帝统治时期,就设置有监察御史一职,负责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简单说就是搞反腐工作的,除此之外,监察御史还要负责审查案件,看看有没有冤假错案,在皇帝言行的不端的时候,要冒死进谏,朝中奸臣当道,要上奏弹劾,监察御史虽然官职不高,却非常重要。

在唐朝时期,监察御史就有了一项重要的工作,要巡查各个郡县,审核地方官员政绩如何,有没有贪赃枉法,在古代盐,茶等暴利行业,油水最多,因此朝廷还会专门设置巡盐御史,巡茶御史等职务,专事专办。

到了明清时期,又专门设置有道监察御史,巡按御史,属于朝廷外派到地方监察的官员,他们的职责主要就是防止地方官吏侵害百姓合法权益,可以随时就地方行政的弊端对朝廷上奏陈述,还可以对地方违法官员进行弹劾,在情况恶劣的时候,朝廷可以直接授权巡按御史惩办违法官员。

因此,虽然检查御史官职不高,但是肩上的责任却十分重要,朝廷政策能否在地方得到落实,朝政风气整体如何,都和监察御史有很大关系,对于很多地方官员来说,也不会轻易得罪监察御史,朝廷对监察御史的选用也一直非常谨慎。

“八府巡按”类似于今天的什么官职?

“八府巡按”是监察御史的俗称,明清时期的监察御史是在都察院办公,这类似于今天的检查院,不过古代的都察院职权范围也包含了法院审判的一些内容。

监察御史从他们的工作内容来看,和今天地方检察院的检察长差不多,只是官职的高低会有一些区别,而像巡盐御史,巡茶御史,则和中央巡视组入驻央企,国企的组长是差不多的,而道监察御史,巡按御史这些直接委派到地方进行监察的官员,则类似于派到各地的中央巡视组组长。

当然单独做一个这样的对比是不准确的,在古代的官员职权划分不是非常详细,监察御史既有反腐,督查的职责,同时还要监管朝政风纪,有权利直接查办官员,这在今天是多个职能部门的活,因此我们只能通过简单的对比来了解“八府巡按”(监察御史)。

第3个回答  2020-09-10
古时候“八府巡按”特别牛,权力很大,可以弹劾巡抚。相当于如今的中央巡视组组长。
第4个回答  2020-09-17
古时的八府巡按相当于是皇帝的眼睛,但是从官职上来说实际上是没有这个官职,比较正式的的职位是监察御史,这个职位是代替皇帝去巡查各地的情况的。而监察御史是正八品的官职,级别不高但是权利却很大。相当于现在的纪委一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