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二四章曰: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
自我表现的人,那不是聪明,自以为是的人,反而是在欲盖弥彰。那么如能识破别人内心的想法呢?
靠感觉?你的第六感没那么强;
靠猜?你往往猜的都是不靠谱的;
靠故弄玄虚?结果会适得其反。
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办呢?战国时期,有一“谋圣”,名曰鬼谷子,他隐于世外,将天下置于棋局,研究出一套识人心术,弟子使用这套心术,出将入相,决定列国存亡。
同样,也适用于我们今天的职场、生意、交友中,要想在人生中避开一些坑,鬼谷子的这三招钓心术,值得你掌握!
01静言术: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
静言,大意是少说话或者不说话,其深层次含义就是以静制动。
不说话不代表着你不作为,少言意味着你要多听,多听别人说什么,别人说的每一句都不是废话,他的言谈举止中肯定要表达其内心的想法,你要善于从他人的话语中,揣测出他内心的想法。这样你就可以知道他的意图是什么。
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急于跟别人沟通,但我们找不到别人关注的点,所以往往沟通会很失败。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先通过听,了解他人,之后再与人沟通,话要说在点子上,才能事半功倍。
在空城计中,司马懿亲率二十万大军兵临城下,诸葛亮安坐于城楼之上,一首《卧龙吟》吓退司马懿二十万大军。
司马懿为何没有急于攻城?他想知道诸葛亮在干什么,然而诸葛亮送歌一曲,司马懿立刻明白其中道理。“空城计”看似诸葛亮赢了,其实不然,司马懿才是最大的赢家。
曹魏的四代帝王都处处防着司马懿,司马懿看似忠勇可嘉,实则老奸巨猾。如果没有诸葛亮的北伐,朝廷一定不会重用司马懿。
如果空城计中,诸葛亮阵亡,那么,狡兔死,走狗烹。司马懿也将失去他应有的价值,魏王一定会卸磨杀驴。正所谓英雄相惜,他听完诸葛亮的《卧龙吟》后,恍然大悟,诸葛亮一曲琴音救了司马懿一命。
所以在人际交往中,静言多听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
02反问术: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
反问术,即是在谈话间,有言语不合理的地方,你可以提出反问,对方必有应对之词,你可以从中寻出破绽,弄清对方内心的真实想法。
俗话说,撒了一个谎言,要用一百个谎言去圆,如果对方在说谎,那么他言语间的逻辑性肯定有问题,这时如果你提出疑问,对方必然慌乱,露出马脚,而你便可以从中探听出虚实。
在交谈中,阴中有阳,静中有动,巧于反问,可以平中出奇,一语中的,入木三分,往往使你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公元220年,曹操逝世于洛阳,曹丕接位。当年曹丕和曹植在争“太子”之位时,曹丕对曹植心中已生怨恨。在曹丕继位后,便将曹植撤了爵位。
一日,曹丕又将曹植召至殿上,以其不为父亲曹操守丧为由,欲将其治罪。又命曹植如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可免其罪。
曹植走至第六步时,诗从口出: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的寓意是曹植和曹丕本是兄弟,为何要自相残杀呢?
经过这一句反问,曹丕内心很惭愧,自己已经继承大统,何故难为自己的亲兄弟呢?于是便将曹植给放了。
03象比术: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观其次象比术。
如果前两招静言、反问都识破不了对方的心思,那么你只能使用第三招象比术。
象比就是与人共鸣,通过一件相似的事件,去触动别人的内心,由此产生共鸣。
在春秋战国时期,郑庄公因出生时难产,母亲姜夫人很不喜欢他,而他的弟弟段却长得一表人材,很受母亲宠爱。
因为郑庄公是长子,所以他被立为太子,而母亲数次向丈夫郑武公提起改立段为太子,郑庄公很生气。
后来母亲还联合弟弟叛乱,事件平息后,郑庄公将母亲软禁,并发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郑庄公朝中有一位大夫名叫颍考叔,为人孝顺。
一日他抓来几只猫头鹰献给庄公。庄公见了问道:这是什么鸟?
颍考叔回答:此鸟名叫鸮,小时候由母亲将其养大,长大后它便吃掉母亲,这是一种不孝之鸟,因此,我捉来吃掉。
庄公内心深有感触,默然无语。这时,御膳房送来了几只烤羊腿,庄公便赏赐一只给颍考叔,颍考叔将其包好,装于袖中,庄公很好奇,问道:你为何不吃?
颍考叔:家中有一老母,多年未食好肉,我岂能独自享受,回去和家中老母一起享用。
庄公深为感触,连连叹气,便与自己的母亲和好如初。
04总结
人与人之间最好的利器就是语言,运用得当,你可以阻挡千军万马。
鬼谷子的说服三术,一是少言多听,二是反问,三是做类比,这三招你一旦掌握,人生无往不利,战无不克。
鬼谷子是道家、纵横家的鼻祖,被誉为千古奇人。他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