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元代龙泉窑青瓷舟形砚滴”是颜值很高的国宝文物,你认为呢?

如题所述

今天被这款青瓷器物震撼到了,它是镇馆国宝之一,小小器物,大大能量!元代龙泉窑出品的青瓷舟形砚滴,做工别致、精美绝伦,让人惊叹!

先来大致欣赏一下这款小文物~~~

青瓷舟形砚滴,全长16.2厘米,宽6.5厘米,高9.1厘米,因为是一种文房用品,用于砚台磨墨添水,故设计小巧,便于单手抓握。

全器作舟形,有仓棚和艄棚,船舷两侧置有栏杆,仓内塑有人物,为男女二人席地而坐呈交谈状。仔细可看见,仓棚沿左边搁油以木浆,棚顶落有一笠帽,左边有一着蓑衣佝偻的艄公作取笠帽状。

如此精致的“小可爱”,任谁都会爱不释手!

元龙泉窑青瓷舟形砚滴

同大多数文物一样,此款青瓷舟形砚滴的偶然发现和重现于世,也是比较传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是宝瓷自然不会被蒙尘。

20世纪60年代初,一位浙江龙泉的当地农民在外面闲逛时,走到了一处名为“严儿”的古窖里,他不经意踢到了一块硬东西。

等他拔出来一看,立即欣喜万分,他捡到的这件东西做工相当精巧、别致,让这位老人爱不释手,但他并没有据为己有。

老人将这款小物件交到当地文物部门,没有要任何形式的奖励。正因老人深明大义的举动,我们才见到这款稀世罕见的青瓷宝物。

这款就是大名鼎鼎的元龙泉窑青瓷舟形砚滴!

全称有点长,我们分解一下,意思就是指“在元代时期的青瓷名都龙泉窖里,出品的船形砚滴”。然而,最初这款青瓷砚滴,并未引起关注,只收藏在老人所交付的温州市文管会里。

当地收藏家和考古专家认为,它只是一款烧制水平过低的古窑窑底货,故未作进一步研究而让它遗落在这个小地方。直到一次出展的偶然机会里,这款舟形砚滴被一位专家看到,于是它才重现于世,并且获得陶瓷专家的一致认同。

在1966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龙泉青瓷》,就是以这款舟形砚滴作封面的,因为这款器物是龙泉青瓷的杰出代表。至此,这款展示了古代工匠高超技术和浓厚文化底蕴的青瓷宝物,才走进人们的视野,并闯出了自己的浩大名气。

而后,这款青瓷舟形砚滴,由温州市文管会迁移到浙江博物馆收藏,并成为浙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元龙泉窑青瓷舟形砚滴

我们再来仔细端详一下这款宝物~~

上面提过这款元龙泉舟形砚滴,全长16.2厘米,宽6.5厘米,高9.1厘米,是一件宋元时期的新式文具。从这款器物的整体看,是一艘小船的形状,整体优雅大气,船身造型精巧别致,细节线条流转非常自然。

小船的中后方架着一顶船蓬,船蓬边上立着一位披着蓑衣、身形微微佝偻的艄公,细节处理相当到位。船舱下部是掏空的,用作可供笔墨的储存水,船首位置上雕刻着花朵式样的出水口,便于水从此口流水。

因而,这款舟形砚滴是实用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的青瓷品。专家说过,砚滴不仅是用来储存水的文具,还是书房重要摆件。像元代舟形砚滴这类的砚滴,在明朝时还被称为水中丞、水注、水丞等,这都是基于它的用处和精良做工来称谓的。

其实瓷器文具,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代,比如那时的圆形三足砚、蛙形水盂、兔形水盂等,都是我国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体现。

现在说说古代著名的青瓷名窑、江南第一名窑—龙泉窑,以及古代青瓷的神韵魅力。龙泉青瓷不仅釉层水润、釉色青碧,而且光泽秀丽、晶莹剔透,如同翡翠一样。其他釉色还包括梅子青、月白、粉青、豆青、灰蓝等。

南宋时期,龙泉窑渐入佳境,青瓷以另一种面貌现世,统治者为解决财政问题,鼓励对外贸易和出口瓷器,龙泉青瓷得以行销全世界。

元龙泉窑青瓷舟形砚滴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颇为著名,但你听说过“陶瓷之路”没有呢?这便是!日本陶器学者将瓷器的海上运输之路称为“陶瓷之路”。

由此,对外贸易的大量需求刺激了青瓷作坊的大量涌现,以及制瓷技术的迅猛提升和发展,同时也提升了当时人们非凡的审美水平。

据说,当时官员及技术人员常常监督龙泉窑制作。

元代时期,龙泉窑主要替皇宫烧瓷,故此结合了蒙古文化中来自草原的奔放豪迈与大气,另出土的八思巴文瓷器就是力证。龙泉青瓷在传统继承和创新方面,进行了新的突破。

从古至今,龙泉青瓷的精良制作技术、诱人的釉色和精巧别致的做工,震撼了一代代瓷器爱好者。

因此,龙泉青瓷被称为“世界瓷器皇冠上的璀璨明珠”,以及“中华民族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确是实至名归。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