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灭亡后,东吴为何不复国,反而协助司马睿建立东晋?

如题所述

东吴是三国时候,孙权所建立的国家,其存在年限是公元229年到公元280年。吴国与魏国、蜀国三分天下,最终亡于晋朝司马氏之手,这些在了解三国演义的人都是耳熟能详的,那么西晋灭亡之后,东吴为何不复国呢?

首先我们得明白一点,东吴并非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国家或者说是一个利益集团,当东吴被西晋灭掉之后,东吴这个利益集团就已经彻底被西晋铲除了或者说是彻底崩溃了,如果真是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在西晋灭掉东吴的时候,东吴已经死了。

其实东吴无法复国的理由,其实三国演义中就已经说过了。

三国演义之中赤壁之战之前,曹操80万大军南下,荆州投降,兵逼长江,此时的孙权是战是和的局面之下,犹豫不定,这个时候鲁肃来劝孙权,大概意思就是说,所有的人都可以投降,但只有孙权不可以投降,其他人投降都还有官做,只有孙权投降了必然死无葬身之地。

其实这个道理放在东吴复国这个事情上也是一样的。正如前边所说的,随着西晋灭亡了东吴,本身属于东吴这个利益集团已经被彻底的打散了或者说是重组了,形成了新的利益集团。

那么西晋灭亡之后,到底谁来光复东吴呢?实际上真正想光复东吴的,恐怕也就是当初东吴的皇族,也就是孙氏,但灭国之后,对于皇族的杀戮与控制从来就是最严的,孙氏在东吴绝对没有多少力量了。

至于原本的东吴的既得利益者,他们要不随着东吴的覆灭已经覆灭与打压,要不就是已经投降了到了新的西晋这一边,成为了西晋利益集团的一部分。

这个时候西晋灭亡了,那么为什么要光复东吴呢?光复东吴对于南方的真正实力派来说,最多也就是从龙之臣,获得一个掌控大权的地位,但内部的冲突与矛盾是必然的,而且有失败的风险,是必须重新洗牌的,而且当时的情况下,北方五胡乱华,南方在来一个内乱,恐怕恐怕不到光复东吴,国家就没了。

这个时候,协助晋朝建立了东晋,对于南方的实权派来说,他们同样可以掌控大权而且没有什么风险,那么怎么选择就不用说了,就如同当初鲁肃劝孙权的一样,反正给谁打工不是打工,在哪里当权臣不是权臣,辛辛苦苦光复东吴,有什么好处,帮孙家做嫁衣,要是真能做到的话,不如自己去当皇帝,取晋国而代之。

如何选择那就不难理解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4

不是东吴不想复国,而是没有人想要复国,没有人支持,拿什么复国?还有司马睿非常聪明,利用得当,当地贵族收到好处,谁还支持东吴这个区区30年的国家,谁还对东吴有留念?觉得东吴好?只要不傻都会转身支持司马睿。

01、孙权死后东吴动荡不安,江南土族需要一个领头羊。

先说,孙权死后,东吴就更加乱,百姓时常活在恐惧中,谁也不知道能不能活过明天,就不要说江南土族。政局动荡,对他们一点好处都没有,命都快保不住,吃饭都成问题,这样大环境下,谈何对东吴忠心?

再说,司马睿上台之后,他们对江南土族进行打压,排挤。江南土族面临就是两条路,坚持跟随东吴,就等着全族被灭,但是顺从司马睿的家族,好处可是多多,是摸得着,看得到,能成为土族,脑子都是拎得清,知道怎么选择是对自己最好,对家族是最好的。

因此,他们不是不帮东吴复国,而是谁能给他们足够的利益,能让他们动心,自然就选择跟随谁。关键是司马睿把自己姿态放非常低,一一上门拜访,一一给予承诺。

关键是司马睿让江南土族进入政治中心,让他们的人能参加国家大事,这可是给权,有权才有钱,不然仅仅有钱,随时都要挨打。故而江南土族有了面子也有台阶,顺着台阶下,就名正言顺跟随司马睿,这不是非常正常吗?

02、孙权在世,对土族也不见得多好,双方存在敌意。

孙权不是江南土族,他是外来人士,依靠武力夺当地统治权,江南土族对孙权不见得多真心。还有江南土族关系复杂,谁也不服谁,孙权为了保持平衡,做了很多手脚并且打压江南土族。

江南土族拳头没有孙权硬,只能假意顺从,说白东吴和土族之间就是利益往来,有好处大家就是君臣关系,没有好处,不踩上几脚都算是给面子。

还有孙权晚年的时候,他的猜忌心非常重,时常怀疑江东土族要造反,有什么不轨之心,时常提防土族,他们也不是傻子,看不出孙权的做派和行为。你防着我们,我们自然也防着你,试问这种情况下,江南土族对孙权,对东吴有多么深厚的感情?

划重点是,孙权经常去动江南土族的蛋糕,江南土族碍于在人家手里讨生活,多方忍让,多方周旋,避免家族被灭,早就对孙权不满,对东吴有敌意。东吴被灭,江南土族大概是恨不得放鞭炮庆祝。

03、总结一下。

司马睿和江南土族就是相互利用,相互成全,在这样情况下,连发芽的机会都被司马睿掐断了,东吴根本没有机会复国,也谈不上复国。

第2个回答  2021-03-04

我来说下个人的看法。

西晋灭亡后,南方的大士族最后选择支持建康城的司马睿建立东晋,而不是拥立东吴孙氏后人为帝,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的考量。

首先,东吴最后一任皇帝孙皓的残酷统治,使得江南士族不愿拥立孙氏后人复国。从孙皓投降西晋(公元前284年)到永嘉之乱(公元311)后西晋灭亡,总共才二十多年。这么短的时间内,江南的士族对孙皓的心理阴影是无法消除的。这位仁兄也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对宗室对臣民十分暴虐。

比如百官之首的丞相之职,按道理来说皇帝也需要尊重他们的意见。然而在孙皓在位的二十年间,有三位丞相被处死、家族受牵连!在晋武帝南下灭吴时,就有东吴将领倒戈的现象。

主流来看江南士族断没有意愿复立孙氏。

其次,永嘉之乱后北方大量名门望族南迁,改变了江南的格局。说得直白点就是:之前江南他们说了算,现在他们说的不算了。江南士族们无法同这些江北望族匹敌,比如早起司马睿刚来建康时,被江南士族轻视,而当“琅琊王氏”的王导支持他时,江南士族便不敢像之前那样对待司马睿了。

而这仅仅是一个王氏,在当时还有同级的陈郡谢氏、陈郡袁氏、兰陵萧氏等。而低一个等级的其他的北方望族就更多了。

此外,北方望族的南渡虽然加剧了对资源的竞争。不过,北方来的众人也充分尊重原江南士族的利益,尽量减少双方的冲突。并且北方望族也放开了南方士族进入仕途的途径,毕竟,在东吴灭亡后,江南士族受到排挤,很难进入仕途。

最后,北方中原少数民族的威胁。当时的北方各少数民族互相碰撞、激战,开始瓜分北方建立各自的割据政权。当北方初步稳定后,这些人开始将目光看向富庶的江南了。

比如,前秦对北方短暂统一之后,便挥军南下企图统一华夏。此时,如果江南士族因拥立孙氏而同南迁的北方望族火并,只会两败俱伤。并且当北方的少数民族进入江南后,肯定会大规模掠夺,而北方南渡望族却不会,因为司马睿和王导会约束他们。

对于这些名门望族来说,这个道理他们肯定比谁都清楚。

综上所述,江南士族完全没有需要复立东吴。即使有个别不开眼的人想拥立孙氏,也被内部剿灭了。

第3个回答  2021-03-04

三国时期,孙权能据江东而王,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江东世家大族的全力支持。吴郡顾陆朱张四姓代表了江东世家大族的核心与主体,在孙吴政权的创建、稳定、发展与衰落的全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孙吴政权重要的支柱力量,但是孙权晚年大肆诛杀世家大族力量,连功劳盖世的世家领袖陆逊都被逼死,虽然有一些世家大族子弟竭力挽救东吴比如陆家陆抗,但是世家大族利益严重受损,此时世家大族已经对孙氏不满,而末代皇帝孙皓残暴无比。孙氏一系列的倒行逆施导致了江东世家大族对孙家完全不支持,看着你孙家独自抵抗西晋,所以西晋灭亡东吴如此之顺利

东吴想复国还是很难的,江南人民并没有多么怀念东吴,江南一直是士族大家在统治,没有东吴、没有西晋一样运作,所以当中原乱成一锅粥的时候,江南还是相对太平。当西晋王朝不行的时候,江东士族也曾想有类似江东孙氏父子的人物来统领和保障他们的安全。比如:陈敏意图割据江南的时候,一开始江东的很多大族是接受的,像顾荣、甘卓,甚至包括周玘一开始也没站出来反对,只是装病不接受官职。但是后来士族发现陈敏一家子不是这块料,就联手将陈敏干掉了,陈敏的大军看见江东士族代表顾荣根本无心战斗,直接崩溃。

那江东的士族大家为什么要帮助司马睿建立东晋?在东吴灭亡后,西晋对江东士族可以说是很照顾的,江东的士族并没有因为亡国而受到打击,反而获得了很多特权。所以江东士人是高高兴兴地归附了西晋。那一刻起他们都是晋人了,西晋灭亡后他们要恢复也是恢复晋。

南渡来的北方士族主要领袖是琅琊王氏的王导家族,他想学习当年的吕不韦,把司马睿当作自己掌握国家大权的筹码,而此时司马睿刚到江东江东大族还在犹豫中,为了让江东大族坚定的拥护司马睿,也让北方士族能在江东安定下来,建立稳固的政权,于是他用了各种计策拉拢江东世家大族代表人物顾荣、卢循,王导此时能用来拉拢江东大族的计策无非是许以高官厚禄、享有经济特权、保护江东大族的固有利益不受侵犯。就这样司马睿顺利的在江东重建了晋朝,是为东晋,而东晋相比西晋,司马氏的皇权大为削弱,用后世一句话形容就是王与马,共天下,世家大族成为东晋王朝实际掌权者。

东吴又不是大汉能延续几百年,在百姓心里根深蒂固。但是江东的士族们也不是慈善家,他们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所以当司马睿来到建康,一个多月了也没人鸟他,江东士族是在观察这个司马睿到底行不行,最后在王敦王导导演的一出大戏后,这些人相信司马睿行了。

第4个回答  2021-03-04

三国后期,曹魏大权逐渐被司马家夺去了。蜀汉灭亡没多久,西晋建立了。剩下的东吴也在几个月之后灭亡。至此,三分归晋,天下一统。

然而西晋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可以说是昙花一现。

不过西晋灭亡后,王室成员司马睿却能够偏居江南一隅,建立东晋。其实司马睿之所以能够掌握大局,主要还是得到了当地的士族普遍的支持。

那么,在西晋灭亡后,东吴为何不复国,反而协助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

东吴的末代皇帝是孙皓,他投降后,一家老小到了洛阳,虽然很多还都有官职在身,但说白了跟软禁起来没有什么区别。

东吴自孙权以后,是一代不如一代,到了孙皓这一代也没有好到哪里,他也是一个非常残暴的皇帝,很不得民心。

恐怕没有人真心想要孙吴复国,即使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打着孙家的旗号,但也只不过是期望能够拉拢一些势力罢了,没一个是真心的。

很多人都说,孙吴的背后有江东士族在支持,但毕竟国灭了,这个时候谁愿意做那个出头鸟呢?毕竟自己的利益最重要,对于他们来说,皇帝谁做都可以。 

所以西晋时期,虽然偶有起义,像江东的一些大族,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也会和朝廷勾结在一起,比如江东士族就曾三次帮着朝廷镇压农民起义,被称为三定江南。

东晋是司马睿建立的。他是琅琊王,由于祖父是是司马懿的庶子,所以他们这一支基本上与皇位无缘。他的封国里有一个北方头等士族的琅琊王氏。他也因此,结识了其中的王衍、王导等人。 

后来,听从王导建议,南渡建康。可是南渡后得不到江东势力的支持。毕竟司马睿只是宗室的旁支,又无名望和业绩,没多大分量,江东士族这么庞大也不是好惹的,不过在王导的努力下,得到了江东士族的支持。

其实对于江东士族来说,也是不得不这么做。毕竟政权是司马家的,不管是封国也好,还是北方士族也罢,掌握着巨大的政治资源。

这也不是这些江南士族所能比拟的,可以说他们从起步就弱了。尤其是在东吴常年的战争中,江东士族损失了不少的精英。

到了西晋末年,也没有人能够把这些士族联合起来,博一下。所以他们只能在司马睿和王导的拉拢下,与进入南方的北方士族暂时达成妥协。

但不管什么原因,他们的斗争也好,反抗也罢,只不过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当初的孙吴早已没有了半毛钱的关系,谁会为了一个已经消失几十年的政权去奋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