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扩孔、铰孔、镗孔,区别在哪?

如题所述

在精密零件制造中,孔的加工工艺多种多样,每一步都至关重要。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钻孔,这是最基础的孔加工方式,主要依赖旋转钻头或工件旋转,精度相对较低,表面粗糙度不如后续的精加工步骤。

扩孔是针对已有小孔的进一步加工,通过扩大孔径,其精度和表面质量得到了提升。扩孔后,孔径的控制更为精确,常用于提升孔的整体性能。而铰孔则是孔精加工的下一步,它要求余量适中,进给量与孔径相关,对孔轴线的定位误差无校正能力,但能提供相当高的表面光洁度。

镗孔作为扩孔的高级形式,其精密程度更高。金刚镗是其中的一种,它以其背吃刀量小、进给量小、切削速度快而闻名,可以达到IT7~IT6的高精度和Ra 0.4~0.05的光滑表面。金刚镗特别适用于有色金属、铸铁和钢件,但对黑色金属,硬质合金和CBN刀具更为适用,以避免金刚石刀具因与铁族元素亲和力大导致的寿命问题。

相比于钻、扩、铰的组合,镗孔工艺的优势在于能无限调整孔径,多次修正误差,适用范围广泛,特别适合高精度、大孔径的需求,如发动机孔和主轴孔,精度可达IT9~IT7,但具体的Ra值未提供。这个工艺在镗床、车床、铣床等设备上都能实现。

在追求更高精度和表面光洁度的场合,光整加工如珩磨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将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提升至IT7~IT6,表面粗糙度极低,尽管生产效率不高,但非常适合精密孔的加工,如发动机缸孔和液压装置孔。然而,珩磨并不适用于有色金属和带有槽的孔。

拉孔作为高效精加工手段,通过拉床和拉刀进行,有轮切式和综合式两种拉削方法。轮切式分块拉削,综合式则结合分层与粗精切齿,能提高效率和表面质量。拉孔适用于中小零件,精度可达IT9~IT7,Ra值为6.3~1.6μm,但定位精度可能会受到限制。拉刀通常为多刃工具,适合大批量生产中小孔,尽管价格较高。

总的来说,每种孔加工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工艺取决于具体零件的需求和精度要求。在精密制造领域,精细的孔加工是提升产品质量的关键步骤之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